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的话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
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
礼仪教育从内容上看有仪容表、服饰、谈吐、待人接物等;从对象上看有个人礼仪、公共场所礼仪、待客与作客礼仪、餐桌礼仪、馈赠礼仪、文明交往等。
本学期为四年级同学安排的文明礼仪教育,系统讲解社交礼仪、涉外礼仪、公共场所礼仪、家庭礼仪等。
通过本学期的学习,大家对文明礼仪会有一个新的认识,学会用礼仪约束自己的行为,告别不文明行为,使自己成为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学生。
课时计划:用周时间讲述六部分的礼仪知识。
用一周时间总结本学期学习礼仪的收获。
将收获纳入学期操行评定。
文明礼仪教育目录第一讲社交礼仪—握手和交换名片的礼仪第二讲社交礼仪—接受、赠送礼品礼仪第三讲出行礼仪—文明骑车和驾驶汽车礼仪第四讲公共场所礼仪—社区文化活动和储户的礼仪第五讲个人礼仪—走路的礼仪第六讲个人礼仪—规范的手势第七讲个人礼仪—礼貌的眼神谈话中的细节第八讲个人礼仪—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第九讲社交礼仪—接打电话礼仪第十讲社交礼仪—致谢、道歉礼仪第十一讲社交礼仪——就餐礼仪第十二讲赛场礼仪(1)第十三讲赛场礼仪(2)第十四讲出行礼仪(1)第十五讲出行礼仪(2)第十六讲公共场所礼仪(1)第十七讲公共场所礼仪(2)第十八讲总结本学期学习礼仪的收获第一讲社交礼仪—握手和交换名片的礼仪讲课要点:1.懂得守时、守信是尊重他人的必备美德,是一个人成功的关键。
2.练习握手和交换名片的礼仪社交礼仪是指在社会交往中经常使用的日常礼节。
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中,掌握规范的社交礼仪,能够为交往创造出和谐融洽的气氛,能够建立、保持和改善人际关系。
守时是基本的交往礼仪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守时、守信是尊重他人的必备美德,它包括按时到会,按时集合,按时出发,按时还钱,说话算数等。
与人交往中,言而无信、习惯迟到的人,往往说明;一是缺乏诚意,对他人不尊重;二是个人生活中没有时间观、顺序观、条理观。
三是对方有歧视你的感觉。
这样,不仅影响工作,也影响你和他人的关系。
所以,守时、守信是一个人成功的关键。
握手的礼仪握手是一种沟通思想、交流感情、增进友谊的重要方式。
通常,与人初次见面,熟人久别重逢,告辞或送行,均以握手表示自己的善意。
在一些特殊场合向,如向人表示祝贺、感谢或慰问时;或双方的矛盾出现转机或和解时,也以握手为礼。
与他人握手时,目光注视对方,微笑致意,握手时间不宜超过3秒。
不可心不在焉、不可用力过猛或酥软无力、不可戴帽子、墨镜、手套。
正常情况下,必须站立握手,以示对他人尊重。
怎样交换名片递名片时,双手将自己名片呈出,并把文字正面向着对方;一边递交,一边清楚说出自己的姓名。
接名片时,应双手曲解,要立即观阅,如有不明之处,可向对方请教;正确记住对方姓名后,将名片放在名片夹里或妥善收起,切忌随手乱放。
交换名片时,应注意顺序。
年龄晓得、地位低的或男士应该主动递交;多人的场合交换名片,遵循长幼尊卑或顺时针原则。
第二讲社交礼仪—赠送及接受礼品的礼仪。
讲课要点:1.了解赠送及接受礼品的礼仪。
2.创设情境使用礼貌用语。
赠送礼品礼仪赠送礼品,是来表示对别人的祝贺、慰问、感谢的心意。
赠送礼品要考虑具体情况和场合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一般应邀赴私人家宴,应为女主人带些小礼品,如土特产、小艺术品、纪念品、食品、水果以及花束等,有小孩的,还可送糖果、玩具等;应邀参加婚礼,可赠送花束以及实用物品等;探视病人,可根据具体情况,送些对病人有益或病人喜爱的食品、花束;新年、春节,一般送日历、茶、烟酒、糖等。
礼品除鲜花外,都必须有包装;应把写有价钱的标签拿掉,商品的保修单据应连同礼物一同送上,4.如何接受礼品接受礼品时,首先一定要表示感谢,双手接过表示重视,尽快打开包装欣赏赞美一番;如果觉得送礼者别有所图或礼品过于贵重,应暗示送礼不妥的原因和拒收的理由,态度要坚定,但方式要委婉。
返礼时,应在日后适当的时候,准备礼物馈赠对方;如事先知情,一定要做好当场回赠礼物的准备;收到送来的或邮寄的礼品,应立刻回电话或写亲笔信表示感谢。
常用的礼貌用语常用的礼貌用语主要有:请、您好、您早、对不起、没关系、谢谢、受累了、辛苦了、再见。
人们见面,首先问“好”;与人交谈“请”字当先;得到帮助,一定“谢谢”;干扰他人,必须致歉;分手告别,说声“再见”;礼貌用语要多多使用。
第三讲出行礼仪—文明骑车和驾驶汽车礼仪讲课要点:1.学习文明骑车和驾驶汽车礼仪,为今后使用交通工具做好知识准备。
2.做好安全出行的小宣传员。
文明骑车自行车是市民出行经常使用的一种便捷环保的交通工具,文明骑车是每个人应自觉遵守的出行礼仪。
(12岁以下儿童不准骑车)车体安全选择安全性有保证的自行车并保持车身的整洁。
遵守法规要严格遵守交通法规,要在非机动车道上骑行,不要在机动车道和人行便道骑行,不逆行,不超速骑行,不骑车带人。
文明骑行要注意文明礼貌,不多人并肩行驶,两人骑行时不要搂肩搭背,行驶中不接打手机,不随地吐痰、扔杂物,在指定位置停放自行车;要尊重行人,不在人群中横冲直撞,路过工厂、学校、单位大门是要慢行或下车推行。
文明驾驶汽车随着经济的发展,私家车越来越多地进入家庭,驾驶员要履行文明驾车礼仪。
要遵守交通法规,遵守交通信号,注意路标提示,不违反交通标线。
注意行车安全,控制好车速和车载限制,不开快车、斗气车;行车时不接打手机,不吸烟,不在酒后、疲劳时驾车。
要养成出行前检查汽车安全性能的良好习惯,及时解决问题。
爱护公共卫生,保持车内外的整洁,行车时不向车外扔垃圾、吐痰。
发生事故和行车矛盾时,要冷静、克制、宽容,各自多做自我批评,按照有关程序妥善解决问题。
第四讲公共场所礼仪—社区文化活动和储户的礼仪讲课要点:1.小学生要积极参加社区活动。
2. 做小宣传员,向家长宣传储户的礼仪。
公共场所礼仪主要包括社区交往礼仪、机场、车站、商场图书馆等场所礼仪。
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礼仪社区文化是建设社区文明、美好和丰富社区生活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社区文化的形式:市民学校、社区的公益活动、市民的艺术活动、体育活动、和休闲娱乐活动等。
社区文化活动的原则:健康、自愿、平等和快乐。
小学生也要参与社区文化活动,在活动中学习别人的长处,完善自己。
以主人的心态关注社区文化的建设。
假期多参加社区公益活动,多一份主人翁的责任感,便多一份生活的享受。
储户的礼仪家长经常到银行办理存钱、取工资等金融业务,家长就是储户。
储户进银行时,要穿着整齐。
要遵守储蓄的程序,不大声喧哗,不窥视别人的存取活动。
要维护银行大厅的卫生,爱护银行的设施。
办理储蓄业务时,储户之间要保持一米的距离。
第五讲公共场所礼仪—商场购物和入住宾馆礼仪讲课要点:1. 知道商场购物和入住宾馆礼仪。
2. 说说自己购物和入住宾馆的做法.商场购物礼仪我们经常随家长去商场购物,到商场购物有哪些礼仪呢?①要注意维护商场的清洁卫生。
②自觉遵守乘电梯的礼节乘扶梯时要鱼贯而行,尽量站在右边;不得拥挤、加塞,不得在扶梯上奔跑、逆行。
乘电梯时,保持电梯内的安静、整洁,不在电梯内打逗、喧哗和吃零食。
③对紧俏商品,不要拥挤抢购,维护购物秩序。
公平交易,不可强买,不可欺店,要尊重售货员。
④管理好个人财务,选择商品时,注意爱护商品。
⑤购物发生纠纷时,要克制自己的情绪,理智地交涉,在维护自己利益的同时要理解售货员的工作。
入住宾馆礼仪寒暑假、节假日时,我们会在家长的带领下去旅游,会入住宾馆(酒店),入住宾馆可享受到比自己家庭更舒适的生活,这种舒适的生活除了宾馆员工提供周到服务以外,凡是入住宾馆的客人,共同遵守宾馆的礼仪规范,也是十分重要的前提。
要求客人做到以下几个方面:①注意形象。
为了维护宾馆文明和社交礼仪范围,出入宾馆的人应该衣冠整齐、举止文雅。
②爱护财物。
每位客人都要爱护宾馆内的寝具、洁具、餐具、文具和其他设施。
③遵纪守法。
客人入住宾馆,要据实登记;遵守宾馆住宿约定;尊重服务生和他们的劳动。
④保持宽容和谐心态。
不窥视、不谈论他人隐私;要尊重海外和外地游客的风俗习惯;不围观、不议论、不讪笑外国人和外地人。
第六讲家庭礼仪讲课要点:家庭礼仪是指夫妻和有血缘关系的人之间的礼仪,家庭礼仪是家庭和睦的保证,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1 .子女赡养父母礼仪没有人没有父母,没有父母不疼爱子女。
子女赡养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觉赡养父母,是为人子女的道德基础。
赡养父母的礼仪主要体现在:重视对父母的生活照顾;要承担赡养父母的经济责任;要关注对父母的感情投入;要尽量满足父母的文化需求,如:阅读、旅游、餐馆、健身娱乐等;要注意对父母的心理调适,特别是高龄父母,帮助他们驱除孤独感。
同时,赡养父母也要求子女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给父母增加任何负担,更不能成为“啃老族”。
子女赡养父母有助于子女品德的形成和交往能力的提高,也是子女成长的一个过程,是子女生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子女赡养父母是子女发现父母的专长和性格财富,向父辈学习、继承优良传统的一个过程。
2.子女与祖父母和睦相处的礼仪小辈要尊重长辈的经历,将长辈的经历看成是自己生活的教科书。
要敬畏长辈的威严,尊重、宽容长辈的性格,包括因为年事已高而变化了的性格;尊重长辈的兴趣、偏好和习惯。
要敬重、理解长辈们的职业和他们一生的劳动,要爱护长辈们的生活用品、习惯用品和职业工具。
要尽可能地满足长辈的要求,要经常与长辈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愿望;尽可能地满足他们的物质、文化和情感寄托的需求;理解长辈的某些不切实际的要求,或者给予比较满意的解释。
尽量不给长辈们添麻烦,增加负担。
3.夫妻间礼仪夫妻关系的基础是相互倾慕的爱情、共同奋斗的友情、相互体贴的亲情的综合情感。
珍惜夫妻感情,就是珍惜家庭幸福,就是为社会的和谐做贡献。
①丈夫树立男女平等的观念,培养大度、阳刚的气质。
丈夫要有由家庭责任感,在人格上尊重妻子,在生活上关爱妻子,在事业上支持妻子,在生活困难或出现危机时要保护妻子;要经常主动的与妻子沟通家庭事务;要主动承担家务劳动。
②妻子要真心关爱丈夫,在事业上支持丈夫,在感情上信任丈夫,在生活上体贴丈夫,在家庭遇到困难或出现危机时候,更多地理解、宽容丈夫。
夫妻都要尊重和平等对待双方老人和亲友。
第十讲预防拥挤踩踏常识讲课要点:1.重点讲解怎样预防踩踏事故发生?2.训练四种有效应对措施。
学校发生踩踏事件的原因:1.学校踩踏事故多发生在下晚自习、下课、上操、入厕、就餐和集会时,学生集中上下楼梯,且心情急切。
楼梯转角处是最危险的地点。
2.上下楼时拥挤,或前面有人突然摔倒、系鞋带、拾东西等,后面人不知道,没有控制住脚步,造成挤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