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学文化模拟试卷

数学文化模拟试卷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学 号
姓 名
电 大
《数学文化》试题 第1页(共4页) 《数学文化》试题 第2页(共4页)
《数学文化》试题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总 分 得 分
得 分 评卷人
一、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 举例说明无限与有限间建立联系的手段。

1. 在“有限”与“无限”间建立联系的手段
高等数学是研究变量的数学;变量及无限较多地进入高等数学。

而无限与有限有本质的区别,因此在有限与无限间建立联系的手段,往往显得很重要、很精采,这样的手段例如有: 1)数学归纳法 通过有限的步骤,证明了命题对无限个自然数均成立。

2)极限 通过有限的方法,描写无限的过程。

如lim n n a →∞
=∞ :∀ 自然数N ,都∃k ,使n >k 时, a n >N 。

3)无穷级数 通过有限的步骤,求出无限次运算的结果,如
1
1()12i i ∞
==∑ 4)递推公式 1n n a a d -=+
5)因子链条件
2. 希腊文化为人类文明留下的珍贵遗产(四件宝)。

第一,它留给我们一个坚强的信念:自然数是万物之母,即宇宙规律的核心是数学。

这个信念鼓舞人们将宇宙间一切现象的终极原因找出来,并将它数量化。

第二,它孕育了一种理性精神,这种精神现在已经渗透到人类知识的一切领域。

第三,它给出一个样板—欧几里得几何。

这个样板的光辉照亮了人类文化的每个角落。

第四,它研究了圆锥曲线,为日后天文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得 分 评卷人
二、叙述题(本题20分)
什么是类比,用鲁班发明木工的锯子来说明。

类比,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之间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或相同,从而推出它们在其
它方面也可能相似或相同的一种推理方法,也是一种观点。

类比的推理是一种“合情推理”,不是证明,它无法保证已知相同的属性与推出的属性之间有必然的联系。

但是,它是获得新思路,新发现的一种观点、一种手段。

关于鲁班发明木工所有的锯子的传说。

一天,鲁班到山上去寻找木料。

突然脚下一滑,他急忙伸手抓住路旁的一丛茅草。

手被茅草划破了,渗出血来。

“这不起眼的茅草怎么会这么锋利呢?”原来小草的叶子边缘上长者许多锋利的齿。

他用这些密密的小齿在自己的手背上轻轻一划,居然又割开了一道口子。

鲁班想到,如果也用带有许多小齿的工具来砍伐树木,不是很好吗?于是,他请铁匠打制了几十根边缘带有锋利小齿的铁片,拿到山上做试验。

果然,很快就把树木锯断了,这种新的砍树工具就是我们今天所有的锯子。

这里,鲁班就采用了“类比”的观点和方法。

得 分 评卷人
三、叙述题(本题20分)
说说希尔伯特问题解决的现状。

经过整整一个世纪,希尔伯特的23个问题中,将近一半已经解决或基本解决。

有些问题虽未解决,但也取得了重要进展。

能够解决一个或基本解决一个希尔伯特问题的数学家,就自然地被公认为世界一流水平的数学家,由此也可见希尔伯特问题的特殊地位。

希尔伯特问题的研究与解决,大大推动了许多数学分支的发展,这些分支包括:数理逻辑、几何基础、李群、数学物理、概率论、数论、函数论、代数几何、常微分方程、偏微分方程、黎曼曲面论、变分法等。

第二问题和第十问题的研究,还促进了现代计算机理论的成长。

重要的“问题”,历来是推动科学前进的杠杆。

但一位科学家,如此自觉、如此集中地提出如此一整批问题,并且如此持久地影响了一门学科的发展,这在科学史上是仅有的。

在20世纪末,人们也想模仿19世纪末的希尔伯特,提出一批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但由于20世纪数学的发展,数学的分支越来越细,已没有一个人能像当年的希尔伯特那样涉足数学的广泛领域。

于是人们想到了组成一个数学家的小组,来做这件事,并且已经付诸行动,但最终并没有做成这件事。

这也反衬出希尔伯特的伟大。

当然,希尔伯特当年也不是尽善尽美的。

一些评论者认为,其局限性是,希尔伯特问题未包括拓扑学和微分几何,而这两者在20世纪也成了数学的前沿和热点,这是希尔伯特没有预见到的。

此外,希尔伯特问题除数学物理外,很少涉及应用数学。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数学文化》试题 第3页(共4页) 《数学文化》试题 第4页(共4页)
得 分 评卷人
四、论述题(本题30分)
说明数学的抽象性特点及与其他学科的不同。

第一, 数学的研究对象本身就是抽象的。

从学科研究对象的角度,数学不同于物理、
化学、生物等学科。

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都有具体的物质和具体的物质运动形态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例如,物理中的力学、电学、光学、声学、热学等,都有具体的物质和具体的物质运动形态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化学、生物等学科也是如此。

数学的研究对象是从众多的物质和物质运动形态中抽象出来的事物,是人脑的产物。

如数学中研究的圆,是人脑的产物。

可以说数学不是自然科学,数学具有超越具体科学和普遍适用的特征,具有公共基础的地位。

第二, 数学抽象的重点在于事物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

数学的抽象舍弃了事物的其
他一切方面,只保留事物的数量关系和空间。

当然这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都是用的其广义的解释。

现代数学的发展越来越广泛、细致,但无论哪个分支,都仍然是在研究事物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

数学的丰富性,由此得到很好的体现;数学的统一性,也由此得到很好的体现。

第三, 数学的抽象程度大大超过了其他学科。

数学的抽象是一层一层逐步提高的,到
越高的层次,抽象的程度也越高。

例如,数学家从人类生存的现实空间,抽象出三维欧氏空间,又进一步抽象出n 维线性空间以至无穷维线性空间,以及其他更加抽象的空间。

第四, 核心数学主要处理抽象概念以及概念之间的抽象联系。

数学与其他学科一样,
来源于实践;但是数学学科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数学学科的发展动力,不仅来源于数学以外的实践,也来源于数学的内部。

特别是基础数学,数学的内部提出问题,往往成为其发展的主要动力。

数学学科的研究对象是抽象的概念,数学学科的研究论断称为定理,定理表述的是抽象概念之间的抽象联系。

其他学科的学者证明自己的论断常常依靠观测和实验,但数学家证明定理只依靠抽象的推理和计算。

也就是说,数学的抽象不是局部的特点,而是全局的特点,不仅数学的概念是抽象的,数学的方法、数学的论断也是抽象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