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酱卤肉HACCP计划

酱卤肉HACCP计划

1.2.15亚硝酸钠:应符合GB2760的规定按0.15g/kg的标准添加。
1.2.16卡拉胶:应符合GB2760的规定按生产适量添加。
1.2.17异VC钠:应符合GB2760的规定按0.5g/kg的标准添加。
1.2.18添加剂要严格按照GB2760的标准要求执行。
1.2.19食品标签应符合GB7718的规定.
肉制品深加工HACCP计划
依据GB/T22000—2006标准和质量、食品安全手册编制
YJR/QH-C18-2014
批 准:
审 核:
编 制:
受控状态:
发布日期2014年01月01日 实施日期:2014年01月01日
一.产品描述:
1.1酱卤肉制品
加工类别:酱卤
产品类型:酱卤肉制品
1、产品名称
肉制品(酱卤肉制品、熏烧烤肉制品、熏煮香肠火腿制品)
骨汤加工
生物性:病原菌

骨汤存放在温度高、湿度大的条件下,细菌滋生繁殖
骨汤加热郅沸腾,密闭且存放在冷藏库内

化学性:无

物理性:无

卤制熏制
生物性:病原菌

升温时间、蒸煮时间和蒸煮温度不符合规定要求
升温时间:符合工艺要求;蒸煮温度:符合工艺要求;蒸煮时间:符合工艺要求;产品中心温度及其维持时间:符合工艺要求
控制绞控板和刀的紧密度,防止肉温上升;绞制温度:绞制前和绞制后肉馅温度符合工艺要求;随后的热处理步骤消除

化学性:无

误操作造成污染
食品工业用润滑油;食品工业用洗涤消毒剂;洗消后用水彻底清洗
物理性:设备锈蚀、设备维修、带入异物

误操作造成污染
设备维修后严格检查;停产后,开工前设备彻底清洗
酱卤肉加工工艺
3.修整
将原料肉修去脂肪、淤血、碎骨等,将牛毛及其它异物挑出,将原料肉洗净。修整操作台、刀具要保持清洁,环境温度:12℃以下。
4.切块/绞肉
将修整好的肉料依据工艺要求进行切块/绞肉。
5.配料
5.1配料人员应严格按照配方配料,并执行复查制度,避免错配、漏配、重配;
5.2所用辅料如有异常情况或超过保质期应停止使用,及时上报生产部;

化学性:无

物理性:无

化学性:无

物理性:无

包装
生物性:无


化学性:无

冷却
生物性:病原菌

冷却条件不符合规定要求
冷却时间符合工艺要求;随后的杀菌步骤消除

化学性:无

物理性:无

1.2.3酱油:应符合GB 2717的规定。
1.2.4味精:应符合GB 2720的规定。
1.2.5白酒:应符合GB2757和GB2758的规定
1.2.6白砂糖:应符合GB 317的规定。
1.2.7 食用盐:应符合GB 5461的规定。
1.2.8食品添加剂:应符合GB 2760的规定。
1.2.9天然香辛料和五香粉、辣椒粉、咖喱粉、沙嗲粉:应干燥、无杂质、无霉变。
8.2先大火烧沸,然后关小火力,中间翻锅2-3次,保持温度95-100℃/时间依据工艺要求进行控制。;
8.3出锅后要将老汤烧开,清汤后妥善保存。
8.4熏烤温度85-95度,用糖和锯末比例为1:2,,时间30-40分钟。
9.冷却
9.1自然冷却
9.2冷却至产品温度25℃以下
10.包装
10.1包装间操作前先用紫外灯消毒40分钟左右;
10.2包装人员经过严格的洗手消毒,再戴上一次性手套后,方可进行包装操作;
10.3案板、工器具要保持清洁;
10.4将产品装入小铝箔袋(不定量),每袋1-2块;
10.5真空封口:真空度要好,封边应平整、无褶、牢固。
11.高温杀菌
将包装好的产品,摆放入杀菌蓖内,入高压杀菌锅,封好罐盖。恒温杀菌96℃、压力0.1Mpa。反压冷却。

屠宰与运输过程中造成污染
来源于本公司受控屠宰分割肉等产品
CCP1
化学性:无

物理性:无



验收
食品辅料
生物性:病原菌

辅料生产与保存过程中造成污染
后期工序可消除

化学性:油脂酸价、抗氧化剂、过氧化值

油脂生产过程中过量加入抗氧化剂或油脂已经酸败
合格供方名录、检验合格证明
物理性:异物

运输过程中污染
对每批原料进行感官检查,使用前过滤或过筛按配方比控制加入量
添加剂
生物性:无


化学性:不符合规定用途、不符合卫生和质量要求

生产与使用时不符合相应要求
按GB2760执行、索取检验合格证按工艺配方比控制配比量
物理性:无

包装材料验收
生物性:无


化学性:重金属超标

包材生产过程中有机化学溶剂超标
合格供方名录、法定检测报告
销售对象无特殊规定
批发、零售
5、食用方法
开袋即食。
6、包装类型
内袋铝泊袋,外袋食品级复合袋
7、保质期
常温下10个月
8、标签说明
定性包装的标识符合有关规定
9、特殊运输要求
不得与有毒有害品混运
1.2原辅料
1.2.1鲜、冻肉:应符合GB 2707和GB16869的规定。
1.2.2 食用植物油:应符合GB 2716的规定。
14.2工作区保持整洁,周转箱及时放到规定位置。
14.3装箱后的产品码放整齐,高度不得超过90 厘米。
15. 质检入库
经检验合格的成品要及时入成品库,整齐码放在适当位置,高度不得超过90 厘米。
2酱卤肉制品危害分析工作表
加工类别:酱卤肉制品
加工步骤
潜在危害
显著性
判断依据
预防措施
关键控制点
原料肉
验收
生物性:病原菌、疫情
1.2.10甘油:应符合GB2760的规定按生产适量添加。
1.2.11红曲红:应符合GB2760的规定按生产适量添加。
1.2.12辣椒红:应符合GB2760的规定按生产适量添加。
1.2.13双乙酸钠:应符合GB2760的规定按3.0g/kg的标准添加。
1.2.14山梨酸钾:应符合GB2760的规定按0.075g/kg的标准添加。
5.3配料分份合理,标识明确;
5.4材料使用执行先进先出原则;
5.5根据配料多少,合理选择计量器具,务使配料准确。
6.腌制、搅拌/斩拌
肉料加入腌料在搅拌机中搅拌均匀(约3分钟),然后入腌制间腌制,腌制环境温度为-2℃-4℃,腌制12-24小时,上加盖塑料薄膜。
8.酱卤肉卤制/熏烤:
8.1放入香料包,将老汤烧开,放入肉料及卤料,适当调色调味;
2、主要配料
猪头、猪脚、主肘子、猪肉、猪内脏、主耳朵、植物油、食用盐、白砂糖、味精、香辛料、水分保持剂、异Vc钠、亚硝酸钠、酱油、红曲红、
3、产品标准
SB/T 10279-2008、Q/YJR 0001S-2011、GB23586-2009、GB/T23492-2009
4、计划用途
(主要消费对象、分销方法等)
物理性:无

贮存辅料和包装材料
生物性:病原菌

不符合相应的贮存条件
适宜的贮存条件、随后的热处理步骤消除

化学性:无

物理性:无

解冻
生物性:病原菌

解冻条件不符合规定要求
工艺文件操作

化学性:无

物理性:无

修整
生物性:病原菌

刀具交叉污染
加工时间符合工艺要求、随后的热处理步骤消除

化学性:无

物理性:无
1.1加工类别:酱卤肉制品
1.2工艺描述
1.验收:
原料肉:原料肉来源于“定点屠宰厂屠宰”,并经过严格检疫,有检疫合格证明。选用新鲜或者冷冻的产品等原料。辅料、食品添加剂、包பைடு நூலகம்材料:查是否选自“合格名单中”,品质部每半年收集产品官方检验报告一次,采购部每年对供方进行年度合格评价一次。
2.解冻
如果选用冷冻原料,需要解冻解冻至肉的中心温度为0-5℃时,停止解冻。选用鲜肉则直接进入修整工序。

切块
生物性:病原菌

刀具交叉污染
加工时间符合工艺要求、随后的热处理步骤消除

化学性:无

物理性:无

配料
生物性:无

CCP2
化学性: 食品添加剂超出限量标准

称量器具出现误差
称量仪器定期检查、仔细核对称量结果并记录、食品添加剂重复称重一次
物理性:无

搅拌、腌制
生物性:病原菌

绞制条件不符合工艺要求
1.2.20产品外包装标志应符合GB/T191—2000的规定.
1.2.21包装
1.2.22外包装采用符合GB/T6543—1986要求的纸箱,封装应严密、捆扎牢固,外型整洁美观.
1.2.23内包装采用符合GB9687—1988要求的材料进行包装,包装应严密,封口牢固。
二.酱卤肉制品HACCP计划
1工艺流程图
12.冷却
将杀菌后的产品冷却至常温。
13.二次包装
将冷却后的小包装产品定量的装入外包装袋中,用封口机封口。
13.1挑出破袋、漏气等残次品。
13.2擦净产品表面,封口要求焊封端正、牢固。
13.3打码:字体清晰,端正无误。
14.装箱
经质验合格后的产品方可装箱。
15.1装箱数量要准确,胶带要拉直贴牢,箱外附合格证(内容齐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