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校企合作式人才培养模式的与实践

校企合作式人才培养模式的与实践

文章编号:1009-6825(2012)28-0260-02校企合作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收稿日期:2012-07-30★:黑龙江科技学院教改项目“毕业设计和就业一体化模式研究与实践”;黑龙江科技学院教改项目“基于卓越计划土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作者简介:王涛(1978-),男,副教授王涛孟丽岩(黑龙江科技学院建筑工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27)摘要:根据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的要求,进一步探索学校和企业联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分别阐述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内容、形式、实施的方法及其对提高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作用,指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将学校理论教育与企业实际需求相结合,能够强化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工程实践能力中图分类号:TU-05文献标识码:A0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已逐渐认识到高等工科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如何进一步提高高等工科教育质量,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0年教育部在天津召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启动大会,联合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共同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根据自身行业和企业深度参与,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以及强化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特点,提出了采取“3+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所谓“3+1”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四年制本科生在经过三年基础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在第四年的专业知识学习的过程中,结合用人企业的需求,针对性地制定教学内容和培养方案,培养出企业迫切需求的专业技术人才或者在第四学年直接进入企业进行为期一年的以工程技术与实践能力为主、专业理论为辅的实践训练,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就称为“3+1”人才培养模式。

“3+1”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实行校企合作的办学机制,才能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稳步提高,即把学校理论的教育与企业的实际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在学校与企业之间搭建一座桥梁。

1校企合作式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是指在充分利用高等院校密集的知识结构、领先的技术水平和先进设备仪器的基础上,按照企业建设、发展对人才知识结构及能力素质的要求,学校和企业共同确立人才培养方案,由经遴选的校企师资队伍共同完成理论和实践教学过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涉及的理论和实践教学改革,也符合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念,校企合作的模式开辟企业第二课堂,改革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课程体系、实践环节,建立产学结合的新教学模式,构建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同步进行的新体系,可有效地解决学校、企业、学生三方面在人才培养上的矛盾。

学校在人才培养上有效解决培养方案与产业脱节、滞后、针对性不强问题;解决缺乏工程实践的基础训练,克服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能力不足的弊端,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学生专业自豪感和责任感;高校教师也可以在校企合作的模式下提高工程实践能力,同时可以发挥自身优势为企业解决存在的科学技术问题,共同研发和技术攻关,以实现产、学、研相结合。

企业参与高校的人才培养过程,可以不仅解决了高校实践性教学所需的硬件、软件、师资、资金不足的问题,同时企业也可以通过“订制式”的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得到所需的工程技术人才。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校企合作培养”的途径为企业培养和输送人才,常见的培养模式有“学校引进企业”模式、校企互动模式和“订单式”合作培养模式等。

2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2.1有利于整合校、企资源,优势互补高等院校与企业通过项目合作,一方面,企业可提供人力、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财档案工作者提出了一个责任性的问题,这些应用为建筑行业企业数字档案和企业知识管理平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了接纳电子文件的挑战,应认真探索研究电子文件的优点,这就是我们档案工作者应尽的职责,档案信息化工作必须为企业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为了迎接电子文件的挑战,应认真研究电子文件的优点,及时总结出电子文件管理的原则,从而使真实历史记录在电子时代得以继续长久,这也正是我们全体档案工作者应尽的职责。

How to establish archiv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of construction industrySHAO Rui-qing(Shanxi Research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e Science ,Taiyuan 030001,China )Abstract :In light of archiv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tatus of construction industry ,the paper explores how to improve and normalize archiv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of construction industry ,and points out some suggestions ,such as strengthening business learning ,continuously impro-ving business level ,establishing archive management system ,and carefully exploring merits of electric records ,so as to completely and correctly reserve historical records and look up them conveniently.Key words :construction industry ,archive ,information management·062·第38卷第28期2012年10月山西建筑SHANXIARCHITECTUREVol.38No.28Oct.2012力、物力支持,为高校的工程实践教学做出贡献;另一方面,高校利用自身的理论教学优势为社会及合作企业培养和输送特色应用型人才。

最大限度的利用社会资源,合理配置,促进产学研相互转化,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

2.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素质在当今经济飞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客观要求应用型人才必须具备应有的职业能力,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培养和输送应用型人才提供了便利条件。

企业参加策划、生产、管理等过程,在实践中使学生巩固了在校所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并且通过学习技能,丰富了阅历。

2.3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实践教学是本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

由企业具有丰富经验的工程师讲授和指导学生实践,鼓励学生以准员工的身份动手操作,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有利于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4有利于培养社会适用型人才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就业竞争力,实现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用人标准的“无缝”对接。

目前,多数企业在招聘录用人才时,都希望录用具有实践工作经验、适应期短、上手快的人才。

实行校企合作式培养模式,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途径,可以有效的缓解大学生就业矛盾的问题。

3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总体方案自2010年“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启动,学校和企业联合培养的模式就被提出,但目前的校企合作只是停留在表面层次的校企合作,并没达到深入的校企融合的合作程度,存在很多问题,首先合作的企业无经费保障、劳动准入制度执行难到位、缺乏合作办学的内在动力;其次学校对教学计划和教学体系有主要的制定权,这就导致教学与实际岗位需求有较大距离,另外学校的教育改革措施和教学体制也都一定程度限制了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发展。

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分为校内学习和企业学习两个培养阶段,具体实施方案见图1。

从图1中可以看出校内学习是基础,企业锻炼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1)校内培养阶段。

校内学习阶段的培养标准、培养要求、培养模式、培养计划应根据学校的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来制定,在教学方式上多采用研究性探究与引导式,实行个性化培养,因材施教。

在教学方法上尽可能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及时发现问题、独立思考研究分析问题以致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

将毕业设计任务的下达时间提前,三年级课程结束即可安排,或者将梁板结构设计、框架结构设计、砌体课程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等多个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相结合,完成完整的工程设计,实现带项目学习。

从学生培养模式上看可采用导师制培养模式,每位导师指导一定数量的学生,人数不宜超过5人,否则必会影响培养学生的质量,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选择课程和研究方向,逐步进入导师的科研工作,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图1校企合作的实施方案和技术路线学生实践激励机制实践教学环节的安全保障体系学生实践技能考核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课程体系理论教学体系(校内完成)实践教学体系(企业内完成)基础课专业课专业选修课︵企业定︶课程设计实习毕业设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校企共建)各教学环节运行机制校企教学质量评价校企共建实习基地校企实践教师队伍建设及管理机制校企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校企合作——订制式培养协议签订工程实践能力强和适应期短的特色应用型人才2)企业学习阶段。

安排累计至少1年的时间在企业学习和做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

学生在企业学习阶段的培养目标和培养体系由学校和企业导师共同制定,此阶段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组织协调与管理能力,因此学生应侧重学习企业的先进技术、先进管理和先进企业文化,尽量细化到每一周的学习安排。

4结语实践表明,高等院校与企业合作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既体现了高校的办学特色,又适应了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对提高大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并顺利的适应工作岗位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一种值得继续探索和研究的办学之路。

参考文献:[1]秦仁杰,刘朝晖.土木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试验班课程设置体系要求[J ].中国电力教育,2011(25):117-119.[2]张智钧.试析高等学校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模式[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2):139-141.[3]夏松,覃爱民.从“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看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的改革趋势[J ].科技信息,2011(15):145-146.[4]阮建凑,陈颖.基于卓越土木工程师培养的实践教学研究[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7):166-168.[5]张厚先.地方本科院校卓越土建工程师培养标准的若干问题[J ].高等建筑教育,2011(6):15-18.On study and practice of talent training model with university and enterprise cooperation ★WANG TaoMENG Li-yan(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Civil Engineering ,Heilongjia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rbin 150027,China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applied talent training idea in “Excellent Engineering Education and Training Plan ”by Educa-tion Ministry ,the paper explores the talent training model with the university and enterprise cooperation ,illustrates the contents ,the forms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talent training model with the university and enterprise cooperation and its role in improving the engineering practice capacity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points out the talent training model with the university and enterprise cooperation will combine the theoretic edu-cation of universities and the factual demands of enterprises ,and improve the engineering capacity and innovative ability of students.Key words :cooperation of university and enterprise ,talent training model ,engineering practice capacity·162·第38卷第28期2012年10月王涛等:校企合作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