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典名句+翻译

经典名句+翻译

经典名句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古辞《长歌行》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奋发图强,到了老年再悲伤也没用了。

2、业精于勤,荒于嬉。

——韩愈《进学解》学业由于勤奋而精通,但它却能荒废在游戏玩耍中。

3、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增广贤文》一寸光阴和一寸长的黄金一样昂贵,而一寸长的黄金却难以买到一寸光阴。

比喻时间十分宝贵。

4、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乾·象》宇宙不停运转,人应效法天地,永远不断地前进。

5、志不强者智不达。

——《墨子·修身》志向不坚定的人,智慧就得不到充分的发挥。

6、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荀子·劝学》青色是从蓝色里提取的,但比蓝色的颜色更深;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

7、志当存高远。

——诸葛亮《诫外生书》指人应当怀抱高远的志向。

8、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曹植《赠白马王彪》大丈夫志在四海,即使相隔万里也好像就在身边一样。

9、有志者事竟成。

——《后汉书·耿弇yan列传》有志向的人,做事一定会成功。

10、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要想看到无穷无尽的美丽景色,应当再登上一层楼。

比喻想要取得更大的成功,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1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俯瞰那众山,而众山就会显得极为渺小。

12、夫人必知礼然后恭敬,恭敬然后尊让。

——《管子·五辅》人一定要懂得礼数之后才能产生恭敬的心理,产生恭敬之心以后才能有所尊敬,有所礼让。

13、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孟子·离娄上》比喻做事要遵循一定的法则。

1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上》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

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孩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

15、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

——《晏子春秋》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之一,是人知礼.如果人不知礼,就和禽兽没有什么区别了。

16、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游子吟》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17、慈鸦尚还哺,羔羊犹跪足。

人不孝其亲,不如禽与兽。

——《劝孝歌》小乌鸦还懂得把食物吐出来给父母吃,羔羊吃奶的时候还知道跪着向母亲表示感谢;人要是不孝敬他的双亲,就连禽兽也不如啊!18、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论语·学而》我每天都要作多次自我检讨:为人出谋献计做到忠心不二了吗?与朋友交往做到诚信了吗?老师所传授的东西经常温习了吗?19、贫而无谄chǎn,富而无骄。

——《论语·学而》贫穷却不谄媚他人,富贵却不骄傲。

20、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论语·学而》人与人交往,要守信用。

21、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

——《礼记·中庸》诚实是天道的法则;做到诚实是人道的法则。

2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下》在富贵时,能使自己节制而不挥霍;在贫贱时不要改变自己的意志;在强权下不能改变自己的态度,这样才是大丈夫。

23、人必其自爱也,而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而后人敬诸。

——扬雄《法言·君子》人一定要自爱,而后才能被他人所爱;人一定要自尊,而后才能被他人尊敬。

这句话强调了人要自尊自爱。

自尊自爱,就是在品格、行为上严格要求自己,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的尊敬。

24、源洁则流清,形端则影直。

——王勃《上刘右相书》如果源头干净,那么下游的水流就会清澈;如果实物的形体端正,那么它的影子就会正直。

以自然现象隐喻做人的道理。

25、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周敦颐《爱莲说》莲花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受到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

表达的是一种洁身自爱的品质,不受身边环境的污染。

26、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增广贤文》一句话说出了口,就是套上四匹骏马拉的车也难追上。

指话说出口,就不能再收回,一定要算数。

27、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自己不愿承受的事也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28、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论语·卫灵公》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

2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君子心胸开阔,神定气安。

小人则是斤斤计较,患得患失30、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之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

——《战国策·魏策》别人对我有恩惠,我不应忘记,我对别人有恩惠,却不应老放在心上。

31、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离娄下》爱别人的人,别人也永远爱他;尊敬别人的人,别人也永远尊敬他。

32、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

——《管子·形势解》大海不拒绝流向它的大小河流,所以能够变得广阔无边;高山不拒绝任何泥土石块,所以才能堆积得高耸入云。

指注重积累细小,才能有所成就。

也比喻胸怀宽广、兼采众长的人,才能干成大事业。

33、独柯不成树,独树不成林。

——北朝乐府名歌《紫骝liú马歌》一根枝条成不了一棵树,一棵树成不了一片树林。

喻指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想要成就大事业,必须善于团结人,发挥群体的智慧和力量。

34、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官》水太清了,鱼就无法生存,要求别人太严了,就没有伙伴。

35、乐人之乐,人亦乐其乐;忧人之忧,人亦忧其忧。

——白居易《策林》把别人的快乐当做自己的快乐,别人也会把你的快乐当做自己的快乐。

把别人的担忧当做自己的担忧,别人也会把你的担忧当做自己的担忧。

36、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大禹谟mó》骄傲自满招来损失,谦虚谨慎得到益处。

37、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___《老子》第二十二章不自我表现,所以高明;不自以为是,所以显著;不自我夸耀,所以能建立功勋;不骄傲自满,所以能够长久。

这段话告诫人们不要自以为是、自高自大,这样才能真正有所成就。

38、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别的山上的石头可以作为砺石,用来琢磨玉器。

后喻指他人的做法或意见能够帮助自己改正错误缺点或提供借鉴。

39、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屈原《卜居》比喻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彼此都有可取之处。

4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

4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

我选择他善的品德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地方就作为借鉴,改掉自己的缺点。

4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lún语yǔ·公冶长》指天资聪明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

形容谦虚好学。

43、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宣公二年》人没有不犯错误的,只要能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就是最好的了。

44、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周易·益·象》君子因此见到美善的品行就倾心追随、努力学习,有了错误就迅速改正。

46、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论语·卫灵公》指有过错却不加以改正,这才是真正的过错。

47、人告知以(己)有过,则喜。

——《孟子·公孙丑上》 别人指出自己的过错,自己反而很高兴。

48、知耻近乎勇。

——《礼记·中庸》知道羞耻就接近勇敢了。

知道羞耻并勇于改过是一种值得推崇,夸耀的品德。

49、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

——《韩非子·喻老》千里长的大堤,往往因蚂蚁洞穴而崩溃。

比喻小事不慎将酿成大祸50、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裴松之注不要认为坏事很小就去做,不要认为好事很小就不去做。

51、为善则预,为恶则去。

——颜之推《颜氏家训·有事》好事就积极参与,坏事就立即离开。

52、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旧唐书·魏征列传》一个人用铜当镜子,可以照见衣帽是不是穿戴得端正;用历史当镜子,可以知道国家兴亡的原因;用人当镜子,可以发现自己的对错。

53、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到了每年天气最冷的时候,就知道其他植物多都凋零,只有松柏挺拔、不落。

比喻有修道的人有坚韧的力量,耐得住困苦,受得了折磨,不至于改变初心。

54、天将降大任于是(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孟子·告子下》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恼,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身体空虚乏力,使他的每一行动都不如意。

(这样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性情坚忍,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55、锲qi è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l òu。

——《荀x ún子·劝学》如果做事情不坚持,那么即使是腐朽的木头你都不能轻易折断。

如果做事情能持之以恒,那么即使是金石那样坚硬的物体也能雕出美丽的花纹来。

暗示的寓意是做事情要持之以恒,不轻言放弃。

56、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

——《吕氏春秋·诚廉》石头再怎么破碎,依然是坚硬的;丹砂无论怎么磨损,依旧是红色的。

喻指具有高洁品质的人是不会因外界压力而改变操守的,即使粉身碎骨,精神也是永存的。

57、精诚所加,金石为开。

——《后汉书·光武十王列传》人的诚心所到,能感动天地,使金石为之开裂。

比喻只要专心诚意去做,什么疑难问题都能解决。

58、忧劳可以兴国,逸y ì豫y ù可以亡身。

——《新五代史·伶官传序》指的是忧虑劳苦才可以振兴国家,图享安逸必定祸害终身。

59、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苏轼《晁错论》自古以来凡是做大事业的人,不仅有出类拔萃的才能,也一定有坚韧不拔的意志。

60、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第六十四章合抱的大树,生长于细小的萌芽;九层的高台,筑起于每一堆泥土;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走出来的。

形象地证明了大的东西无不从细小的东西发展而来的。

同时也告诫人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具有坚强的毅力,从小事做起,才可能成就大事业。

61、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墨子·修身》士人虽然有学问,但亲身实践才是根本。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