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作现场会解说词
我校积极实施三环节教学,扎实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对课前预习、课中实施、限时作业三个教学环节的操作程序做了具体、明确的规定。
为加强预习管理,学校实施三级监控制度,定期检查预习实施。
(1)学生检查。
建立学生预习检查反馈表,实行预习学案组内检查。
预习时,学生根据预习学案独立预习,不能解决的问题可寻求组内帮助、合作探究。
小组长负责检查和汇总预习信息,并填写预习反馈表交课代表,课代表转交老师。
(2)教师检查。
实行预习学案批阅制度,教师设立预习检查记录本。
上课前,收齐1—2个小组的预习学案进行批阅检查,做好预习信息的收集记录,并结合各小组预习反馈表反馈的情况,汇总疑难问题,分析诊断预习效果,确立课上讲授重点及措施,进行二次备课。
(3)学校检查。
学校每天抽查学生预习学案完成情况,每周一公布,每月一评价,评价结果纳入教师个人考核量化。
我校积极改革课堂组织形式,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将学生分成6-8个小组,实行圆桌式分组教学。
学校以课堂教学改进计划为抓手,切实加强管理,扎实开展课堂研讨活动。
按照课前说课、课中观察、课后研讨的程序,统筹安排调研课、互观课、评估课活动,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分析总结,反馈指导。
学校狠抓了限时作业的管理,要求各教研组要充分利用集体教研活动时间,加强研讨,提高质量。
实行分块设计,集体研讨,单独印制下发的模式。
学校还制定了《限时作业评估制度》,明确了作业评估内容、评价标准和评价办法,定期组织评估活动,并将评估结果纳入教师业务考核。
三环节教学的实施,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保证了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我校始终坚持“为每一个学生幸福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以“潜
力教育”为统领,以“幸福教育”为重点,以“三全德育”为突破口,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全力打造广大师生的幸福家园,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在师资建设方面:
1、健全机制、制定规划,保障了教师培训的实施,增强了教师培训的管理。
学校高度重视师资建设工作,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校本培训领导小组,制定了《教师校本培训三年规划》,并建立健全了各种校本培训制度。
学校有学期、学年校本培训计划,有固定的培训时间,有详实的实施意见,确保培训落到实处。
全力打造了一支师德好、教艺精、底蕴厚、发展快的教师队伍,促进了学校的内涵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2、培训内容充实、不拘形式,提高了校本培训的质量。
(1)、实施“名师工程”,建设一支骨干教师队伍。
成立了教师发展学校,加强了教师的梯队建设。
(2)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进行培训学习。
近年来,我校多次邀请教育专家到我校做专题报告,同时积极安排老师们参加外出学习活动。
老师们从多层面学习了专家们的教育管理、教育资源的优化,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及提高管理的效率与质量等。
专家的启发、引导,对我校的教师提高理论水平,开展课题研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及青年教师的成长起到了催化作用。
(3)借助“全县教师教学技能达标过关活动”,认真抓好了青年教师的培养,进行了一系列的技能培训,造就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教师群体。
(4)我校积极开展了“书香校园”读书工程,一直以来,在各级领导的关怀指导下,经过全校师生的不懈努力,我校经典诵读活动初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校园读书氛围日渐浓厚,学生在各级各类诵读比赛中崭露头角,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社会的一致认可。
二、在教研科研方面:
学校高度重视教研科研工作,“三环节”教学改革得到了不断深入的推进
1、建立机制、完善制度,增强校本教研的管理。
制度的建设对校本教研的实施管理至关重要。
为了更好地激励教师,学校制定了相应的校本教研管理制度、管理办法,对教师在校本教研中的表现,提出具体要求,并评选先进纳入考核。
每学期各学科教研组制定详细的教研计划,确定时间、主持人、主题、地点,确保了各项教研活动落到实处。
2、课题带动
学校的问题就是科研课题,教师的发展就是学校的发展。
学校根据实际,对多项课题进行了整合,加强理论培训和课题培训。
理论培训——让教师们增强了对科研课题的认识和理解,课题培训——让教师们真正的解决教学中出现的各种教学现象和问题。
通过课题研究,每位教师确立了自己的发展目标,教师的整体科研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3、教研推动
教研组是教师自主学习的舞台,教研活动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平台,为了发挥教研的推动作用,我校积极开展了群众性的研讨课,通过“教学随笔”“教育叙事”,老师们把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体会、感悟、思考、变化记录下来。
将身边的教学问题、课程故事,在感染中教研、在活动中教研,提高了教研的实效性。
近年来,我校涌现出一大批县级、镇级、校级教学能手和优秀教师。
4、加强听评课的教研制度
为加快青年教师的成长步伐,学校施行学科负责制,每个学科都有专人负责,及时了解教学信息,与教师共同探讨教学问题,指导青年教师分析教材、探讨教学规律,共同设计教案、研究教学方法,上好观摩课、示范课,开展一帮一教师结对子活动,极大的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