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身伤亡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人身伤亡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人身伤亡事故专项应急预案一、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公司区域内因火灾、爆炸、高空坠落、触电、机械伤害等因素造成的人身伤亡事故。

本预案重在规范各类事故发生后,对伤亡人员的应急救援行为,不影响其它专项预案的实施。

二、事故风险分析( 1)事故类型1、机械伤害类:员工在操作或使用机械过程中,因操作不当或机械故障等原因,对人体造成挤压、碰撞、冲击、剪切、卷入、绞绕、甩出、切割、切断、刺扎等伤亡的事故。

2、触电类:因电气设备老化、设备设施没有按规定安装漏电保护器、电气设备不按规定接地或接零、员工安全意识不强、没有执行用电安全操作规程、设备或线路淋雨、受潮等造成人员触电伤亡。

3、高处坠落类:化工生产活动中存在大量高空作业行为,作业现场周围无法采取围蔽、护栏等措施,加上平台、爬梯易锈蚀,极易发生高处坠落事故。

4、火灾和爆炸类:化工生产活动中,存在大量的易燃易爆介质,如:一氧化碳、氢气、氨气等,并且这些气体的运行温度、压力较高,极易着火爆炸,造成人身伤亡。

5、起重伤害类:设备检修过程中,经常需要使用大型起重设备,现场作业人员密集,存在频繁的交叉作业,如发生意外,极易造成人身伤亡。

6、中毒类:化工生产中的多种原料、中间产品均为有毒物质,如:一氧化碳、氨气等,易发生泄漏造成中毒事故。

(2)危害程度分析1、轻度:事故造成3 人以下重伤,未造成人员死亡。

2、中度:事故造成3 人以上10 人以下重伤或造成1 人以上3 人以下死亡。

3、重度:事故造成10 人以上重伤或3 人以上死亡。

以上有关数量的表述中,“以上”含本数,“以下”不含本数。

三、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及职责1、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总经理副总指挥:安全副总经理成员:安环部部长、生产部部长、工艺部部长、设备部部长、综合办部长、民警队部长、物资部部长、财务部部长、计检部部长、工会等部门负责人组成。

日常工作由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负责,发生事故时,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全公司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和指挥,办公室设在安环部,安环部长兼任办公室主任。

若总经理不在时,由安全副总经理代替指挥;若总经理、安全副总经理均不在时,由生产部部长、安环部长统一负责指挥工作救援工作。

(1)应急救援指挥部职责:①对公司内发生重、特大事件的应急救援处置进行统一组织、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协调作战,将突发事件以最快的反应速度、最短时间、最低损失、最小危害程度,彻底消除。

②发布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救援)命令,向上级报告和向近邻单位通报事件及处置情况。

③负责启动本预案,必要时向政府请示要求启动县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发布突发事件应急结束命令。

④协助上级部门调查突发事件发生的原因,总结应急事件的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置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

⑤编制和适时修订事件应急预案,不断充实预案内容。

组建公司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队伍,制订应急队伍业务技能培训计划,组织开展应急救援知识培训教育。

⑥组织全体员工学习《事故应急预案》,制订预案演练方案,实施实战演练,制订培训计划,学习应急知识,增强业务技能,提高应急人员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2)应急救援指挥部人员分工:总指挥:组织、指挥全公司的应急救援工作。

副总指挥:协助总指挥负责应急救援队伍的组织,中毒、受伤人员的现场救护,组织人员疏散,抢险、抢修工程及事故现场的洗消工作。

成员:执行指挥部的命令,履行应急小组在应急状态下工作职责,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2、应急救援指挥部下设组织(1)应急救援指挥办公室组成:应急救援指挥办公室设在安环部,主任由安环部部长兼任。

职责:负责传达突发事件应急状态下指挥部的命令,负责召集协调各应急小组的统一行动,掌握事故抢险进展情况并及时上报;负责指挥部的日常工作,推进应急组织管理,监督部门及相关人员落实职责。

(2)应急救援组指挥部根据应急实际需要,设立专项应急救援组,明确应急职责,当发生突发事件时,在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协同职能部门和外部救援力量,对事故现场实施各类应急救援与处置。

应急救援组组成及任务分工如下:①通讯联络组:由生产部调度室、综合办、车间各出一人组成,组长是综合办主任担任各队之间的联络和对外联系通讯任务。

②现场警戒治安组:由民警队人员组成。

组长是民警队队长,担负现场治安,交通指挥,设立警戒。

③消防抢险组:由生产部、安环部、设备部、车间组成,包括钳工、管工、电(气)焊工、电工、起重工等,组长是生产部部长,担负查明毒物性质,提出并实施补救措施,清消事故现场④疏散引导组:由安环部、调度员、车间组组成,组长是安环部部长,负责引导人员疏散。

⑤医疗救护组: 由人力部、工会、综合办组成,组长是人力部长,负责抢救受伤、中毒人员和伤员生活用品的供应。

⑥物资供应组:由供应部、物管部、人力部组成,组长是物管部部长,担负抢救物资的供应。

⑦环境监测组:由计检部、中心化验室组成。

组长是计检部部长。

当接到应急救援指挥部发出的紧急救援命令后,制订监测方案,组织人员携带空气检测仪器或采样工具,立即赶赴事故现场和周边监控布点进行采样,及时把事故现场、布点区域空气中氨气成份分析数据不间断报告指挥部。

⑧清消去污组:由工艺、调度、车间组成,组长由工艺部长担任,灭火、抢险后事故现场的洗消去污,泄漏物防化、防毒处理。

四、处置程序1、预警行动(1)人身伤亡事故发生后,发现人员应立即通报给岗位操作人员,由操作人员将事故现场情况报告给当班调度,并在能力范围内控制事故发展,将受伤人员转移出危害区域,做初步急救处理,现场进行监控。

上报事故至少报告以下内容:①事故发生地点②事故类型;③事故原因;④周围环境情况;⑤报告人姓名。

(2)调度接到事故报告时,应至少询问下列内容:①事故发生地;②事故类型;③事故原因;④人员伤亡情况;⑤周围环境情况;⑥可能影响的范围;⑦报告人姓名和联系方式。

调度了解情况后应立即向生产部部长和安环部部长汇报。

安环部部长根据事故情况汇报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

(3)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接到事故信息后,应按照分级响应的原则及时研究确定应对方案,并通知有关部门、单位采取有效措施预防事故发生;(4)当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认为事故较大,有可能超出本级处置能力时,在征得公司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同意后,由安环部长代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及时向县、市相关主管单位报告. 并协助地方有关部门做好事故现场新闻发布,正确引导媒体和公众舆论。

(5)在向县、市相关主管单位报告事故信息的同时,应根据事故情况,向周边社区居委会立即发布紧急疏散预警消息。

2、信息报告程序(1)当发现人身伤亡事故时,应立即报告当班操作人员。

由操作人员向当班调度汇报。

(2)当班调度接到报告后应向生产部部长和安环部部长汇报。

生产部部长和安环部部长根据事故情况确定开展自救并上报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根据事故等级启动应急救援。

(3)安环部部长应在事故发生半小时内报告集团生产经营计划部部长,并根据事故损失情况,在征得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的同意后上报市、县安全主管部门。

(4)集团生产经营计划部部长应根据事故情况,及时向集团总经理报告。

3 、响应分级(1)事故分级根据生产安全事故(以下简称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一般分为以下等级:Ⅰ级:特别重大事故指造成30 人以上死亡,或者100 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 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Ⅱ级:重大事故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 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Ⅲ级:较大事故指造成3 人以上10 人以下死亡,或者10 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Ⅳ级:一般事故指造成1 人以上3人以下死亡,或者5 人以上10 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 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Ⅴ级:公司内因火灾、爆炸、高空坠落、触电、机械伤害等因素造成5 人以下重伤,但未造成人员伤亡以上有关数量的表述中,“以上”含本数,“以下”不含本数。

(2)响应分级①.一级应急响应: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报请由市、县级政府应急管理机构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由上级有关部门统一指挥应急处置工作,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积极配合(包括:Ⅰ级、Ⅱ级、Ⅲ级事故)。

②.二级应急响应: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启动公司应急救援预案,由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指挥应急救援工作(如:请求医疗、公安、消防、环保等部门增援),或者报请市、县政府应急管理机构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包括:Ⅳ级事故)。

③.三级应急响应:事故(Ⅴ级事故)所在车间立即采取应急处置措施,并迅速报告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由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指挥应急救援工作。

五、处置措施1、处置基本原则:(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

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切实加强员工和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灾难造成的伤亡和财产损失。

(2)积极应对,立足自救。

准备充分的应急资源,落实各级岗位职责,做到人人清楚事故特征、类型、原因和危害程度,遇到突发事件时,能够及时迅速采取正确措施,积极应对、立足自救。

(3)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在总指挥的统一领导下,负责指挥、协调处理突发事故灾难应急救援工作,有关部门和各班组按照各自职责和权限,负责事故灾难的应急管理和现场应急处置工作。

(4)依靠科学,依法规范。

遵循科学原理,充分发挥专业技术的作用,实现科学民主决策。

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改进和完善应急救援的方法、装备、设施和手段,依法规范应急救援工作,确保预案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

(5)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坚持事故应急与预防工作相结合。

加强重大危险源管理,做好事故预防、预测、预警和预报工作。

做好应对事故的思想准备、预案准备、物资和经费准备、工作准备,加强培训演练,做到常备不懈。

将日常管理工作和应急救援工作相结合,搞好宣传教育,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救援技能。

2、处置具体要求及步骤I 、机械伤害类当发生机械伤害事故时,迅速确定事故发生的准确位置、可能波及的范围、设备损坏的程度、人员伤亡等情况,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部位、伤害性质,急救人员应尽快赶往出事地点。

(1)休克、昏迷急救让休克者平卧、不用枕头,腿部抬高30 度。

若属于心原性休克同时伴有心力衰竭、气急,不能平卧时,可采用半卧,注意保暖和安静,尽量不要搬动,如必须搬动时,动作要轻。

(2)骨折急救①固定断骨的材料可就地取材,如棍、树枝、木板、拐杖、硬纸板等都可作为固定材料,长短要以能固定住骨折处上下两个关节或不使断骨错动为准。

②脊柱骨折或骨折或颈部骨折时,除非是特殊情况如室内失火,否则应让伤者留在原地,等待携有医疗器材的医护人员来搬动。

③抬运伤者,从地上抬起时,要多人同时缓缓用力平托;运送时,必须用木板或硬材料,不能用布担架或绳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