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高三化学补习闪充方案 专题五 原子结构 元素周期律

人教版高三化学补习闪充方案 专题五 原子结构 元素周期律

人教版高三化学补习闪充方案专题五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一.高考怎么考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根据高考指挥棒来学习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

1.(2020年全国高考(新课标Ⅱ))一种由短周期主族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图所示),具有良好的储氢性能,其中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总和为24.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化合物中,W、X、Y之间均为共价键B.Z的单质既能与水反应,也可与甲醇反应C.Y的最高化合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强酸D.X的氟化物XF3中原子均为8电子稳定结构【解析】:由上述分析可知,W为H、X为B、Y为N、Z为Na,A.H、B、N均以共价键结合,故A正确;B.Na与水、甲醇均反应生成氢气,故B正确;C.Y的最高化合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硝酸,属于强酸,故C正确;D.XF3中B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3=6,故D错误;故选:D。

2.(2020年全国高考(新课标Ⅲ))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四种元素的核外电子总数满足X+Y=W+Z;化合物XW3与WZ相遇会产生白烟。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非金属性:W>X>Y>ZB.原子半径:Z>Y>X>WC.元素X的含氧酸均为强酸D.Y的氧化物水化物为强碱【解析】:A.根据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非金属性Cl>N>H>Na,故A错误;B.同周期元素从左向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原子半径依次增大,原子半径:Na>Cl>N>H,故B错误;C.元素X的含氧酸有硝酸和亚硝酸,亚硝酸是弱酸,故C错误;D.Y的氧化物水化物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钠是强碱,故D正确;故选:D。

3.(2020年天津市高考)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用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X Y Z W分子式H3ZO40.1mol•L﹣1溶液对应的pH(25℃) 1.0013.00 1.570.70A.元素电负性:Z<W B.简单离子半径:W<YC.元素第一电离能:Z<W D.简单氢化物的沸点:X<Z【解析】:由上述分析可知,X为N、Y为Na、Z为P、W为S,A.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大,则元素电负性:Z<W,故A正确;B.电子层越多、离子半径越大,则简单离子半径:W>Y,故B错误;C.P的3p电子半满为稳定结构,则元素第一电离能:Z>W,故C错误;D.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物质的熔沸点越高,但由于氨气分子间含氢键,则简单氢化物的沸点:X>Z,故D错误;故选:A。

4.(2020年1月浙江省高校招生选考)(1)比较给出H+能力的相对强弱:H2O C2H5OH(填“)”、“<”或“=”);用一个化学方程式说明OH﹣和C2H5O﹣结合H+能力的相对强弱。

(2)CaC2是离子化合物,各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写出CaC2的电子式。

(3)在常压下,甲醇的沸点(65℃)比甲醛的沸点(﹣19℃)高。

主要原因是。

【解析】:(1)水为弱电解质,能微弱的电离;而乙醇为非电解质,不能电离,故给出H+能力的相对强弱:H2O>C2H5OH;C2H5ONa能水解,即C2H5O﹣能夺取水中的氢离子,故能说明OH﹣和C2H5O﹣结合H+能力的相对强弱的化学方程式为C2H5ONa+H2O═NaOH+C2H5OH,故答案为:>;C2H5ONa+H2O═NaOH+C2H5OH;(2)CaC2是离子化合物,由Ca2+和C22﹣构成,由于各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故C22﹣中C原子之间以三键结合,故其电子式为,故答案为:;(3)醇类分子间存在氢键,导致甲醇的沸点高于甲醛,故答案为:甲醇分子间存在氢键。

答案:(1)>C2H5ONa+H2O═NaOH+C2H5OH(2)(3)甲醇分子间存在氢键二.高考引领教学,高考的要求,就是我们的教学目标。

高考的要求就是让学生知道:(一).怎样根据原子结构和周期表中的位置以及性质推断元素(二).元素有哪些要比较,在选项中怎样比较元素的性质。

(三).能够书写电子式,理解应用分子间的作用力和氢键。

三.我们教学就应该按高考要求进行,挖掘高考必考点。

(一)如何才能根据原子结构和周期表中的位置以及性质准确推断元素1.原子结构与周期表位置的关系(1).周期数=电子层数:同周期元素电子层数相同,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半径遂渐减小。

主族数=最外层电子数=最高正价数:同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电子层数依次增大,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同主族元素原子序数相差:2-3周期相差8,如:2-3周期7N与15P相差8;3-4周期:IA、IIA族相差8,如:Na和K相差8,IIIA、VIIA族相差18。

如:15P和33As和相差18。

(2).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的规律1)二、三周期的ⅡA与ⅢA族原子序数之差都为1,四、五周期的ⅡA与ⅢA族原子序数之差都为11,六、七周期为25;2)0族元素,随电子层数的增加,原子序数依次相差8、8、18、18、32、32。

3)元素周期表中几个特殊的族①没有非金属元素的族——ⅡA族;②所含元素种类最多的族——ⅢB族(含有镧系、锕系);③化合物种类最多的族——ⅣA族;④最外层电子数不相同的族——零族。

2.位置与元素推断(1)族序数等于周期数的元素:H、Be、Al。

(2)族序数等于周期数2倍的元素:C、S。

(3)族序数等于周期数3倍的元素:O。

(4)周期数是族序数2倍的元素:Li、Ca。

(5)周期数是族序数3倍的元素:Na、Ba。

(6)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代数和为零的短周期元素:H、C、Si。

(7)最高正价是最低负价绝对值3倍的短周期元素:S。

(8)除H外,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F。

(9)最高正价不等于族序数的短周期元素:O(F无正价)。

3.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推断1)寻找“10电子”粒子和“18电子”粒子的方法A.“10电子”粒子B.“18电子”粒子2)根据元素的特殊的电子层结构推断元素(1)最外层有1个电子的元素:H、Li、Na、K。

(2)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元素:Be、Ar。

(3)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C。

(4)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3倍的元素:O。

(5)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总数一半的元素:Li、P。

(6)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4倍的元素:Ne。

(7)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Li、Si。

(8)次外层电子数是其他各层电子总数2倍的元素:Li、Mg。

(9)次外层电子数与其他各层电子总数相等的元素:S。

(10)电子层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H、Be、Al。

4.元素或物质的性质与元素推断氢最轻的元素,其单质可以填充气球碳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可形成自然界硬度最大的物质;简单氢化物中含氢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氮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呈碱性的元素氧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简单氢化物的沸点最高的元素;氢化物在通常状况下呈液态的2)常见物质的性质与元素推断A.氢化物可以做致冷剂的是N,显碱性的氢化物是NH3、N2H4。

B.氢化物沸点可能高于水的C,氢化物水溶液可以腐蚀玻璃F。

C.红棕色气体是NO2,温室效率是CO2,污染空气最严重的是SO2。

D.半导体做芯片、光电池是Si,光导纤维是SiO2。

E.不能用氯化物电解而只能用氧化物电解制备的是AIF.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可以两两相互反应的是Na、AI、S或Na、AI、CIG.已知浓度和PH,推断是强酸的是HCI,是强碱的是NaOH.H. 某三种元素的两种钠盐,相互反应,产生无色气体是H、O、S。

L.根据化合物的结构式判断元素:只能形成一个共价键的是:H、F、CI形成二个共价键的是:O、S形成三个共价键的是:B、N、P .形成四个共价键的是:C、Si。

(二)怎样比较元素的性质1.比较原子或离子半径1)同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2)同周期从左到右,离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主族从上到下,离子半径逐渐增大。

3)上周期的阳离子和下周期的阴离子电子层结构相同,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原子序数越大,半径越小。

2.比较金属性和非金属性1)比较金属性:A.就是比较金属的失电子能力,即金属的还原性;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越靠前,金属性越强,置换反应。

●单质与水或非氧化性酸反应越剧烈,金属性越强●阳离子氧化性越弱,金属性越强B.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碱性强弱。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金属性越强C.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同周期的左边或同主族的下方元素的金属性强2)比较非金属性:A.非金属性单质的氧化性●与H2化合越容易,气态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越强●阴离子还原性越弱,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的还原性越弱,非金属性越强;●非金属性单质之间置换反应。

B.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酸性强弱。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非金属性越强C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同周期的右边或同主族的上方元素的非金属性强比较性质主要是:1.比较原子或离子半径大小2.金属性和非金属性3.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金属性越强4.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非金属性越强5.气态氢化物的还原性越弱,非金属性越强;6.气态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越强(三)怎样书写电子式,怎样理解和应用分子间的作用力和氢键。

1.物质的组成●由原子直接组成,叫原子晶体,无分子,由共价键结合。

原子晶体熔沸点很高,硬度大,不溶于溶剂。

如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等。

●由原子先形成离子,再由离子组成物质,叫离子晶体,无分子,由离子键或离子键、共价键结合。

熔沸点较高,硬度较大,一般易溶于水,难溶于有机溶剂。

如:氯化钠等●由原子形成分子,再由分子组成物质,叫分子晶体,分子内有共价键,分子间存在分子间作用力。

熔沸点彽,硬度小,极性分子组成的物质,一般易溶于水,非极性分子组成的物质,易溶于有机溶剂。

如:水、氨气、硫等。

2.电子式书写(1)几种电子式的书写方法①原子:把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全部排列在元素符号周围。

②阳离子:金属阳离子的电子式就是其离子符号。

复杂的阳离子要用“[]”如:H3O+和NH+4_③非金属阴离子:将得到的电子也都标在元素符号周围,并将符号用“[]”括上,右上角标出所带的电荷数。

④共价化合物(或单质):用点将每个原子的最外层电子表示出来,最外层有几个电子就打几个点,每个原子的周围都形成8电子(或2电子)稳定结构。

⑤离子化合物:分别画出阴、阳离子的电子式,同种离子不相邻。

(2)对比书写电子式—OH________________,OH-___________,H3O+________________,NH+4___________,N2H+5________________。

HClO________________,CCl4___________,CO2________________,CS2___________,COS________________,HCHO___________,C2H4________________,(CN)2___________,(SCN)2________________,COCl2___________,N2H4______________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