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解析】安徽省安庆市2018届高三二模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含解析

【解析】安徽省安庆市2018届高三二模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含解析

安徽省安庆市2018届高三二模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 细胞间传递信息的分子均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B. 线粒体内膜折叠成嵴提高了有氧呼吸的效率C. 没有高尔基体的细胞中蛋白质的空间结构简单D. 蓝藻有丝分裂所需能量来自呼吸作用产生的ATP【答案】B【解析】细胞间传递信息的分子不都在核糖体上合成的,如神经细胞分泌的神经递质则不在核糖体上合成,A错误;线粒体内膜折叠成嵴会增大有氧呼吸第三阶段所需酶的附着位点,所以可以提高了有氧呼吸的效率,B正确;蛋白质的空间结构的形成并不是在高尔基体上形成,所以蛋白质空间结构简单与否与高尔基体的有无无关,C错误;蓝藻属于原核生物,没有有丝分裂方式,D错误。

2. 利用荧光素双醋酸酯(FDA)染色法测定动物细胞的活力,其基本原理是FDA本身无荧光,可自由通过细胞膜,经细胞内酯酶分解产生荧光素,积累在细胞内并能发出绿色荧光,下到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实验中配制的FDA溶液是一种低渗溶液B. FDA通过胞吞方其进入细胞,需要消耗能量C. 荧光素分子能以自由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膜D. 一定范围内,突光强度与细胞活力呈正相关【答案】D【解析】实验中配制的FDA溶液是一种高渗溶液,进而通过顺浓度梯度自由扩散进入细胞,A 错误;根据题意“FDA本身无荧光,可自由通过细胞膜”,说明FDA进入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B错误;“细胞内酯酶分解产生荧光素,并积累在细胞内能产生绿色荧光”,说明荧光素在细胞内,不能扩散出细胞,C错误;细胞内酯酶分解产生积累在细胞内的荧光素,绿色荧光的强度越强,则酶活性越高,所以绿色荧光的强度与原生质体的活力呈正相关,D正确。

3. 基因在转录形成mRNA时,有时会形成难以分离的DNA-RNA杂交区段,这种结构会影响DNA 复制,转录和基因的稳定性。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DNA复制和转录的场所在细胞核中B. DNA-RNA杂交区段最多存在5种核苷酸C. 正常基因转录时不能形成DNA—RNA杂交区段D. mRNA难以从DNA上分离可能跟碱基的种类和比例有关【答案】D【解析】真核细胞内,DNA复制和转录的场所主要在细胞核中,少数可以在线粒体和质体中,A错误;DNA-RNA杂交区段最多存在8种核苷酸,因为DNA中可存在4种脱氧核苷酸,RNA中可存在4种核糖核苷酸,B错误;正常基因转录时也需要形成DNA—RNA杂交区段,C错误;mRNA难以从DNA上分离可能跟G-C碱基对形成比例较多有关,因为G-C基因对之间氢键较A-U 或T-A的多,D正确。

4. 玉米植株(2N=20)的紫色(H)和绿色(h)是一对相对性状。

用射线处理若干纯合紫株萌发的种子,待其成熟后与绿株杂交,发现某一紫株(记为M)的后代中,紫株与绿株比例为1: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M紫株细胞可能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B. M紫株产生配子时,可能发生了H、h的分离C. 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联会时期的玉米细胞,可能只形成9个四分体D. 通过显微镜观察后代紫株根尖分生区细胞,可判断是否发生染色体变异【答案】D【解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与绿株杂交的紫株(M)应为杂合子(Hh)或者为HO(O代表原来含H基因的染色体片段缺失或者H基因所在染色体丢失)所致都可能与杂交结果符合。

由此分析:M紫株可能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A正确;若M紫株为杂合子(Hh),则其减数分裂时会发生H、h的分离,B正确;若M紫株为染色体丢失,则其发生减数第一次分裂联会时期的玉米细胞,可能只形成9个四分体,C正确;后代紫株的染色体结构和数目都是正常的,所以无法通过显微镜观察其根尖分生区细胞来判断是否发生染色体变异,D错误。

5. 下图为甲、乙两人饭后测定血糖浓度的变化情况,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由曲线可知乙为低血糖患者B. 申可能有多饮多尿症状C. 乙在进食lh内可检测到尿糖D. 可通过口服胰岛素来降低甲的血糖【答案】B............6. 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捕食关系有助于维持群落的稳定B. 引入外来物种会增加群落中物种丰富度C. 自然状态下种群数量呈“S”型或“J”型增长D. 调查校园内蒲公英的种群密度可用记名计算法【答案】A【解析】具有捕食关系的种群之间由于存在负反馈调节机制,从而有助于维持群落中种群数量的相对稳定,A正确;引入外来物种如果没有天敌,会导致原来的某些物种逐渐灭绝,反而会降低群落中物种的丰富度,B错误;自然状态下如果环境条件不适宜或不能维持不变的情况下,种群数量既不会呈“J”型,也不会呈“S”型增长,C错误;调查校园内蒲公英的种群密度可用样方法,记名计算法的物种丰富度的统计方法,D错误。

二、非选择题7. 研究人员以小麦幼苗为材料,利用密闭透光装置对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进行研究(有关代谢速率以单位时间内气体体积变化量表示,不考虑无氧呼吸)。

回答下列问题:(1)小麦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光反应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若突然大幅度减弱光照,则短期内叶肉细胞中C3和C5含量的变化情况分别为____________。

(2)为测定温度为T、光照强度为a时的真正光合速率,研究人员造两组实验:甲组将小麦幼苗置于温度为T、黑暗、放置NaOH溶液的条件下,测得单位时间内气体体积减少量为X;乙组将生长状况与甲组相同的小麦幼苗置于______条件下,测得单位时间内气体体积增加量为Y。

该植物真正光合速率为_______。

(3)当Y等于0时的光照强度是否为叶肉细胞的光补偿点?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叶绿体)类囊体薄膜(或基粒) (2). (C3)增多、(C5)减少 (3). 温度为T、光照强度为a 、放置NaHCO3(或KHCO3等)溶液 (4). X+Y (5). 不是,因为Y等于0时,叶肉细胞的光合速率等于整个植株的呼吸速率,大于叶肉细胞的呼吸速率【解析】试题分析:根据真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净光合速率,要想通过实验测定植株的真光合速率,必须先在黑暗条件下用相同装置测定相同温度下植株的呼吸速率,再在特定光照下测定其净光合速率。

(1)小麦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光反应发生的场所是叶绿体类囊体薄膜,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

若突然大幅度减弱光照,则短期内叶肉细胞中ATP和[H]生成减少,还原C3减慢,而CO2与C5结合生成C3不变,则含量C3和C5含量的分别增多、减少。

(2)根据题意“甲组将小麦幼苗置于温度为T、黑暗、放置NaOH溶液的条件下,测得单位时间内气体体积减少量为X”可知,小麦幼苗的呼吸速率为X;为了测得乙组小麦幼苗的真光合速率,则需要与甲组除光照a和提供均衡的CO2外,其余条件均与甲组相同,所以需要将生长状况与甲组相同的小麦幼苗置于温度为T、光照强度为a 、放置NaHCO3(或KHCO3等)溶液条件下,若测得单位时间内气体体积增加量为Y,则表示小麦的净光合速率为Y;故小麦的真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X+Y。

(3)Y等于0时,即植株的净光合速率=0,此时植株上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如叶肉细胞)的光合速率等于整个植株上所有细胞的呼吸速率,所以在条件下,叶肉细胞的光合速率应大于其呼吸速率。

【点睛】解决本题关键要注意第(3)小题的分析,叶肉细胞的光补偿点下与植株的光补偿点下二者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关系:在叶肉细胞的光补偿点下:叶肉细胞的真光合速率=其呼吸速率,但此时植株的真光合速率小于其呼吸速率;在植株的光补偿点下,植株的真光合速率=其呼吸速率,但此条件下,叶肉细胞的光合速率大于其呼吸速率。

8. 为研究神经元之间的相互作用,分别用适宜强度的刺激进行如下实验:只刺激a神经元、只刺激b神经元、先刺激a立即再刺激b,c神经元的电位变化表现分别为曲线甲、乙、丙。

回答下列问题:(1)由图可推知,突触2释放的递质起___________(填“兴奋”或“抑制”)作用。

(2)产生曲线丙的最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

(3)经检测,突触2释放的递质是甘氨酸,甘氨酸发挥作用后又可被突触前膜吸收。

则在该过程中,推测甘氨酸进出细胞的方式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抑制 (2). 突触1释放的递质减少,导致神经元c产生动作电位的峰值降低 (3). 主动运输(或协助扩散) (4). 胞吐【解析】试题分析:结合题意和图示分析,刺激a神经元,c神经元产生电位变化,说明c神经元兴奋;刺激b神经元,c神经元不产生电位变化,说明c神经元不兴奋;而先刺激a神经元,随后刺激b神经元,c神经元产生的电位变化减小,说明兴奋减弱;由此推知,a神经元上的突触小体释放的是兴奋型神经递质,而b神经元上的突触小体释放的是抑制型神经递质。

(1)结合前的分析可知,突触2释放的神经递质起抑制作用,因为它无法引起c神经元兴奋。

(2)产生曲线丙的最可能原因是突触2释放神经递质使突触1释放的神经递质减少,导致神经元c产生动作电位的峰值降低。

(3)神经递质——甘氨酸的释放即出细胞的方式是胞吐;而回收甘氨酸的方式即进细胞的方式若为逆浓度运输则为主动运输,若为顺浓度梯度运输,则为协助扩散。

【点睛】本题关键要结合题意分析图示c神经元的电位变化,推测突触1和2释放递质的作用。

9. 生物多样性锐减是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之一。

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据研究发现,某些海域菌污染导致海水酸化严重,一些贝类无法完成贝壳(含95%左右CaC03)的发育而绝灭、这使该海域生态系统___________稳定性在下降。

(2)即便是当前看来对人类有害的物种,我们也不能抱以将其灭种的态度对待这些生物,因为生物多样性有其___________价值。

(3)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

我国正在大力推行退耕还林、还草、还湖的措施,这是在___________水平上保护生物多样性。

【答案】 (1). 抵抗力 (2). 间接价值和潜在 (3). 共同进化 (4). 生态系统【解析】试题分析: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物种丰富度越低,其营养结构越简单,其自我调节能力越弱,所以其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它的形成是共同进化的结果。

生物多样性具有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

(1)由于海域生态系统中一些贝类生物的灭绝,导致物种丰富度降低,其营养结构变得更简单,所以其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2)对人类有害的物种,可能对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维持有主要作用,或者其存在人类还为发现的潜在价值,所以我们也不能随便将它们灭绝,因为它们可能在生物多样性上存在潜在的和间接的价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