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
C.①②④
D.②③④
6、之所以说十月革命是一次社会主义革命,是
因为
①由无产阶级领导 ②消灭了人剥削人的现象
C
③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
④体现了社会的公正和平等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学思之窗】 结合课文和所提供的资料,想一想,为什么
苏维埃政权会得到广大工农的支持?
答案提示:苏维埃政权建立后,采取了如下措施: 第一,全部政权归苏维埃,奠定了俄国革命的社 会主义性质。 第二,通过《和平法令》,坚决要求退出帝国主 义战争,反映出人民对战争的极端厌恶。 第三,通过《土地法令》,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将土地分给农民。解决了农民长期以来期望解决 的土地问题,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完成民主革 命的任务。为苏维埃政权赢得了广泛的同盟。
主观条件: 第一,俄国的无产阶级身受双重压迫,革命性较 强。 第二,有列宁领导下的比较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 ──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 第三,广大的贫苦农民成为革命的同盟军。 在上述客观和主观条件下,俄国十月革命爆发。
2、主观条件 阶级基础(也是主要原因):俄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 的成熟。广大农民成为革命同盟军。
二、十月革命的过程 1、二月革命:1917年3月,彼得格勒工人和士兵起义 结果: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结束了罗曼诺夫王朝在 俄国的统治);形成了工兵代表苏维埃政权与资产阶级 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1917年4月列宁发表《四月提纲》 内容:提出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 义革命的任务。
3、七月流血事件: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结束,抛 弃幻想。1917年7月,临时政府武力镇压革命,布尔 什维克党确定了武装起义的方针,起义时机日趋成 熟.
4、十月革命:1917年11月6日(俄历10月24日) 午夜,在布尔什维克领导下,彼得格勒的武装工 人、士兵发动起义。7日晚至8日晨攻占冬宫,推翻 了临时政府,取得了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胜 利。
第19课 俄国十月革命
铜鼓中学历史组 课程标准: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认识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一、十月革命的背景、条件
1、客观条件
①经济基础: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俄国逐步过 渡到资本主义阶段,19世纪末过渡到帝国主义 阶段。是落后的帝国主义国家。
②外因:一战充分暴露了俄国的落后和腐败, 激化了俄国的社会矛盾,使俄国成为帝国主义 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
这三条措施无一不是代表了广大人民的利益,体 现了人民要求废除剥削制度,建立公正和平等的 社会制度的强烈愿望。苏维埃政权及在政治上、 经济上、外交上的措施,得到了广大工农的热烈 拥护和支持。
本课测评 简要分析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
答案提示: 客观条件: 第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俄国具有帝国主义的 特征,但资本主义的发展落后于其他资本主义国 家。 第二,俄国帝国主义具有军事封建色彩,对国外 资本依赖性强,俄国成为帝国主义各种矛盾表现 得最集中、最尖锐的国家。 第三,一战激化了俄国的各种社会矛盾,加速了 革命形式的发展,同时也为俄国革命创造了有利 的国际环境。
D.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
4、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根本不不同
D
C.客观条件不同 D.性质不同
5、十月革命能体现出的特点是
①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帝国主义国家单独取得革命
胜利
②走的是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
B
③两个不同性质的革命紧密相连
④进行了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尝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十月革命的经过 二月革命
资产阶级 民主革命
经过
四月提纲
二月革命掘沙皇, 七月事件
《四月提纲》指方向。 七月流血抛幻想, 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现曙光。
明确任务
和平途径 不可能
5、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1917年11月7日晚,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 代表大会在彼得格勒举行。大会宣布一切权力 转归工兵代表苏维埃,通过了《和平法令》和 《土地法令》,选举批准了新政府——人民委 员会的组成。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三、十月革命的意义
①.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②.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上打开一个缺口,鼓舞了 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③.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开创了国际社会主 义运动的新局面,为俄国开辟出社会主义发展道 路。
1、俄国进行二月革命的直接目的是:
A
A.推翻沙皇的专制统治 B.反对参加世界大战
C.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D.推翻临时政府
2、二月革命后资产阶级得不到人民支持的主要原
因是: A.实行资产阶级专政
C
B.镇压布尔什维克党
C.进行帝国主义战争 D.投靠英美帝国主义
3、《四月提纲》最突出的贡献是: A.向人民指出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目标
A
B.促使政府退出帝国主义战争
C.工兵代表苏维埃成为合法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