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际关系讲义共83页文档

人际关系讲义共83页文档


的印象最深的,其实 就是临别时的情景; 一个朋友总是让你生 气,可是谈起生气的
行为发生重大的影响。 原因,大概只能说上
主要产生于熟人之间, 两、三条,这也是一
也称为“新颖效应”。 种近因效应的表现。
近因效应的启示
• 1、认真对待每一次交往,要有好的开 始,也要重视好的结尾,否则再好的 “第一印象”也没有用,功亏一篑。
• 在衣食无忧,还有可观报酬的情况下,为什么要放弃实验呢? 一个人单独呆着就这么让人难以忍受吗?不与人交往难道就 不可以吗?
• 亚里士多德:“能独自生活 的人,不是野兽,就是上帝。”
• 故事:天堂与地狱的区别
• 一个人不知道天堂与地狱的区别,于是他去求教上帝,上帝 先带他去了地狱,他看到所有人都是面黄肌瘦,但面前都是 美食,每个人手里都拿着一双长长的筷子,很多人都在努力 往自己嘴里送,但太长了,自己永远都送不进嘴里。 上帝又 带他去了天堂,结果天堂里的人红光满面,欢声笑语,原来 是一样的筷子,自己送不到自己嘴里,但两个人可以相互喂 食,其乐无穷。
• 首因效应(第一印象):指观察者第一次与 对方接触时,根据对方的身体相貌及外显行 为所得的综合性与评鉴性的判断
人际交往中的首因效应
• A君的性格 • 精明的 • 勤勉的 • 冲动的 • 善辩的 • 倔强的 • 嫉妒的
• B君的性格 • 嫉妒的 • 倔强的 • 善辩的 • 冲动的 • 勤勉的 • 精明的
• 2、与他人之间因一时之气而发生冲 突或是训责别人时,开诚布公,积极 沟通。要记得安慰和道歉,知错马上 改,亡羊要补牢。
• 3、说话的语序也会影响沟通。 • 4、我们在看待人或事物时,要历史
地、全面地看,而不能只看一时一事, 这样才可避免因近因效应导致的认知 偏差。
(三)晕轮效应(The halo effect)
人际交往的重要性
• 科学研究已经证明,如果一个人学会了如何与他 人打交道,不管你从事什么工作,不管你的职务 是什么,你都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走完了85%左右 的行程,而在取得自己的幸福方面,已经有了99% 的把握。
• 一位医药代表的启示
• 猴子的实验
什么是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是人们社会关系的 一种,是指人们在活动过程中 直接的,接触到的人与人之间 的心理上的关系和心理上的距 离。
• 人际交往的重要性:1+1>2。
人际交往的重要性
• 卡内基理工学院分析了10000个人的记录后得出结论: 15%的成功者是由于技术熟练、头脑聪慧和工作能力 强;85%的成功者是由于个性因素,由于具有成功 地与人交往的能力。反之,在生活中失败的人, 90%是因为不善于与人展开有效交往而导致的。
• 阿尔波特•维哥姆博士在自己的联合报业专栏“探索 你的心理”中提出自己的研究成果:4000名失业的 人中,只有10%,即400人是因为他们不能干这种工 作,90%,或者说3600人,是因为他们还不曾发展自 己与人成功相处的良好品质。
• 印象形成中产生偏见的一种心理现象,即 判断者常从或好或坏的局部印象出发,扩 散性地得出或全部好或全部坏的整体印象, 就像晕轮一样,是从一个中心点而逐渐向 外扩散成越来越大的圆圈,所以称为“晕 轮效应”,也称“光环效应”。
• 类似于分裂的防御机制
• 正的晕轮效应——爱屋及乌,情 人眼里出西施 负的晕轮效应——厌恶和尚,恨及 袈裟
• 相亲秘诀!
• 2、懂得通过现象看本质,择其善 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见网友要慎重噢。
如何与陌生人建立良好第一印象?
SOLER模式(G Egan艾根)
• S: 表示坐姿或站姿要面对别人 • O (open): 表示姿势要自然开放 • L (lean): 表示身体要微微前倾 • E (eye-contact): 表示目光接触 • R (relax): 表示放松
不论是亲密关系、疏远关系, 还是敌对关系,都是心理上的 距离,统称为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发展模式
人际关系以需要为基础、以情感为纽带、以交往为 手段、以自我暴露为标志逐渐加深
互不认识 开始注意
表面接触 建立友 亲密关系
二、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需求
自我(实现潜能、拥有对目 实现 标、美与知识的需求) 自尊需求(赞赏与认同) 社会需求(爱与接纳) 安全需求(避免痛苦与安全欲) 生理需求(饥渴、疲惫、钱与性)
• 心理咨询师的方式
• 表现“我很尊重你,对你很有兴趣,我内心是接纳你的, 请随便”的印象。
(二)近因效应(recency effect)
——一丑遮百俊,一俊遮百丑。
• 与首因效应相反,随 • 比如:多年不见的朋
着人际的交往深入,
友,在自己的脑海中
最近的信息对认知的 影响较大,所留下的 印象也相对深刻,最 后的印象就会冲淡或 盖过以往的印象,对
一、人际交往的含义 二、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心理需求 三、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心理效应
人际交往的重要性
• 1959年,美国心理学家沙赫特进行了一项实验来回答这个问 题。他设计了一个封闭的房间,里面有一桌、一椅、一床、 一马桶、一灯,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物品。一日三餐有人送, 但不和里面的人接触。实验报酬非常优厚,而且呆的时间越 长报酬越多。有5名大学生自愿加入该实验,其中,最短的 一个人呆了20分钟就受不了了,要求放弃实验,而最长的一 个仅呆了8天。
受试者多把A君作正面印象,B君为负面印象
人际交往中的首因效应
•A • 第一次考试为甲 • 第二次考试为甲 • 第三次考试为乙 • 您如何评价A君
•B • 第一次考试为乙 • 第二次考试为乙 • 第三次考试为甲 • 您如何评价B君
首因效应的启示
• 1、建立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展 现自己最吸引人的品质。第一次 和陌生人见面时,应穿着打扮整 齐、干净、谈吐自然,有礼有节。
案例

凯利在演讲前对一个班的学生说,演
理论之二——社会关系律
• 1974年魏斯提出人际关系的六种需要,即社会关系 律
• 1.依附需要 • 2.社会整合需要 • 3.价值保证的需要 • 4.可靠同盟的需要 • 5.需求指导的需要 • 6.关心他人的需要
三、人际交往中的心理效应
(一)首因效应(primacy effect) ——先入为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