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英国的制度创新设计人孙丽光
1.(10年山东卷)15.1688年,一群英国贵族说,“改变晚宴规则的时候到了,坐在桌前的人们被换掉了,但不是通过流血的方式。
”按照他们的方式,英国
A.结束了王权专制 B.君权收归议会执掌
C.建立了责任内阁制 D.下层人民的权利得以保障
2、1.(2013全国Ⅰ卷27题)1688年,英国议会迎立荷兰执政威廉为国王,并拥立他的妻子玛丽(詹姆士二世的女儿)为女王,目的是
A.加强英国与荷兰的友好关系 B.否定王位世袭男性优先原则
C.通过双王相互牵制防止独裁 D.为光荣革命披上合法的外衣
3.(2013江苏16题)“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结构,经济的持续增长造成中等阶级与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贵族、大地主的地位与经济实力都大为下降了,但他们仍把持政治权力,造成权力分配与社会力量对比高度脱节的状态。
”为了解决这种“状态”,英国在政治上
A.发动光荣革命,与新贵族阶层妥协 B.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
C.建立内阁机构,限制国王的行政权 D.改革议会制度,中等阶级更多参政
4.(10年北京卷)21.17世纪英国革命期间产生了一个意外的局面,革命因反抗一个人的专制开始,却造成了另一个人的独裁。
这里的“一个人”和“另一个人”分别是指:
A.詹姆士一世、克伦威尔B.查理一世、克伦威尔
C.查理一世、詹姆士一世D.查理二世、詹姆士二世
5、(福建省三明市泰宁一中201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质检试题)密尔认为,代议制民主政治下,“它”
的第一个职能是:“……谴责那些该受责备的行为,并且,如果组成政府的人员滥用职权,或者履行责任的方式同国民的明显舆论相冲突,就将他们撤职,并明白地或事实上任命其后继人。
”这里的“它”
是指
A、议会
B、法院
C、内阁
D、总统
6、(湖南省浏阳一中、醴陵一中2011届高三第五次月考)“议会除了不能使一个女人变成男人和使
一个男人变成女人之外,能够做一切的事情”。
这句话说明
A. 议会还要听从于某些人
B. 议会还有不能做的事
C. 议会也不是绝对权威
D. 议会权力至高无上
7.(吉林省延吉市汪清六中2011届高三第四次月考)2009年6月英国反对党领袖卡梅伦说:“为了这个国家,布朗(英国首相)必须使他所剩的最后一项权力……提前选举。
”英国首相的权力实际上还有①提名内阁成员组阁②决定国家重要政策,掌握行政大权③通过议会掌握立法创议权④任命
议会成员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8.(2013届杭州模拟)麦考莱在《英国史》一书中说:“威廉和玛丽被宣布为联合王国的国王和王后,标志着英国革命结束。
在英国所有的革命中,这是使用暴力最少但收效最好的一次。
”材料中所说的“收效”最主要体现在( )
A.内阁开始凌驾于议会之上
B.使英国恢复了国王与议会的传统
C.奠定了英国建立君主立宪的基础
D.英国的王位世袭制最终确立下来
9.(2012·龙岩模拟)历史学习中,某同学创作了一幅“思维导图”(下图)。
该“思维导图”说明英国民主政治的确立具有( )
A.渐进性B.多样性
C.曲折性D.偶然性
10.(2013届南京调研)小威廉·皮特是英国历史上最年轻的首相(任期1784~1801,1803~1806)。
他就任首相后开创了一个先例:即内阁失去议会多数信任时,还可以解散议会,重新选举,直接诉诸选民的裁决。
这一先例最能说明( )
A.首相是国家的权力中心
B.内阁不再对议会负责
C.责任制内阁进一步发展
D.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的作用大大加强
11.(2012·烟台高三期末)“仍然留在贵族手中并且被贵族用来抵制新兴工业资产阶级野心的政治权力,已经同新的经济利益不能相容了。
”为改变这一状况,英国出现了( )
A.君主立宪制 B.第二次工业革命
C.责任制内阁 D.1832年议会改革
12、19纪英国宪法权威W·白芝浩特说:“上下院如果做出决定,就是女王本人的死刑判决书送到她的
面前,她也不得不签字”。
材料说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是:
①议会是国家的权力中心;②内阁行使行政权;③法律权威高于国王权威;④英王是“虚位元首”,
“统而不治”;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3.(2013四川卷13)(28分)权力监督与制约是政治领域的重要问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从西周就开始了权力监督的制度建设。
秦汉时期已有大量相关法规,如关于官吏任用与铨选的《置吏律》、关于官吏调任与监察的《效律》和考核官吏为政情况的《上计律》等。
唐朝时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的行政法典——《唐六典》,首次以法典的形式为行政监督提供了完备的法律根据。
在此基础上,宋朝不仅大量充实各项监察法规,诸多行政制度也体现了权力监督理念,如在人事任用上通过了“避亲法”、“避嫌法”等回避制度约束官员权力。
明清两朝也制定了专门的行政法典和比较完善的监察法,对监察考课机关的职掌权限、官员的条件及责任义务等做出详细的规定。
(据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宋英宗欲擢王畴为枢密副使,封驳官钱公辅认为王畴“素望浅”,不宜擢升。
英宗不仅不采纳其意见,反而贬钱公辅为滁州团练使。
(据贾玉英《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史》)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权力监督的突出特点。
(6分)根据材料一、二分析古代中国权力监督的作用与局限。
(6分)
(2)根据材料三,指出近代英国限制王权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事件。
(4分)说明近代英国政治体制的权力制衡关系。
(8分)
(3)英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呈现出鲜明的渐进性、灵活性等特点,任选其一结合史实予以说明。
(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