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件-第一章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件-第一章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1840年-1919年)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辛亥革命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为创建新中国而奋斗
中 编 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1819年-1949年)
下 编 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949年至今)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的全面确立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二)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危机 清朝乾隆后期,中国封建社会由强盛转向衰落。 政治上: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机构膨胀,各级官吏 贪污成风,巧取豪夺。
经济上:人口增长,各级官吏和地主大肆兼并土地, 无地或少地农民增多,流民增加。 思想文化上:厉行专制主义,大兴文字狱。 军事上:军力衰败、军备废弛,不堪一击。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资源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015年修订版)
——本科自考必修课
课程解读
• 本科课程;课程代码:03708
• 历史课兼思想政治理论课;
• 考试形式:自学考试;闭卷考试,时间150分
钟;
• 考纲:P5-22 ;重点考查标志性历史事件和典 型历史任务。
考试题型
• 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25*2) • 第二部分:简答题(5*6) • 第三部分:论述题(2*10)
1937年日军华中方面军 司令松井石根进入南京
1、通过不平等条约,侵占中国领土。 2、通过不平等条约,列强勒索巨额赔偿
3、列强大肆屠杀中国人民
识记
4、抢劫中国财富、破坏中国文物古迹,对 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造成空前浩劫。
一、军事侵略
发动侵略战争,侵占中国领土
从1840年到1919年的八十年间,资本-帝国主 义对中国发动的大小侵略战争有一百余次。
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勾结清政府镇压中国人民的反侵 略反封建斗争。例如: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起义,镇压中 国人民的反洋教运动,镇压义和团等。 1870年发生天津教案后,在法国
的要求下,商议决定最后处死为 首杀人的18人,充军流放25人, 并将天津知府张光藻、知县刘杰 革职充军发配到黑龙江,赔偿外 国人的损失46万两银,并由崇厚 率使团至法国道歉。
1895.7 俄法 4亿法郎 1896.3 英德 1898.3 英德 1600英 镑 1600英 镑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三、经济掠夺 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
外国资本控制中国中国近代工业、财政金融以及现代 交通运输业,摧毁中国传统农业,使中国经济丧失独立 性,成了西方大国的附庸。 1913年外国资本对中国工业的垄断情况
79.6%
——龚自珍:《定庵续集》卷二《古史钩沉二》
一、军事侵略
军事侵略
自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来,列强强迫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通过 割占领土、设立租界、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派驻军队等方式,严重 侵犯了中国的领土主权。
发动侵 略战争 抢掠
财富
军事 侵略 勒索 赔款 划分势 力范围
屠杀中 国人民
侵占中 国领土
沙俄通过不平等条约侵占我国领土
一、军事侵略
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
一、军事侵略 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
在历次侵华战争中,侵略者肆意屠杀中国人民,制造 了一系列惨案,犯下了滔天罪行。
“此时得免杀戮之华人,(旅顺) 全市内仅三十有六人耳,……为供埋 葬其同胞之死尸而被救残留者”。
——陆奥宗光(中日甲午战争时期的日本 外务大臣)回忆录:《蹇蹇录》
一、军事侵略 勒索赔款
一、军事侵略
抢夺财物、破坏文物古迹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在47个国家的200 多家博 物馆中有中国文物164万件,而民间藏中国文物是馆藏数 量的10倍之多。 大英博物馆藏有中国文物达3万件以上,卢浮宫博物 馆有3万件以上,其中原始社会的彩陶器、商周青铜器、 瓷器的收藏量达6000多件。 英国《泰晤士报》的随军记者写道 :“在场的每个军人都掠夺很多。在 进入皇宫的宫殿后,谁也不知该拿什 么东西。为了拿金子,而把银子丢了 ,为了拿镶有珠玉的时计和宝石,把 金子丢了,无价的瓷器和珐琅器,因 为太大不能运走,竟被打碎。”
天津望海楼教堂
二、政治控制 扶植、收买代理人
为了控制中国的政治,把中国政府变成自己的 驯服工具,帝国主义列强特别注意在中国政府中扶 植、收买自己的代理人。
恭亲王奕訢 慈禧太后 袁世凯
量中华之物力 结与国之欢心
三、经济掠夺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 的经济掠夺除了强迫中国支
付巨额的战争赔款外,主要 利用不平等条约赋予的特权, 进一步扩大对中国的商品倾 销和资本输出,进行掠夺和 操纵中 国经济 榨取,逐步把中国卷入资本 命脉 主义的世界市场。
二、政治控制 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海关
外国公使常驻北京,插手中国政治、外交;列强享有 领事裁判权,在中国横行不法;长期把持中国海关,中 国海关的高级职员全部由外国人充任。
外国人在中国犯法,中 国政府却不能过问,而 是由外国的领事来裁决
,这就破坏了中国的司 法主权。
上海租界内的会审
二、政治控制 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
(一)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
领会
(一)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
经济上
政治上
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
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文化上
社会结构上
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 制度,核心是宗族家长制,君权、 父权和夫权占主导
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 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是主要矛盾
一、军事侵略 二、政治控制 三、经济掠夺 四、文化渗透
一、军事侵略
所谓“侵略有功论”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西方近代对落后民族的殖民是一种进步, 殖民化在世界范围内推动了现代化的进程。殖民化打开了一个个封闭的 地域,开拓了一个个商品市场和文化市场,使整个世界,特别是东西方 不再相互隔绝,而是相互开放。更重要的是,殖民化把原来只属于西方 人的人权、平等、自由、民主、竞争带给了世界,形成了国际性的自由 竞争。没有殖民化就没有世界化、国际化。的确,殖民化是不平等,人 类为此付出过巨大的代价。但是没有这种不平等,那些落后愚昧的,处 在封闭的专制统治下的民族就不会有内部的民主、科学的要求;不为殖 民化付出代价,就要为专制主义付出更大的代价。”
1863-1908年担任中国海 关总税务司的英国人赫德 ,掌握中国海关大权达45 年(1863-1908年)
三、经济掠夺 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入
列强凭借不平等条约把中 国变成了它们倾销商品的市 场和取得廉价原料的基地。 还在中国自由开工厂、办银 行、修铁路、开矿山等,获 取超额利润,压制中国民族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工业革命
(二)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
综合运用 原料市场 产品市场
殖民主义者加紧对 一些国家和地区进 行军事、政治、经 济和文化等的侵略 ,寻求商品倾销市 场、廉价劳动力和 原料供给地。
对殖民地的渴望
“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 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 西”。 ——马克思
第二节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三选二答题,若三题全答,则按前两题的
答案给分。
考试题型及权重分析
题型
单项选择题 非选 简答题 择题 论述题
题量
25 5 3
分值
2 6 10
权重比例
50% 30% 20%
中国近现代史(1840—至今)
中国近代史 (1840-1949) 中国现代史 (1949至今) 新 中 国 成 立 社 会 主 义 改 造 完 成
二、政治控制
为了统治中国,资本-帝国主义在政治上采取的主要方 式,是控制中国政府,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操纵中国的 内政外交,把中国的当权者变成自己的代理人和驯服工具。 主要表现在:
1、控制中国内政 3、享有领事裁判权
2、操纵中国外交 4、把持中国海关
5、勾结清政府,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6、扶植、收买代理人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第一节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 第二节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及 近代中国社会的演变 第三节 抵御外国武装侵略 独立的斗争 争取民族
本章是全书的开篇,以1840年鸦片战争为标志,中国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中国近代史,是中华民族遭受外国资本—帝国主义 侵略的历史,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 第一节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
时 间 1840-1842年 1856-1860年 1883-1884年 大规模战争 第一次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中法战争 不平等条约 《南京条约》 《北京条约》 《中法新约》
1894-1895年
1900-1901年
中日甲午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一、军事侵略 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
上海外滩满载美国棉花的驳船
三、经济掠夺
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入
列强在华开设洋行数量
时间
1840年代 1864年
洋行数量
40家 150家左右
1872年
1893年 1894年
343家
580家 552家
三、经济掠夺
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入
列强对华贷款情况
时间 债主 借款额 折银 (万 两) 9800 9700 11200 年息( 厘) 4 5 4.5 年限 36 36 45 抵 押 海关税 海关税 货厘 盐厘
日军在旅顺屠杀中国居民
一、军事侵略 勒索赔款
巨额赔款造成了中国严重的财政危机,直接破坏和阻碍了 中国经济的发展,拉大了中国与先进国家本已存在的差距。
条约
赔款对象国
赔款数额
《南京条约》
《北京条约》 《台事专条》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