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理财学习目的围绕现代公司控制权和所有权分离现状,选择合理的融资方式和融资结构并确保股东投资取得合理回报的理财原则对“金融”的理解•国内“传统意义”的金融货币银行学(Money and Banking):货币的发行、货币政策的制定等国际金融(International Finance):国际收支、汇率的决定等•国外“标准意义”的金融公司金融(Corporate Finance)融资结构(Financial Structure):使股东利益(或公司价值)最大的股权和债权比例公司治理(Corporate Governance):使资金的提供者(股东和债权人)按时收回投资并获得合理回报的一系列组织设计和制度安排(Shleiferand Vishny,1997)资产定价(Asset Pricing)对金融市场不同金融工具及其衍生品价格的研究CAPM 和期权定价等产权安排的一般原则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对应;享受权力和承担风险的对应存在完全竞争金融市场的投资决策及其相对原则投资决策:成本-收益分析法通常的情形:一个项目是可行的,只要未来的收益足以补偿投资的成本隐含的假设:机会成本为0金融市场的存在为投资于某一项目的资金提供了新的“获利”机会,从而使该项投资的机会成本发生改变。
金融市场贷款活动可能获得的利息成为一项投资决策的机会成本。
投资规则:一项投资的未来收益超过在金融市场从事贷款活动所获得的利息,即可行。
投资价值与消费者偏好无关(分离定理),可以在投资决策分析中可以把消费决策忽略。
基础概念终值/复利值FV:一笔资金经过一个时期或多个时期以后的价值。
现值PV:要想在未来获得一笔资金,给定某一贴现率,现在需要投入的资金额。
贴现率:个体对一项投资的货币时间价值的主观衡量。
(与项目投资的机会成本有关)贴现:计算未来现金流现值的过程。
FV=PV×(1+r)T 贴现率r;贴现因子p=1/(1+r);现值系数PVF=p T=1/(1+r)T名义年利率SAIR:不考虑是否存在复利记息以及记息次数的年利率。
(名义年利率只有在给出记息间隔期的情形下才有意义)实际年利率EAIR:充分考虑复利记息的年利率。
(给定实际年利率,不需要给出复利记息的间隔期)EAIR=(1+SAIR/m)m-1,m为一年内的记息次数真实利率RIR和形式利率NIR的关系:(1+RIR)=(1+NIR)÷(1+π),π为通货膨胀率净现金流:某一时期的现金流入减去现金流出。
一个公司的价值是该公司未来每期净现金流现值的加总。
年金:一系列稳定有规律的持续一端固定时期的现金收付。
永续年金:没有止境的年金。
增长年金:一种在有限时期内增长的年金。
净现值(Net Present Value):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减去初始投资成本。
NPV=-成本+PV(一项投资的净现值等于未来回报的现值减去项目投资的成本)增量现金流:公司接受一个项目而引发的现金流量的直接变化。
(沉没成本不属于增量现金流)净营运资本: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差。
形式现金流:现金流以形式收到或支出的金额表示。
(没有消除通货膨胀的影响;以形式利率进行贴现,获得的现值已消除通货膨胀的影响)真实现金流:现金流以第0期的购买力水平表示。
(消除通货膨胀的影响;把形式现金流量转化为真实现金流量,再以真实利率进行贴现)公司的名义资本:公司普通股票面价值总额。
公司的名义资本=发行在外的股份数×每股票面价值股票溢价发行—发行价格高于票面价值;股票抑价发行—发行价格低于市场价值。
资本盈余:股东直接交纳的权益资本中超过股票票面价值的部分。
注意:(公司法通常规定)公司不能按低于票面价值的价格出售,故公司的资本盈余账户不会出现负值。
股票的账面价值:股东权益总额和发行在外的股票数之比。
公司普通股每股账面价值=普通股股东权益总数÷发行在外的股票数= (名义资本+资本盈余+累计留存收益-库藏股票成本计价)÷(公司已发行的股票数-库藏股票数)资产收益率(ROA)= 收益÷资产股东权益收益率(ROE)= 收益÷股东权益每股收益(EPS)=收益÷发行在外的股份数自由现金流:按资本相对成本贴现后,超过向所有NPV为正的项目进行投资的现金流部分净现值法则(NPV)如果一项投资的NPV为正值,就应实施;如果为负值,就应摒弃。
当且仅当金融市场是完全竞争时,公司经理人可以通过实施具有正的NPV项目和摒弃负的NPV项目来使股东利益最大化。
但现实的金融市场并非完全竞争(如信息非对称等),因而经理人和股东的利益并不一致(公司治理研究的现实原因)。
公司金融与财务会计在投资决策中着眼点的不同--财务会计强调净利润,而公司金融则强调增量现金流的变化(及NPV法则的应用)贴现现金流量分析(DCF)--选择不同的贴现率,计算相应的项目投资的净现值有效资本市场假说有效资本市场:如果一个资本市场上的证券价格充分反映所有可获得的(Available)信息,那么,该资本市场就称为(强)有效资本市场。
(不存在利用相关信息谋取超常利润的融资决策,即财务经理无法依靠融资决策增加公司价值)对于投资者,只能期望获得正常的收益率,股票价格及时反映新信息;对于公司,公司从发行证券中将获得公平价值,公司发行债券所获得的价值刚好等于项目投资的现值弱有效市场:证券价格充分包含和反映证券历史价格信息的资本市场Pt=Pt-1+期望收益+随机误差弱强有效资本市场:证券价格充分反映所有公开可用信息的资本市场强有效资本市场:证券价格充分反映所有信息的资本市场假说的含义:如果一个资本市场被证明是(弱强)有效的,公司的股票和债券不会因为选择不同的会计方法而受到影响;如果一个资本市场是(强)有效的,财务经理无法选择债券和股票的发行时机。
衡量一项资产是否具有投资价值的指标(资产)市场价值/账面价值(M/B)、托宾的Q(q=V/(P k K))、(负债和权益)市场价值/重置价值。
上述指标大于1表明资产具有诱人的投资机会。
负债与权益的区别(1)利益保护的途径不同•负债不属于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因而债权人没有表决权,他们用来保护自身利益的主要工具是债务合约(2)抵税作用不同•公司对债务所支付的利息是经营费用,具有完全的抵税作用•利息费用在计算公司应税义务之前支付给债权人,相当于政府对公司使用负债方式融资的一种直接税收补贴(3)财务危机发生的可能性不同•如果公司不履行支付负债的义务,债权人可以依据相应的法律程序向公司索取资产,导致公司的破产清算,从而引发财务危机资本结构选择--MM定理在有效资本市场假设下,公司价值最大化和股东利益最大化的一致性。
财务杠杆对每股收益的影响取决于公司未来可能出现的经济状况:如果期望或扩张状态出现,有杠杆的股东权益收益率和每股收益要高于无杠杆的相应指标;如果衰退状态出现,则有杠杆的股东权益收益率和每股收益要低于无杠杆的相应指标。
MM命题1•杠杆公司的价值等同于无杠杆公司的价值•财务杠杆不影响公司的价值•公司的价值与资本结构选择无关,即对于不同的债务-权益比例,r WACC固定不变如果投资者无法从公司的财务杠杆中获利,那么他也不能从自制的财务杠杆中获利。
MM命题2r0表示无杠杆(完全权益)公司的资本成本(公司视角),或股东权益的期望收益率(股东视角)。
杠杆公司股东权益的期望收益率r S是公司债务和权益比B/S的线性函数,杠杆公司股东权益的期望收益率与资本结构有关。
杠杆公司股东权益期望收益率(杠杆公司权益成本)rS随着杠杆的增加而提高。
(无税)MM命题成立的前提:①资本市场是有效的,②个人与公司债务融资成本相同,③不存在公司税,④无交易成本,⑤无财务困境成本公司税存在时对MM命题的修正•财务困境成本存在时对公司资本结构选择的可能影响•公司金融把利息额和公司税率的乘积(T C×rB×B)称为税盾(Tax Shield from Debt)•含义:引入债务后,每年可以少缴纳的税金现金流部分((永续)年金)•税盾与债务利息的风险相同,因而在计算税盾的现值时选用的贴现率为利息率rB•税盾(永续年金)的现值存在公司税时的MM命题1•含义:公司发行债务将提高总现金流量和公司价值•杠杆公司的价值由无杠杆公司的价值V U和税盾现值两部分构成•杠杆公司的价值•存在公司税的MM命题2且即则•含义:存在公司税时,承担更大风险的事实使杠杆公司的股东与无杠杆公司的股东相比同样会要求更高的期望收益率•但由于债务的税盾功能,存在公司税时股东要求的期望收益率相对于不存在公司税时股东要求的期望收益率要低存在公司税时,杠杆公司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r WACC随着财务杠杆的增加而降低。
财务困境成本对资本结构选择的影响•高财务杠杆尽管为公司带来了税收优惠,但同样可能引发高的财务困境成本•财务困境成本的存在会抵消债务(抵税)的优势公司的可能剩余越少,债权人要求公司承诺的收益率越高(MM命题2)破产成本:破产程序履行过程中发生的费用破产成本通常由公司在向债权人补偿前支付,破产成本的存在意味着一个公司债权人实际获得的清偿将更少。
则破产成本的存在降低了公司价值,但破产本身并没有降低公司价值。
而当破产成本存在时,债权人将要求公司承诺更高的收益率。
破产成本存在意味着股东将获得更少的股利。
当破产成本存在时,公司(从股东价值最大化出发)有激励选择低的杠杆水平。
所以,财务困境成本影响公司资本结构的选择。
股东可以采取的用来转移财务困境成本的利己策略①冒高风险的激励②投资不足的激励③敝脂(即在财务困境出现时,股东通过发放股利或其他分配剩余的方案,使债权人在公司清偿时可获得的补偿减少)避免股东外部性,债权人可以采取的方法①股东和债权人签订债务合约时附加保护性条款②“债转股”个人税和公司税同时存在对杠杆公司价值的影响假设利息的个人税率和股利的个人税率相等,则个人税的存在使股东和债权人总现金流减少,发行债务使公司价值增加的结论仍然成立。
但现实中股利的个人税率低于利息个人税率因为公司可以股票回购等方式代替直接发放股利,从而逃避缴纳股利的个人税。
一般性结论:个人税对公司价值,从而最优资本结构选择的影响不确定,取决于利息个人税率和股利个人税率的比较。
存在个人税时MM命题1的扩展假设EBIT为公司息前税前收益,r B为债务成本(年利息率),B为债务价值,T C为公司税率,T S为股东个人所得税税率股东和债权人的总现金流为无杠杆公司的价值为引入债务后带给公司现金流的增加则杠杆公司的价值为含义:杠杆公司的价值与杠杆水平的选择有关,但二者的关系并不确定,取决于T C、T B、T S 三者的比较。
Miller模型:当TS=TB,则个人税存在时对存在公司税时MM命题1的扩展公司变为V L=V U+BT C(与存在公司税时MM命题1(永续年金形式)表达公式相同)含义:如果个人所得税率对债权人和股东相同,则个人税的引入不影响杠杆公司本身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