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用心聆听花开的声音

用心聆听花开的声音

用心聆听花开的声音用心聆听花开的声音上半年我担任六年级的班主任,在我的努力下,学生顺利升入初中,这里不再赘述。

下半年我担任一年级班主任的工作。

也许是对于刚刚毕业的学生心里还有着太多的回忆,假期里每当我拿起不愿看又忍不住想看的一年级的花名册时,这些未曾谋面的学生对于我来说只是一串串陌生的名字,没有任何的温度,甚至有些抵触。

每每想起一切都要从零开始,心里经常会莫名的有些紧张、不安和忐忑。

想到即将面临新的挑战,我也时常会在心里对自己说:“你准备好了吗?”为了让自己开学后能够尽快的进入状态,假期里我阅读了韩兴娥的《让学生踏上阅读快车》、薛瑞萍的《心平气和的一年级》,对即将开始的新学期也有了一些设想,做了一些准备,带着信心、梦想和对学生的期待,开学了。

当这些天真可爱、无拘无束的孩子们真真切切来到我的面前时,我感觉小品中有一句话最能表达我当时的感受:“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我的有备而来变成了纸上谈兵。

上课铃响,老师如果只是站在教室门口,不发话,孩子们是不会把你放在眼里的,最让我接受不了的是,他们的小眼睛时常眨巴眨巴看看你,然后继续热火朝天地说个没完,我感觉用“目中无人”来形容一年级的孩子再恰当不过了。

从幼儿园踏入小学的大门,这些六、七岁的小豆豆对校园生活充满了新奇,但是由于年龄小,自制能力差,他们时常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上课时爱随便说话或者做小动作吃零食,很多行为习惯有待进一步培养。

为了使学生更快地适应学校紧张而有序的生活,我把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作为本学期的主要目标。

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不仅会使他良好的行为方式得到巩固,而且可以转化为他内在的性格,为孩子一生的幸福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开学第一周我把学习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儿歌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背熟一首再换一首。

比如《上课歌》上课铃声丁零响,课本文具放整齐,抬头挺胸坐得正,看谁做得最神气,最神气。

《拍拍手》拍拍手,上拍拍,下拍拍,左拍拍,右拍拍,伸伸我的左手,伸伸我的右手,拍拍手坐端正。

《发言歌》要说话先举手,起立站直再开口。

说话响亮口齿清,别人发言仔细听。

《课间活动歌》文明休息不喊叫,上下楼梯往右靠,教室走廊不奔跑,团结友爱不打闹。

短小精炼的儿歌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在朗诵儿歌的过程中学生就会明白什么行为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不需要老师讲大道理。

通过儿歌孩子们就会知道上课及下课时的规矩和要求,比老师板着脸的说教效果要好的多。

哪些学生按照儿歌的要求做到了,马上表扬,现场发小红花。

小红花是各种各样的小贴画,孩子们表现好时贴在他们的小手上、脸蛋上、脑门上时,可能孩子一上午都舍不得拿下来,心里美得很。

连续得到五朵小红花可以得到一个小奖品。

发奖时举行一个小仪式,让得奖的孩子在其他孩子羡慕的目光下领奖,会让其他的孩子受到很大的刺激,尤其是小孩子,他们是最现实的,表现好了他们需要最快最直接的回报,否则对一件事就会丧失积极性。

表扬学生时越具体越好,要告诉学生哪做得好,为什么做得好,其他孩子就会效仿。

老师及时地对表现好的孩子进行表扬,颁发小红花,发奖品,这些对刚入学的孩子们有很大的诱惑力。

随着孩子们行为习惯的逐渐养成,表扬和颁发小红花的频率适当的降低,让孩子们懂得要想得到奖励,自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行。

“习惯”要“习”才能“惯”,任何一种习惯都是在教师严格的训练,学生有意识的反复训练中养成的。

良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在养成良好习惯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反复现象,所以,平时的督促就是显得尤为重要,要通过经常性的督促检查,使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养成自觉的习惯。

发现做得不够好的孩子,心平气和地指出来,帮助他纠正。

每次写字、做作业时,我总忘不了对学生说声,“注意三个一”;读书时提醒孩子们有“四到”:眼到、手到、嘴到、心到;上课时,学生做小动作了,悄悄走到他的身边,把他的小手慢慢放到桌子上,眼神里善意的提醒,一定会让孩子的心里充满了暖意。

课间提醒孩子们摆放好书本,整理自己的桌椅板凳,时间久了,孩子们也心领神会,慢慢和我有了默契。

二、让课堂成为播种快乐的地方。

专心听讲是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思考的基础,也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前提。

一年级的教学,内容并不难,比较浅显,最难的是如何组织教学。

刚刚进入小学,孩子们还没有从幼儿园的教学模式中转换过来,孩子们课堂上都很自我,纪律性很差。

刚开始上课的时候,由于没有掌握一年级学生上课的节奏,一节课下来,三分之二的时间在维持纪律,自己累得半死,课堂纪律也不理想,尤其是数学课,感觉那么简单的知识,自己讲的挺明白、挺清楚的,可是学生一做题,就会错误百出。

如何让自己的课堂教学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把课讲明白,让学生感兴趣,我开始反思。

首先降低语速,以前上课语速会比较快,而一年级的学生阅历少、理解能力还欠缺,和老师还没有形成一种默契,如果语速太快,学生反应不过来,他们就会听不懂、听不明白。

课堂上尽可能用比较浅显、简洁的语言。

比如提醒孩子看黑板注意听讲,你要说聚精会神,专心致志、全神贯注这些词,孩子们不明白,说半天,效果也不好。

所以课堂上我经常采用一些学生觉得有趣好玩的口令或者游戏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

比如师:谁的眼睛最最亮(谁的坐姿最最棒)?生:我的眼睛最最亮(我的坐姿最最棒);师:你的小手在哪里?生:我的小手在这里;师:请你跟我这样读。

生:我就跟你这样读。

师:第一第一在哪里?生:第一第一在这里;师:某某某某你真棒!生:我们给你鼓鼓掌。

又比如师:小眼睛。

生:看老师。

师:小嘴巴。

生:不说话。

师:小耳朵。

生:认真听这些口令孩子们觉得特别好玩,兴趣很高,还可以根据课堂上的具体情况,把这些口令举一反三。

比如师:请你跟我反着读。

生:我就和你反着读。

我声音低,学生声音就高,我拉长声音,学生声音就短促。

课堂上不停变换的节奏,能时时的抓住学生,还可以使老师在第一时间发现听讲不认真的孩子。

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让学生提高了注意力,省去了很多老师维持课堂纪律的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一举两得。

开学的第一个月,课堂上我都是进行全班的教学活动,要让每个孩子有事做,一年级的孩子只要上课闲下来,他就会没完没了地说话。

随着孩子们听课习惯的慢慢养成,课堂上我开始运用比赛竞争的方式,男生、女生比赛,小组竞赛,今天加五星,明天换笑脸,后天改加分,让孩子们永远猜不到老师接下来会出什么新花样,学生乐此不疲,老师乐在其中。

课堂上当我发现哪个学生的表现不能令人满意时,及时送去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下轻轻地爱抚,或者对某一个表现好的孩子,比如听讲非常认真,回答问题精彩的孩子,大声的表扬他:“这个小朋友真棒,从上课到现在一直听讲很认真,老师很佩服他,真了不起!孩子们你们想不想像他一样棒啊?”学生一定会异口同声地说:“想!”有时候课堂上表现好的孩子,我会让他和我击一次掌,或给这个表现好的孩子一个小小的拥抱,那么对于课上做小动作听讲不认真的孩子就是一次善意的提醒,比直接批评他更能激起孩子的上进心。

一年级学生的模仿性强,还有争强好胜心理,有身边的伙伴给他们做榜样,会让孩子们进步的更快。

三、让孩子爱上读书。

读书使人聪明,凡是文理兼修,学习轻松的孩子,大多是在小学就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他们对课外书籍有着浓厚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也曾经说过:“请记住,儿童的学习越困难,他在学习中遇到的似乎无法克服的障碍越多,他就越应当阅读。

”我班教室的后黑板上一条醒目的标语写的就是:想聪明吗?来读书吧!正是因为了解了阅读的重要性,所以,开学初的第一次家长会上我就让家长为孩子准备了《童年书架》、《快乐阅读》。

大部分家长还是非常支持的。

开学第一天,新书还没到时,我就开始领着孩子们朗读后黑板上我他们提前抄写的儿歌。

开学初的几天,我发现班上有两个孩子认字很多,阅读能力很强,我的心里暗自窃喜,有帮手了。

张雅婕和邱春燕不仅成为班上孩子的榜样,也成为我的小助手。

阅读课外书作为班级奖励的一项重要内容,盖印章、发红花、发奖品、发奖状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的阅读兴趣。

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现在一部分孩子已经开始阅读第三本、第四本书。

只要孩子们踏上了阅读之旅,相信孩子们一定会在沿途收获不一样的风景。

好学生是夸出来的,对一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取得的每一点微小的进步都要给予充分的肯定,一句表扬、一个微笑、一次击掌、一个拥抱或是一个小红花、五角星、一个小小的奖品都可以让他们感受到校园生活的美好和快乐。

作为老师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漫长又短暂的一学期,让我对一年级班主任工作有了更多的感悟和理解。

只有真正成为一年级的班主任,才能够体会到一年级班主任的辛苦、杂乱、烦躁、焦虑……当焦虑烦躁和我们如影相随时,面对这些没有规矩、调皮任性的小豆豆,我们一定会少了一份平和的心态。

告诉自己,放下急躁,让自己接受孩子的缺点与不足,放平心态,时时刻刻提醒自己,教室是一个允许犯错的地方。

回想起一学期的点点滴滴,我发现,当教室的上空弥漫着老师的宽容和平和时,我的教育教学似乎也有了浓浓的诗情和画意。

当我再次拿起学生的花名册时,上面一串串熟悉的名字不再冰冷,开始有故事,开始变得有了温度。

静下心来,放慢脚步,用心聆听花开的声音将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做一年级的班主任真难、真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