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用心倾听花开的声音 --《中国教师报》“唤醒学生生命潜能”读后感

用心倾听花开的声音 --《中国教师报》“唤醒学生生命潜能”读后感

用心倾听花开的声音
--《中国教师报》“唤醒学生生命潜能"读后感“身正为师,学高为范。

”从师范学校毕业,我便真正踏上了教师的工作岗位。

一转眼,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已走过教育教学工作的十一个春秋。

在“高效课堂”的新课改中,《中国教师报》给我指引了新的方向,它仿佛是黑暗中的一盏明灯,给了我“赶路”的百倍信心。

尤其在仔细阅读了“新教师成长记”之“唤醒学生生命潜能”后,我的内心深处涌起了很多感想。

这篇文章是湖南省岳阳县第八中学教师卢望军所写,她以一位心思细腻的女教师的独特视角,分析出“多一点耐心,多一点细心,多一点真心,多一点决心”,唤醒了学生的生命潜能,并促动生命的活泼生长。

作为小学教师的我,在学习卢老师丰富的教学经验的同时,谈谈对每一颗“心”的深刻体会:
耐心。

不管课改与否,不论课内还是课外,我们每位教师必须耐着性子仔细聆听孩子们的心声,停住匆匆的脚步协助他们提升效率。

平时的教学中,我也能像卢老师那样忍受全班最差生漫无边际的提问,耐心地教他一句一句的朗读并背诵课文,鼓励胆子最小的女生参加学校举办的元旦联欢。

细心。

尤其作为班主任,要有充足的细心去挖掘学生们潜在的内心。

教学工作要精要细,甚至班级里与平日不一样的小细节。

每个学生都有天赋的特长,卢老师那样的评出各种优秀之
星,就是细心地具体体现,给他们成长的舞台增添无限的精彩。

真心。

教师与学生平日的接触,其实也就是彼此心灵的沟通而教师的爱是通往儿童心灵的桥梁。

一个班级的学生,他们在品德、智力、性格、成绩等方面都有不同的表现,存有着个体差异,卢老师的“找个别学生谈话,用真心倾听学生的喜怒哀乐,容忍学生的反反复复,甚至接纳学生的批评指责”的方法就很值得借鉴。

往往在课堂上不能言语的话,我们能够在课余时间倾其谈心,拉近彼此师生间的距离,产生信赖,往往能够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决心。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要从根本抓起。

在平时能够建立起学生的成长记录袋,记录他们的一言一行以至期末评语,善于使用像卢老师使用的个性化语言,拿出自己的决心,从培养孩子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要经常对他们说:“孩子,好好干!”“老师谢谢你!”“老师相信你一定会成功!”给每个孩子平等的尊重。

我想,作为教师,特别是像我一样的小学教师,还要具备着一颗童心。

保持像儿童那样的一颗天真无邪的纯洁之心,对儿童的心里特征有全盘的透彻的了解与掌握,进入儿童的角色,以成人的教育者的理智驾驭着它。

对儿童的内心世界有深入的了解和深刻的体验,包括儿童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儿童的内心情绪体验和儿童的行为方式。

比如在大课间这样的活动中,我和孩子们一起展开跳绳,踢毽子,打羽毛球等丰富多彩的项目,欢声笑语连成片,和孩子们真正达到了心灵上的交融。

这样,
就进一步熟悉,了解孩子们,接触和参与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教师在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应设身处地,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体察学生的情绪感受,视这种感受如同自己的感受。

这种“移情作用”是一座桥梁,它将教师与学生的目的看法、情感连接起来,形成心理交融的境界,为成功的教育者创造出最有利的气氛。

在这里,要特别感谢《中国教师报》,它请教师介绍各自的教学经验,为教师们带来了多样化的教育智慧,传播先进的思想和教学方法,使我们受益匪浅,信心十足。

每个孩子都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花,而我们教师就是辛勤的园丁,要用智慧和汗水去浇灌他们,用心灵倾听“花开”的声音。

《中国教师报》,读者真需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