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届高三一模考试理综生物试题 含答案

2018届高三一模考试理综生物试题 含答案

江西省南昌市2018届高三一模考试理科综合
生物试题
―、选择题
1.在大蒜根尖分生区细胞的一个细胞周期中,在同一时期发生的变化是
A.中心体的移动和纺锤体的形成
B.DNA双链解旋和蛋白质的合成
C.DNA数目加倍和染色体数目加倍
D.核膜、核仁的消失和赤道板的形成
2.下列是以洋葱为材料进行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经染色后,在高倍镜下能观察低温诱导洋葱细胞染色体数加倍过程
B.经染色后,在高倍镜下能观察到洋葱根尖分生区多数细胞的染色体
C.洋葱鳞片叶细胞在发生质壁分离复原时,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降低
D.内表皮经甲基绿吡罗红染色后,能观察到细胞中大部分区域呈绿色
3.胃内的酸性环境是通过质子泵维持的,质子泵催化1分子的ATP水解所释放的能量,可驱动1个H+从胃壁细胞进人胃腔和1个K+从胃腔进入胃壁细胞,K+又可经通道蛋白顺浓度进入胃腔,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甘氨酸可能是组成质子泵的单体之一
B.胃内酸碱度是机体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之一
C.H+从胃壁细胞进入胃腔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
D.K+由胃壁细胞进入胃腔不需要质子泵的作用
4.有研究认为,一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致病机理是:由于患者体内某种辅助T细胞数量明显增加,释放的淋巴因子增多,引起效应T细胞与胰岛B细胞结合并使其裂解死亡。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效应T细胞将抗原呈递给胰岛B细胞致其裂解死亡
B.这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自身免疫功能异常引起的
C.辅助T细胞释放的淋巴因子能促进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
D.该病患者体内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量低于正常生理水平
5.科学工作者为了监测和预报某草原鼠害的发生情况,对田鼠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进行调查,发现在最初的一个月内,种群数量每天增加1.5%,据此分析错误的是
A.研究者通常采用标志重捕法估算该地区田鼠的种群数量
B.最初一个月内,田鼠种群增长模型可构建为N t=N0λt,其中λ为1.015
C.最初一个月内,田鼠的生存环境是空间条件充裕、食物充足、气候适宜
D.数月之后,当田鼠种群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时,是防治鼠害的最佳时期
6.下图为某家系遗传系谱图,已知Ⅰ2患白化病,Ⅲ3患红绿色盲症,如果Ⅳ1,两对基因均为显性纯合的概率是9/16,那么,得出此概率值需要的限定条件是
A.Ⅱ4、Ⅱ5、Ⅲ1均携带相关致病基因
B.Ⅱ5、Ⅲ1均没有携带相关致病基因
C.Ⅱ4、Ⅱ5携带白化病基因、Ⅲ1不携带白化病基因
D.Ⅲ1携带白化病基因,Ⅲ2同时携带白化病、红绿色盲症基因
三、非选择题
29.(11分)电镜下观察小肠上皮细胞,发现细胞膜上有许多种不同的膜蛋白,如:与Na+和葡萄糖转运有关的膜蛋白A、与细胞黏着性有关的膜蛋白B、能与某种激素发生结合的膜蛋白C、水解二糖的膜蛋白D等。

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膜蛋白的合成场所是,导致四种膜蛋白分子结构差异的根本原因
是。

(2)膜蛋白D的特性是 (写出两点即可)。

膜蛋白C (填“能”或“不能”)与促甲状腺激素相结合。

(3)发生癌变的小肠上皮细胞的膜蛋白 (填“A”或“B”或“C”或“D”)减少。

将发生癌变的小肠上皮细胞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培养液培养,一段时间后再移至普通培养液中培养,不同间隔时间取样,检测到被标记的癌细胞比例减少,出现上述结果的原因是。

30.(11分)有两种植物,分别生长在强光下和阴蔽处。

现从这两种植物体上各取一片彼此相似的叶片,分别放在两个透明盒子中。

在适宜温度条件下,逐渐增加光照强度,测定叶片放氧速率,结果如下表。

(1)由表中数据可以推测,取自强光下的叶片是。

(2)光照强度>500μmol光子/(m2•s)时,可推知叶片A放氧速率的主要限制因素
是 ,叶肉细胞呼吸作用产生的C02转移途径是。

(3)若将A、B两叶片放氧速率绘制成曲线图,大约在175μmol光子/(m2•s)时两条曲线相交,则此交点的生物学含义是。

(4)为提取叶片B中的色素,研磨前在研钵中除加人剪碎的叶片外,还应加
入。

经快速研磨、过滤,将滤液收集到试管中,塞上橡皮塞;将试管置于适当的光照条件下2~3min后,试管内的氧含量。

31.(8分)棉花幼铃(幼果)获得光合产物不足,会导致其脱落。

为研究某种外源激素对棉花光合产物调配的影响,某课题组选择生长整齐的健壮植株,按以下步骤进行实验:激素处理24h→用放射性物质喂饲叶片30min→24h后测定该叶片和幼铃等的放射性强度。

激素处理方式和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上述处理不影响叶片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强度)。

注:数字分别为叶片和幼铃的放射性强度占全株总放射性强度的百分比
(1)该放射性物质中被标记的元素是。

由实验结果推断,幼铃脱落显著减少的是组。

(2)B组幼铃放射性强度百分比最低,是因为B组叶片的光合产物。

为优化实验设计,增设了D组(激素处理叶片),则各组幼铃的放射性强度百分比由高到低排序是。

由此可知,正确使用该激素可改善光合产物调配,减少棉铃脱落。

(3)若该激素不能促进插条生根,却可促进种子萌发和植株增高,该激素最可能
是。

32.(9分)水稻的非糯性和糯性是一对相对性状。

非糯性花粉中所含的淀粉为直链淀粉,遇碘变蓝黑色。

而糯性花粉中所含的淀粉为支链淀粉,遇碘变橙红色。

现在用纯种的非糯性水稻(AA)和糯性水稻(aa)杂交,获得F1。

(1)取F1花粉加碘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结果是,出现该结果的原因
是,此实验结果验证了。

(2)取F1花粉离体培养,获得的植株的主要特点是。

37.(15分)【生物一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下表为某微生物培养基的配方,请回答相关问题:
(1)按物理性质划分,该培养基属于培养基,无论配制何种培养基,在原料称量、密溶解之后都要先,然后分装、包扎并灭菌,常用的灭菌方法
是。

(2)根据培养基的成分判断,该培养基能否用于分离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
菌? ,
原因是。

(3)为检测尿素分解菌是否存在,还应加入,如果存在,将出现
反应。

(4)微生物常用的接种方法有。

38.(15分)【生物一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
人的血清白蛋白(HSA)在临床上需求量很大,通常从人血中提取。

但由于艾滋病病毒(HIV)等人类感染性病原体造成的威胁与日俱增,使人们对血液制品顾虑重重。

如果应用基因工程和克隆技术,将人的血清白蛋白基因转入奶牛细胞中,那么利用牛的乳腺细胞生产血清白蛋白就成为可能。

其大致过程如下:
Ⅰ.采集良种供体奶牛的卵母细胞和精子,通过体外受精,形成受精卵;
Ⅱ.将人血清白蛋白基因导入奶牛受精卵,形成重组细胞;
Ⅲ.电脉冲剠激重组细胞,促使其形成早期胚胎;
Ⅳ.将胚胎移植到受体母牛的子宫中,最终发育成转基因小牛。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步骤Ⅰ中,在体外受精前,需要对奶牛的精子进行处理。

受精时,往往一个卵母细胞只能和一个精子结合,受精过程中防止多精入卵的生理反应包括。

(2)实验步骤Ⅱ中,将人的血清白蛋白基因导入奶牛受精卵最为有敎的方法是。

导入基因前,需要将血清白蛋白基因与奶牛乳腺蛋白基因的启动子等调控组件重组在一起,这一步骤的目的是 o
(3)实验步Ⅲ中,进行动物早期胚胎的体外培养时,培养液中除了含有各种无机盐和有机盐类、维生素、氨基酸、核苷酸等营养成分外,还要添加和动物血清。

(4)实验步骤Ⅳ中,应选择性别为的奶牛胚胎进行移植。

参考答案
1-6BCBCDB
29.(11分)
(1)核糖体(1分) 转录的mRNA不同(转录的DNA基因不同)(2分)
(2)高效性专一性(2分)。

不能(1分)
(3) B(1分)依据DNA半保留复制特点,移到普通培养基的被标记细胞,(第1次增殖的结果是标记细胞仍占100%),随着细胞增殖次数的增加,不被标记的细胞开始出现并不断增多,故被标记细胞比例减少(4分)
30.(11分)
(1)A (1分)
(2)CO2浓度(2分)从线粒体进入叶绿体(2分)
(3)阳生植物和阴生植物的净光合速率相等(A、B两叶片净光合速率相等) (2分)(4)无水乙醇、碳酸钙、石英砂(二氧化硅)(3分)(基本)不变(1分)31.(8分)
(1)碳(1分) C (1分)
(2)输出减少(2分)C>A>B>D(2分)
(3)赤霉素(2分)
32.(9分)
(1)一半花粉呈蓝黑色,一半花粉呈橙红色(2分) F1水稻细胞中含有分别控制合成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一对等位基因Aa。

F1形成配子时,A和a分离,分别进入不同配子中,含A配子合成直链淀粉,遇碘变蓝黑色;含a配子合成支链淀粉,遇碘变橙红色,其比例为1∶1。

(4分)基因分离定律(1分)
(2)植株弱小,高度不育(2分)
37.(15分,除注明外每空2分)
(1)固体(1分)调pH 高压蒸汽灭菌
(2)不能培养基中含有NH4NO3,尿素不是唯一氮源
(3)酚红红色
(4)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或稀释混合平板法
38.(15分,除注明外每空2分)
(1)获能透明带反应和卵细胞膜反应
(2)显微注射法使人血清白蛋白基因能够在奶牛乳腺细胞中稳定存在,并可遗传给下一代,同时能够表达和发挥作用(5分)
(3)激素
(4)雌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