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西南大学【 1128】《化学分析(一)》61、 绝对误差: 答案:指测量值与真值 (真实值 )之差 62、 精密度: 答案:表示分析结果与真实值接近的程度 63、H 2SO4 (c1)+HCOOH( c2)水溶液的质子平衡式 。
答案: [H + ] = [OH -]+[HCOO-]+2 c1 64、 用Fe3+滴定 Sn2+ ,若浓度均增大10 倍,则滴定突跃(指增加、减少几个单位或不变)。
答案: 不改变65、 用淀粉作指示剂,直接碘量法可在滴定前加入,以蓝色为滴定终点;间接碘量法在近终点时加入, 以蓝色为滴定终点。
答案:出现;消失66、 缓冲溶液的作用是 答案:调节溶液的酸度67、 测定一物质中某组分的含量,测定结果为(%): 59.82 ,60.06 , 59.86 , 60.24 。
则相对平均偏差为;相对标准偏差为。
答案:0.26%; 0.33%68、 准确度高低用衡量,它表 示。
精密度高低用衡量,它表示 。
答案:误差;测定结果与真实值的接近程度;偏差;平行测定结果相互接近程度69、用淀粉作指示剂,直接碘量法可在滴定前加入,以蓝色为滴定终点;间接碘量法在近终点时加入,以蓝色为滴定终点。
答案:出现;消失70、浓度均为 1.0 mol/L HCl 滴定 NaOH 溶液的滴定突跃是 pH=3.3~10.7 ,当浓度改为 0.010mol/L 时,其滴定突跃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
答案:5.3~8.771、 HPO 4 2-的共轭碱是;共轭碱是。
答案:PO4 3-; H 2PO 4 -72、对某试样进行多次平行测定,各单次测定的偏差之和应为;而平均偏差应,这是因为平均偏差是。
答案:0;不为 0;各偏差绝对值之和除以测定次数73、 0.05020 是位有效数字, pH=10.25 是位有效数字。
答案:4;274、用 Fe3+滴定 Sn 2+,若浓度均增大10 倍,则在化学计量点前0.1% 时电极电位,在化学计量点后电极电位( 指增加、减少或不变 )。
答案:不变;不变75、已知磷酸的pKa1=2.16, pKa2=7.21,pKa3=12.32。
若用 0.10mol/L 的 HCl 溶液滴定 0.10 mol/L 的 Na3PO4 溶液,则滴定到第二个化学计量点时体系的pH答案:pH=9.7276、为保证滴定分析的准确度,要控制分析过程中各步骤的相对误差0.1% ,用万分之一分析天平差减法称量试样的质量应,用50mL 滴定管滴定,消耗滴定剂体积应答案:≥ 0.2g; _ ≥ 20ml77、用高锰酸钾法测定Ca 2+时,所属的滴定方式是答案:间接滴定78、使用佛尔哈德时,滴定体系的酸度不能太低,原因是答案:酸度太低时;Fe3+会发生水解79、精密度用表示,表现了测定结果的。
越小说明分析结果的精密度越高,所以的大小是衡量精密度高低的尺度。
答案:偏差;彼此的吻合程度;偏差;偏差80、用 Ce(SO4)2 标准溶液滴定FeSO4( 滴定反应 Ce4+ +Fe2+ =Ce3+ +Fe3+ ),当滴定至99.9% 时溶液的电位是___________伏;滴定至化学计量点时是__________伏;滴定至100.1% 又是 ____________伏。
(已知 EFe3+ /Fe2+ =0.80V; ECe4+ /Ce3+ =1.60V )答案:0.86 ; 1.06; 1.2681、法扬斯法测定Cl -时,在荧光黄指示剂溶液中常加入糊精,其目的是保护答案:胶状沉淀82、已知 lgK (FeY)=14.32, pH=3.0 时,lga Y(H) =10.60,因此在 pH=3.0 的溶液中, Fe 2+被EDTA 准确滴定。
(能或者不能 )答案:不能83、 20mL0.1mol/L 的 HCl 和 20mL 0.05mol/L 的 Na 2CO 3 混合,溶液的质子条件式。
答案:2[H 2CO3]+ [HCO3 -]+[H +]=[OH -]84、 e 为位有效数字;100.0035为位有效数字无限;四85、莫尔法与佛尔哈德法的指示剂分别为__ 、_ _____。
答案:铬酸钾、铁矾铵86、各种缓冲溶液的缓冲能力可用来衡量 .答案:缓冲容量87、计算 0.1mol ×L-1 NaOH 滴定 0.1mol ×L-1 HAc 的终点误差。
(1) 滴定至 pH=9.0 ;(2) 滴定至 pH=7.0答案:88、计算 AgCl 在 0.10 mol L·-1 的 HCl 溶液中的溶解度。
已知:Ag+与 Cl- 络合物的lgb1=3.04、lgb2=5.04、lgb3=5.04、lgb4=5.30,Ksp(AgCl) =1.8 ×10-1089、已知 Zn2+-NH3 溶液中,锌的分析浓度为0.020 mol L·-1 ,游离氨的浓度[NH3]=0.10 mol·L-1 ,计算溶液中锌-氨配合物各型体的浓度。
lgb1~lgb4: 2.27, 4.61, 7.01, 9.06,90、计算在 pH = 3.0 时, cEDTA = 0.01 mol L×-1 时 Fe3+/ Fe2+ 电对的条件电位。
解:查得: lgK FeY- = 25.1 , lgK FeY2 - = 14.32, EFe3+/ Fe2+=0.77V91、用 0.200mol/L NaOH 滴定 0.200mol/L HCl-0.200mol/L HAc 混合溶液中的HCl ,问计量点是的 pH 是多少?以甲基橙为指示剂,滴定的终点误差为多少?已知:HAc 的Ka=1.8x10-5答案:92、下列各种系统误差,请区别方法误差、仪器和试剂误差或操作误差,并给出它们的减免方法。
①砝码受腐蚀:②天平的两臂不等长:③容量瓶与移液管未经校准:④在重量分析中,试样的非被测组分被共沉淀:⑤试样在称量过程中吸潮:①砝码受腐蚀:答案:①砝码受腐蚀:答:系统误差(仪器误差 );更换砝码。
②天平的两臂不等长:答:系统误差(仪器误差 );校正仪器。
③容量瓶与移液管未经校准:答:系统误差(仪器误差 );校正仪器。
④在重量分析中,试样的非被测组分被共沉淀:答:系统误差(方法误差 );修正方法,严格沉淀条件。
⑤试样在称量过程中吸潮:答:系统误差(操作误差 );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
93、确定络合滴定最高酸度、最低酸度以及最佳酸度的依据是什么?答案:①滴定剂EDTA 存在酸效应;酸度太高, Y 的酸效应太大,条件稳定常数较小,pM′突跃小,终点误差大,因此,要控制酸度的上限值。
准确滴定的条件: log K’MY ≥8。
络合滴定过程中指示剂的使用有合适的酸度范围;②金属离子与OH- 会发生副反应,甚至生成沉淀而影响络合滴定。
大多金属离子,在酸度过低的情况下易发生水解甚至形成Mn(OH)n 沉淀,也会使条件稳定常数降低,因此,络合滴定过程中需控制一个最低酸度。
最低酸度是防止生成沉淀 M(OH)n 沉淀的最低酸度③从滴定反应考虑,在 pH 低~ pH 高范围内进行滴定,可以达到一定的值而又不致生成沉淀但滴定的终点误差不仅决定于log K’MY 值,还与DpM 值有关 .由于 EDTA 和指示剂的酸离解常数不同, aY(H) 和随 pH 值变化的速率不同,导致pMsp 和 pMep 随 pH 值变化的速率不同,两变化曲线相交一点,此点所对应的pH 值即为用指示剂确定终点时滴定的最佳酸度94、下列试样① NH 4Cl、② BaCl 2、③ KSCN 、④ Na2CO 3+NaCl 、⑤ NaBr ,如果用银量法测定其含量,用何种指示剂确定终点的方法为佳?为什么?无95、某学生进行中和滴定实验的操作过程如下:请指出错误之处并纠正A. 取一支碱式滴定管,B. 用蒸馏水洗净,C. 即加入待测的NaOH 溶液,D. 记录液面刻度读数,E. 用酸式滴定管精确放出一定量标准酸液,F. 置于经标准酸液润洗的洁净锥形瓶中, G. 加入适量蒸馏水,H. 加入酚酞指示剂2 滴,I.滴定时边滴边摇动,J. 边注视滴定管内液面的变化,K. 当小心滴到溶液由无色变成粉红色时,即停止滴定,L. 记录液面刻度读数,M. 根据滴定管的两次读数得出NaOH 溶液体积为22mL 。
答案:错误之处为C、 E、 J、 K 、 M 。
C: 应用待测的NaOH 溶液润洗滴定管三次再加入待测溶液,否则导致滴定管内的NaOH 溶液浓度偏低;F:锥形瓶不能用标准溶液润洗,否则消耗的滴定液体积偏多,导致滴定结果偏低;J:滴定时应注视锥形瓶中颜色的变化;K:应待指示剂半分钟内不褪色,再停止反应;M: 根据滴定管的有效数字,结果应当保留小数点后2 位为 22.00mL 。
96、称取 NaHCO 3 和 Na 2CO 3 的混合物 0.3380g,用适量水溶解,以甲基橙为指示剂,用 HCl(0.1500mol/L) 滴定至终点时,消耗35.00mL 。
计算: (1) 如以酚酞为指示剂,用上述HCl 滴定至终点时,需消耗多少mL ? (2)NaHCO 3 在混合试样中的百分含量为多少?(NaHCO 3 摩尔分子量为 84.01 g/mol,Na 23摩尔分子量为 105.99g/mol)CO答案:甲基橙和酚酞的区别在于,甲基橙全部反应,酚酞是滴定Na2CO 3 变成 NaHCO 3。
所以有 n(NaHCO 3)+2n(Na 2 CO3)=0.00525mol84n(NaHCO 3)+106n(Na 2CO 3)=0.3380g解方程得n(NaHCO 3 )=0.00193mol , n(Na 2CO 3)=0.00166mol消耗 HCl 为 11.07mL(2) m(NaHCO 3)= n(NaHCO 3) ×M(NaHCO 3)=0.00193mol 84×.01 g/mol= 0.1621gw= m(NaHCO 3)/m 总×100%=0.1621g/0.3380g×100%=47.96%97、使用碘量法滴定时,误差的主要来源是什么?如何减小误差?答案:解: (1) 误差来源主要是I2挥发和 I -被 O2氧化(2) 减小误差的措施:防止 I2 挥发的方法:加入过量的KI (比理论值大2~3 倍);在室温中进行;使用碘瓶,快滴慢摇。
防止 I-被 O2 氧化的方法:降低酸度,以降低I -被 O2 氧化的速率;防止阳光直射,除去Cu2+、NO 2-等催化剂,避免I -加速氧化;使用碘量瓶,滴定前的反应完全后立即滴定,快滴慢摇。
98、简述影响条件电极电位的因素有哪些?这些因素如何影响电极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