第8课美国联邦政府的确立练习题一、单选题1.有学者对华盛顿拒绝“王冠”事件这样评价:“在这样的社会土壤下不会出现视名利如粪土的圣人,只会出产能审时度势的绅士。
”对此评论理解正确的是A. 华盛顿不慕权势的崇高品质让他拒绝了做国王的请求B. 独立战争时的美国缺乏实行君主制的社会基础C. 创建民主共和制是华盛顿自始至终的愿望追求D. 当时北美十三块殖民地人民希望建立君主制2.美国独立战争爆发之初,古希腊时期雅典人在马其顿的大举进攻面前不肯齐心抵抗,以致城邦沦陷的历史事实得到广泛宣传;而随着战争的结束,斯巴达人随时都准备为国家的利益而献身却成为反面的例证。
上述材料主要说明:A. 牺牲个人利益以巩固国家的重要性B. 独立后维护自由和个人权利的重要性C. 动员美国民众参与对英战争的迫切性D. 古希腊政治体制孕育了美国共和政体3.费城是美国最老、最具历史意义的城市之,很多历史重大事件发生在这里。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华盛顿在此地被推选为大陆军总司令②《美国联邦宪法》在此地通过③华盛顿在此地举行首任总统就职仪式④华盛顿就任总统期间美国国会和政府机关在此地办公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①②④D. ②③④4.约翰·亚当斯在谈及对美国革命的内涵和意义的看法时认为,革命并不等于独立战争,“人民在原则、意见、观点和感情方面的剧烈变化,乃是真正的美国革命”。
由此,约翰·亚当斯认为( )A. 美国革命不仅是一场民族战争更是社会革命B. 美国民主共和政治体制的建立受到英国影响C. 美利坚民族的形成是基于对英国的感情依赖D. 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表明美国实力强于英国5.1776年初,北美大地流行《常识》的小册子,其中有一句写道“现在是分手的时候了”。
此处“分手”是指北美A. 移民与印第安人分治B. 殖民地与宗主国矛盾激化C. 北部白人与南部黑人对峙D. 东部工业区与西部农业区分界6.美国建国初期,各州政府为复苏经济建立了由少数精英掌握并具有公共机构性质的特权商业公司。
从18世纪90年代开始,相当多的人主张政府应该使普通人有同等的机会参与商业公司的经营与管理,推动了商业公司逐渐向私有化转变。
这一转变反映出美国()A. 社会精英与民众的矛盾尖锐激化B. 民主政治受到极大的冲击C. 联邦政府忽视了民众的利益诉求D. 社会平等化进程逐步推进7.“(美国)独立战争释放了民间的能量、社会的能量、(各州)自治的能量,(1787年)立宪会议把这种能量给重新往回收了一点。
”材料中的“这种能量”“往回收了一点”体现在( )A. 共和制的确立B. 联邦制的确立C. 三权分立制的确立D. 责任内阁制的确立8.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联邦政府可以征税、征兵、发行纸币、决定军事及外交政策;总统享有行政大权,可以否决国会的立法,还是军队的最高统帅;国会有权调整国际及州际贸易;最高法院可以行使最高审判权.这些规定的主要意图是()A. 限制地方自治B. 加强国家权力C. 避免专制独裁D. 建立世界霸权9.“任何一级政府都是不可信任的,那些级别越高、距人民越远、权力越集中和强大的政府,越需要特别的限制,因此,1787年的美国宪法规定()A. 实行“邦联”体制,美国中央政府对各主权州只进行松散的统治B. 总统、议员均由人民直接选举产生,真正体现“主权在民”理念C. 中央政府权力结构中遵循“制约与平衡”原则,避免绝对权力出现D. 总统不对国会负责,直接对宪法负责10.1800年,美国总统、联邦党人亚当斯要求政见不同的内阁成员皮克林辞职,遭到皮克林拒绝,于是亚当斯将其免职。
皮克林因此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被总统免职的内阁成员。
亚当斯此举()A. 加强了联邦政府的行政权力B. 体现了总统与内阁之间权限不明C. 行使了宪法赋予总统的职权D. 反映了联邦党与其他党派的斗争11.美国总统特朗普颁布的“禁穆令”在公布之后就遭遇了一波三折的命运,先是联邦法官做出了暂停“移民禁令”限制令,随后特朗普政府针对暂停禁令提起上诉。
之后该上诉又被驳回。
日前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推翻了下级法院的判决,允许总统特朗普提出的新版移民限制令部分生效。
这主要体现了()A. 美国司法程序的复杂性B. 美国行政命令的随意性C. 美国宪政民主的制衡性D. 美国民主政治的局限性12.1774年,首届大陆会议接受了“平均代议”原则,州不论大小,在邦联政治生活中的决策能力相同。
而1787年制宪会议围绕“比例原则”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但最终确立了在参众两院实施“双重分配”的原则。
这一转变()A. 表明美国最终放弃了邦联体制B. 解决了集体决策权力分配问题C. 推动美国三权分立体制的建立D. 有助于推动美国各州宪政改革13.如图是有关美国邦联政府、议会与州关系的一组漫画。
该组漫画反映了()A.邦联政府拥有征税权与财政权 B. 邦联议会须扩大法定权力C. 邦联政府各项活动须听命于各州D. 邦联议会财政支出须各州批准14.美国开国元勋汉密尔顿认为,要使行政部门强而有力,必须将行政权集于一人,”一人行事,在决断、灵活、保密、及时等方面,无不较之多人行事优越得多;而人数越多,这终好处就越少”。
由此可见汉密尔顿()A. 强调国家权力的高度集中B. 认为民主政治会降低效率C. 反对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D. 主张加强总统的行政权力15.1987年,美国总统里根欲任命保守色彩极为浓重的罗伯特•博克为最高法院大法官。
此举招致自由派人士强烈反对,最终影响参议院以58比42票否决了该提名。
根据美国宪法,里根总统应该()A. 另择合适法官人选B. 强行任命该名法官C. 解散议会重新选举D. 调解两派之间矛盾二、材料解析题16.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美国宪法的制定过程中,一些政治家认为,“人民”和“人民的代表”(国会)是不同的;“人民”高于“人民的代表”;“由人民制定、政府不能更改的”宪法高于“由政府制定。
政府能够更改的”普通法律;国会的立法如果违宪,“自然不能使之生效”。
根据这些理论,最高法院有权审查国会立法和总统行政命令是否符合宪法。
但是, 1787年美国宪法没有相关规定,即未建立起司法审查制度。
在初期美国政府中,既无财权、军权又无民意基础的最高法院的地位明显低于总统和国会。
--摘编自(美)汉密尔顿等《联邦党人文集》材料二1803年,最高法院对“马伯里诉麦迪逊案”做出判决:法院不能行使宪法没有授予的权力,国会通过的立法如果违背宪法则无效。
该判例确立了最高法院有权审查国会立法或总统行政命令是否违宪的司法审查制度,从而使最高法院足以与国会或总统相制衡。
--摘编自(美)伯纳德•施瓦茨《美国法律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创立司法审查制度的理论基础。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马伯里诉麦迪逊案”对于美国民主制度的影响。
17.1787年美国制定的联邦宪法,体现了加强集权与分散权力的双重倾向。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美国革命确立的邦联共和制,特别是各州以立法机关为主导的分权体制,是属于美利坚民族的。
因为它是在民族革命情感炽热的大环境下,作为英国集权体制的对立物而出现的。
……这种体制相对英国而言,它张扬了美利坚民族精神,但就美利坚内部而言,……权力软弱的邦联政府逐渐难以维系享有独立与主权的各州,分裂危机日益威胁着国家的统一。
——张定河《美国政治制度的起源与演变》材料二宪法的缔造者们真正有分歧的问题,是如何确定在多大程度上把各州权利融入联邦权力,以及他们可以在多大程度上保持自己的独立。
如果国民按人数或按选区选举,人口较少的州必定完全受到压制。
如果是按州而不是人数选举代表,则永不能获致必要的联合,旧邦联的所有弊端将永远保留下去。
——摘编自[英]阿克顿《自由与权力》材料三政府权力的制衡和分散性以及利益集团的多元性等等常使联邦政策步履维艰,事倍功半,或因立法软弱无力而治标不治本。
同时,各级行政部门作为执法者,不时地自作主张,越俎代庖;其“一仆侍二主”的性质及彼此间围绕资源和权力所展开的竞争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制约了政府政策的有效性。
——梁茂信《略论美国政府解决城市社会问题的效用有限性》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美国革命确立的邦联共和制的双重影响。
基于邦联制的影响,美国此后如何应对?(2)据材料二,“宪法的缔造者们”想要解决什么问题?结合1787年宪法内容,指出他们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美国政府权力结构的分散性带来的影响”。
【答案】1. B2. B3. C4. A5. B6. D7. B8. B9. C10. C11. C12. B13. B14. D15. A16. (1)人民主权和三权制衡;人民和“人民代表”的区别;宪法高于国会普遍立法。
(2)最高法院获得了宪法终极解释权;确立了司法审查制度;宪法的至上权威效力获得切实保障;完善了三权分立与制衡制度。
17. (1)积极影响:张扬了美利坚民族精神,为赢得独立做出了贡献。
消极影响:地方权力的过大威胁了国家的统一。
应对:召开制宪会议,制定1787年宪法,规定了联邦制。
(2)问题:联邦政府与各州的权力分配;大州和小州的矛盾。
解决:联邦政府拥有大权,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国会选举中参议员每州两名,众议员按各州人口比例确定。
(3)积极影响:在不违宪的情况下,地方分权有利于地方积极性的发挥;中央政府三权分立体制保障人民权利,防止了专制的出现;消极影响:联邦立法和行政效率低下;行政部门滥用职能;权力斗争影响政策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