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三化学 原子结构

高三化学 原子结构


某氯原子的质量是 a g,12C 原子的质量是 b g,则该氯原 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元素周期表中各元素周围标注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哪一种?
【当堂检测】
知识梳理·题型构建
1.据 2012 年 2 月 6 日中新网报道,嫦娥二号月球探测器获得了 7m 分辨率 全月球影像图,该月球探测器使用钚元素的同位素电池来提供稳定、持久 的能源。下列关于238Pu 的说法正确的是 94 A.238Pu 和240Pu 的质子数之差为 2 94 94 B.238Pu 和240Pu 是两种不同的核素 94 94 C.238Pu 的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差为 144 94 D.238Pu 和240Pu 互为同素异形体 94 94 (
【问题引导下的再学习】
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各核素的质量与12C的质量的1/12的比值。一种元素有几种同 位素,就应有几种不同的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如35Cl为 34.969,37Cl为36.966。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是按该元素各种天然同位素原子所占的原子百分比算出的平 均值。如:Ar(Cl)=Ar(35Cl)×a%+Ar(37Cl)×b%。
【问题引导下的再学习】 22 26 1.(1)48Ti 的质子数为________、中子数为________、 22
电子数为________、质量数为________。 22 48
13 14 (2)27Al3+的质子数为________、中子数为________、 27 10 电子数为________、质量数为________。 18 17 (3)35Cl-的质子数为________、中子数为________、
【当堂检测】
2.原子的核电荷数小于 18 的某元素 X,其原子的电子层数为 n, 最外层电子数为 2n+1,原子核内质子数为 2n2-1。下列有关 X 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 A.X 能形成化学式为 X(OH)3 的碱 B.X 能与某些金属元素形成化合物 C.X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和核电荷数肯定为奇数 D.X 可能形成化学式为 KXO3 的盐
知识梳理·题型构建

F-、O2-、OH-、N3- ③阴离子:

(2)常见“18e-”微粒 ①分子:Ar、HCl、H2S、PH3、H2O2、F2、 N2H4、 ; C2H6、CH3OH ②阳离子: K+、Ca2+ ; ③阴离子: Cl-、S2-、HS- 。
【当堂检测】
知识梳理·题型构建
1.两种元素原子 X 和 Y,X 原子的 M 层比 Y 原子的 M 层少 3 个电子,Y 原子的 L 层电子数恰好是 X 原子 L 层电子数的两 倍,则 X、Y 分别是 A.硅原子和钠原子 C.氮原子和碳原子 ( D ) B.硼原子和氮原子 D.碳原子和铝原子
18 电子数为________、质量数为________。 35
【当堂检测】
1.下列离子中,电子数大于质子数且质子数大于中 子数的是 A.D3O

D
B.Li

C.OD

D.OH

2.现有 bXn-和 aYm+两种离子,它们的电子层结构相同, 则 a 与下列式子有相等关系的是 A.b-m-n C.b-m+n (
知识梳理·题型构建 【完全达标教学】 短周期常见原子的 12 个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1)最外层电子数为 1 的原子有 H、Li、Na; (2)最外层电子数为 2 的原子有 He、Be、Mg; (3)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原子有 Be、Ar; (4)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 2 倍的原子是 C; (5)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 3 倍的原子是 O; (6)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 4 倍的原子是 Ne; (7)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 2 倍的原子有 Li、Si; (8)内层电子总数是最外层电子数 2 倍的原子有 Li、P; (9)电子层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原子有 H、Be、Al; (10)电子层数为最外层电子数 2 倍的原子有 Li; (11)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 2 倍的原子有 He、C、S; (12)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 3 倍的原子有 O。
第1讲 原子结构
【学习目标】
1.掌握元素、核素、同位素、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
原子构成、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含义。
2.掌握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 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3.掌握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的表示方法。 重难点:原子的结构和核外电子的排布。
知识梳理·题型构建
(4)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质子数+ 阴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
【预习检测】
5.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1)能量最低原则 核外电子总是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 然后再按照由里向外的顺序依次排布在能量逐渐升高的 电子层里。 ①每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 2n2 个。 (2)分层排布原则 ②最外层不超过 8 个(K层为最外层时不超 过 2 个)。 ③次外层不超过18 个,倒数第三层不超 过 32 个。
【预习检测】
1.构成原子的微粒及作用 元素 在质子数确定后 原子 化学 2.元素、核素、同位素的概念及相互关系
【预习检测】
3、请叙述一下元素周围符号的含义
4.微粒之间的关系
(1)质子数(Z)=核电荷数= 核外电子数

(2)质量数(A)=质子数 (Z)+ 中子数 (N); (3)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数=质子数- 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
【完全达标教学】
1.
2. 分层排布原则
①每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 2n2 个。
②最外层不超过 8 个(K层为最外层时不超 过 2 个)。 ③次外层不超过18 个,倒数第三层不超 过 32 个。
• 作业: • 完成大一轮复习讲义上面本节课习题。 • 完成步步高练出高分中选择题
B )
B.b+m+n D.b+m-n
【问题引导下的再学习】 2、请叙述以下几个量的含义: 相对原子质量:
以 12C 原子质量的 1/12(约 1.66×10-27 kg)作为标准, 其他原 原子的质量是 b g,则该氯原 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2a/b
B )
【当堂检测】
2. 16O 中的“16”表示的含义是 ①氧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②氧元素的一种同位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 ③氧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 ④氧元素的一种同位素的质量数 A.①③ C.①④ B.②④ D.②③ ( B )
【问题引导下的再学习】
3.熟记常见的等电子微粒 (1)常见“10e-”微粒 ①分子: Ne、HF、H2O、NH3、CH4 ; + Na+、Mg2+、Al3+、H3O+、NH4 ②阳离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