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典润心灵 书香溢校园

经典润心灵 书香溢校园

经典润心灵书香溢校园
---- 淄角镇中学争创市“经典诵读示范学校”汇报材料
近几年来,我校把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作为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内容,作为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操的重要工程。

积极倡导师生参与书香校园建设,引领师生同诵经典、共浴书香。

以书香校园建设为基础,以诵读经典名著为着力点,让经典绽放精彩,让经典伴随师生成长,使经典诵读逐步成为学校内涵发展的亮丽风景。

现将我校经典诵读活动工作汇报如下:
一、创设浓厚的经典诵读氛围
1.加强领导,高度重视,创设浓厚氛围。

学校将经典诵读纳入到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切实保障活动经费,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经典诵读领导小组,构建工作网络,制定了“经典诵读”总体发展规划。

突出以“经典诗文诵读”为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突出传统文化气息,注重厚德载物、大气沉静的校园文化建设。

校文化墙选登了《易经》、《少年中国说》等经典篇目,黑板报上刊出《论语》、《老子》等经典诗文,供学生阅读、赏析。

各教室开辟经典诗文专栏,内容有学生阅读古诗文的活动成果,有古诗文书法展、读后感和手抄报等,使学生处处感受到经典诗文的无穷魅力,感受到古典诗文的思想熏陶。

2.让诵读成为习惯。

学校开展每日晨读活动,每天早上20分钟的经典诵读读时间,整个校园书声琅琅,诗文气息浓厚。

教师负责向学生推荐好的经典诗文,开设大阅读课,开展“书香伴我行”、“诗韵飘香”、“名著阅读”、“中华诵经典诵读大赛”等竞赛活动。

激发学生诵读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

定期进行经典诵读比赛和书香班级评选,用激励表彰机制激发学生诵读积极性。

3.充分发挥学校图书室的作用。

建起了学生阅览室,开放课外阅读课,学生每天下午课外活动时间到阅览室读书,学校定期举办开展各种读书活动。

阅览室每天向师生开放,满足师生借书及阅读的需求。

图书室已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第二课堂”,成为教师继续教育的阵地。

二、将经典诵读纳入学校课程,开设经典诵读活动课
我们以诵读经典促进常规语文教学,保证每天20分钟诵读时间,实现了不一样的课堂与教学效果。

学校编印《弟子规》等校本教材,并将地方课程《传统文化》纳入学校课程方案,每周一节,由语文教师兼任,并将《传统文化》及校本课程的备课、上课等教学常规纳入教师量化考评,调动了老师的积极性,促进了学校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

除了学校安排的校本课程外,每周四下午活动课时间(单周诵读、双周写字),各班按照不同学段的内容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

师生集体共读经典,共赏美文,共写佳句,进行经典吟诵、演讲、分组诵读、个别诵读、书写比赛等学习游戏活动,经典诵读在我校成为了语文学科的重要内容。

三、拓宽诵读渠道,提高诵读水平,定期举办丰富多彩的经典诵读活动
一是鼓励、倡导学生家长参与经典诵读,督促学生在家进行一定时间的经典诵读。

通过召开家长会,倡导家长和孩子一起诵读,积极营造浓厚的家庭诵读氛围。

二是注重校内向校外延伸,激励学生利用节假日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多读多背,不断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是学校定期举办“古诗诵读大王评选”、“古诗文手抄报评选”、“经典诗文书画展览”、“经典诗文临摹”、“经典诗文摘抄”、“古诗文知识竞赛”、“经典诗
文朗诵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这些活动,犹如春雨滋润着每一个孩子的心田。

在千古美文中,学生体味到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道理、“风物长宜放眼量”的心胸、“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品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原则。

四是加强社团建设,给学生提供展示读书成果的平台和机会。

学校社团经常性、自主性地开展活动,使学生特长得到发展。

个性得到张扬,提高了学生读书的兴趣。

课前一吟、诵读课、诵诗比赛成为日常活动。

大型经典诵读《海燕》被县教育局普教科推荐到市参加评比,张涛同学参加县“建美好家园,做文明少年”演讲比赛取得全县乡镇中学第一名。

经典润心灵,书香溢校园。

经典诵读犹如一道亮丽的风景,为我校师生打造了炫丽的精神底色。

经典诵读已成为我校师生学习生活中的一份乐趣,已成为我校文化建设和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的一个亮点,我们将不断努力把活动坚持下去,为传承中华文化,建设书香校园,推动学校内涵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淄角镇中学
2012年4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