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青岛物流的现状、环境和不足

青岛物流的现状、环境和不足

中国海洋大学台东教学点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浅析青岛物流产业的现状、问题及发展学院:专业:姓名:指导教师:2010 年12 月20 日浅析青岛物流产业的现状、问题及发展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物流业的盈利模式正在由原先简单的为客户提供货物运输服务,转变为为客户提供以最低成本实现全球资源最优配置的解决方案。

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现代物流业正在迎来最佳的发展时机。

尤其在青岛这座以港而兴的城市中,物流企业更是大有可为。

但在这种形式之下,却还存在着诸多不足,却也存在着许多机遇。

关键词:青岛物流问题发展ABSTRACTIn the contex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he profitability of the logistics industry from the original simple model is to provide cargo transportation services, into the lowest cost to provide optimal allocation of global resources to achieve a solution. It is also in this context, the modern logistics industry is embracing the best opportunity of development. In particular, this in Hong Kong and Qingdao cities Xing, logistics companies is promising. However, under this form, there are still many deficiencies.Keywords: Qingdao Logistics question development目录引言 (4)1 青岛物流产业发展的主要环境 (4)2 青岛物流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5)2.1物流基础设施的能力大大提高,国际物流量快速增长 (5)2.2物流质量有所提高,物流效率有待发改善 (5)2.3物流产业发展正在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 (6)3 青岛物流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6)3.1物流产业发展仍然面临着较大的市场需求约束 (6)3.2专业化物流服务的方式还很有限,物流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7)3.3发展现代物流的法制环境尚未完善 (7)3.4物流研究相对落后和物流专业人才短缺,是物流产业发展的巨大障碍 (7)3.5物流管理不统一,阻碍了全国性综合物流体系的建立 (7)4 青岛物流产业发展的应对措施 (8)4.1 优化物流业发展布局 (8)4.2 加快物流设施建设 (8)4.3 促进物流业现代化发展 (8)4.4 推动产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 (8)4.5 推进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 (8)4.6 加强物流标准和技术推广应用 (8)结论 (9)谢辞 (10)参考文献 (11)引言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物流产业作为国民经济中一个新兴的服务部门,正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

在国际上,物流产业被认为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和基础产业,其发展程度成为衡量一国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从青岛目前经济发展来看,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单纯依赖商流赚取利润的机会愈来愈少。

因此,企业逐渐将目光转向素有“第三利润源”之称的物流。

纷纷投资兴建不同类型的流通中心、物流中心或者配送中心,想以此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1 青岛物流产业发展的主要环境1.1 国民经济综合实力不断增强近年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城市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经济效益稳步提高,宏观经济景气持续保持高位运行,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适度增长。

2008年,全市GDP达到4436.18亿元,三次产业的结构比例达到5.1﹕50.8﹕44.1,全市财政总收入1070.5亿元,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635.4亿元。

1.2 贸易规模不断扩大2008年,我市内外贸易继续保持较好的发展势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1464.8亿元,增长22.2%,口岸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1155.81亿美元,增长24.9%;全市外商直接投资到帐26.4亿美元,完成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和设计咨询合同金额7.9亿美元。

1.3 工农业健康发展2008年,我市完成工业增加值2062亿元,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530.89亿元,利润246.27亿元,轻重工业的比例达到43.6:56.4,高新技术产业产值3758.78亿元。

全市粮食总产333.66万吨,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水平。

1.4 交通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历经多年建设,我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较大成就,2008年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4632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达到702公里,城市道路总长度3668公里。

青岛机场飞行区达到4E级标准,机场货站面积3万平方米,开通国内航线82条,国际航线9条,港澳地区航线3条。

青岛港口拥有生产性泊位94个,其中万吨级以上的生产泊位59个,港口总通过能力约1.8亿吨。

青岛市域内铁路由胶济铁路、蓝烟铁路、胶黄铁路、胶新铁路四条线路组成,市域内的铁路线网总长度约为230公里。

1.5 物流产业得到良好发展我市国民经济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和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为物流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物流辐射范围得到不断扩大。

2008年全市物流产业实现增加值433.8亿元,同比增长18.5%,占全市生产总值(GDP)的9.8%,占全市第三产业(服务业)增加值的22.2%,物流对GDP的贡献率达到10.4%。

全市社会物流总额达到10239.5亿元,物流相关产业业务收入达到1818.6亿元。

全市货物运输业保持快速发展,2008年货运周转量共计完成4579.56亿吨公里,其中铁路98.05亿吨公里,公路97.14亿吨公里,水上货运4384.35亿吨公里。

航空货邮吞吐量13.1万吨。

港口吞吐量3亿吨,其中外贸吞吐量2.07亿吨,集装箱吞吐量1037.7万标准箱。

目前,我市拥有青岛前湾国际物流园区等5个物流园区、货运场站等20余个,2000余家各类运输、仓储、第三方等物流服务企业,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层次分工和功能配套的基础设施系统以及物流服务企业群体,物流品牌企业群体日益壮大,青岛远洋大亚等7家企业成为全国物流百强企业,青岛福兴祥等22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2A级以上物流企业,青岛海程邦达等4家企业荣获山东省服务名牌,青岛海尔物流成为首家全国物流示范基地,UPS、FEDEX、DHL等多家国际著名企业落户我市。

2 青岛物流产业发展现状分析近年来,随着买方市场的形成,企业对物流领域中存在的“第三利润源”开始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优化企业内部物流管理,降低物流成本成为目前多数国内企业最为强烈的愿望和要求。

青岛物流业也同国民经济其他部门一样有了较大发展,逐步形成了以市场调节为主的运行机制;加强了对交通、通讯等物流基础设施的投资;与物流相关的交通运输、信息通讯、仓储、包装和配送等各行业都有较快的发展。

2.1 物流基础设施的能力大大提高,国际物流量快速增长经过多年发展,目前青岛已经在交通运输、仓储设施、信息通讯、货物包装与搬运等物流基础设施和装备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物流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目前绝大部分生产资料已通过市场解决,物资流通市场主体向多元化发展。

过去从事物资流通的企业已经脱离了计划体制的束缚,大步走向市场经济的海洋,初步形成一支社会化、专业化的产业队伍,并建立了以中心城市为依托的城乡一体的流通网络。

网络规模居世界第2位。

数字数据网总容量达到46万个端口,已具备提供现阶段国民经济信息化所需要的通信能力。

1997年,全国各类消费品市场总数已达87000个,其中批发市场14000多个。

作为流通领域的新型营销方式连锁商业和配送服务正在兴起,全国已有连锁公司1000多家,连锁经营网点达15000个。

物资配送试点企业已扩大到40多个城市。

改革开放促进了中国国际经济交往的不断发展,对外贸易快速增长,1997年全年进出口总值3250亿美元,居世界第10位。

代表中国国际物流发展规模的海上国际集装箱运输量在近几年平均以两位数的速度快速增长,沿海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在1997年首次突破千万TEU,达到1076万TEU。

以沿海主要港口为中心的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网络初步形成。

2.2 物流质量有所提高,物流效率有待改善物流质量主要由物流时间、物流费用和物流效率来衡量。

中国物流业由于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物流质量总体水平比较低。

据有关资料介绍,工业生产中物流所占用时间几乎为整个生产过程的90%。

在货物运输中,中国现行运输管理体制也制约了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高效衔接,一定程度上也减缓了物流速度。

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运输费用在生产费用中因各部门产品对运输的依赖程度不同,其所占比重也不同。

根据1992年国家投入产出表,运输邮电费用在农业生产总费用中占3.29%,在工业生产总费用中占7.15%,在建筑业中占8.63%,在商业饮食业中占14.98%,在其他服务部门中占7.8%。

如果从物流业总体费用考虑,关资料显示,物流费用占商品总成本的比重,从帐面反映已超过40%。

在总体上分析计算物流效率是一个十分困难的问题。

社会经济活动中的物流过程非常复杂,物流活动的不同内容和形式,必须采用不同的方法去分析物流效率。

这是我们用物流相关行业的成本费用总和与GDP的比值来评价物流总体效率.根据1992年全国第三产业普查资料,把交通运输、仓储、代理和批发等行业的成本费用之和与1992年国民生产总值进行比较,大约占比重为15.47%。

如果考虑其他相关流通环节的费用和流通过程中的物流损失,全社会物流费用支出约占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20%以上。

2.3 物流产业发展正在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目前深圳、北京、天津、上海、广州、山东等地政府极为重视本地区物流产业发展,并已开始着手研究和制定地区物流发展的规划和有关促进政策。

其中,深圳市已明确将物流产业作为支持深圳市二十一世纪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并初步制定了物流产业发展的策略;北京市就物流产业发展所需要的物流设施系统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和规划;天津市也根据其城市功能定位和物流经济发展的需要正在积极研究制定天津现代物流发展纲要。

中央政府有关部,如国家经贸委、国家计委、交通部、外经贸部等,也从不同角度关注着青岛物流产业的发展,并积极地研究促进物流产业发展的有关政策。

3 青岛物流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中国物流业经过近些年的加速发展,已经具备了相当规模,但是从现阶段看,由于青岛刚刚告别短缺经济,人均收入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相当大的差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有待不断规范和完善,传统观念和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传统模式还难免会对现代物流产生一定的阻碍,从总体上还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物流效益不高、与国际先进水平尚有很大差距,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3.1 物流产业发展仍然面临着较大的市场需求约束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青岛相当多企业仍然保留着“大而全”、“小而全”的经营组织方式,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销售过程中的一系列物流活动主要依靠企业内部组织的自我服务完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