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案例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案例


※重视职业院校与合作企业根据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和
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共同研制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课程 和教材、设计实施教学、组织考核评价、开展教学研究等
一、现代学徒制等背景
※校企应签订合作协议,职业院校承担系统的专业知识
学习和技能训练;企业通过师傅带徒形式,依据培养方 案进行岗位技能训练,真正实现校企一体化育人 ※促进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 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
Wux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案例
1zz1uzhou
冯 渊 2016年7月13日
1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案例 ——以汽车SGAVE项目为例
一、现代学徒制等背景
二、中德SGAVE项目 三、主要成果
一、现代学徒制等背景
现代学徒制
——内涵主要是由企业和学校共同推进的一项育人模式, 其教育对象既包括学生,也可以是企业员工。就学即就业
二、中德SGAVE项目
(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深度融合
1.实施“多学期、分段式”工学交替教学组织模式 按照SGAVE 项目在教学实施中的要求,结合企业生产实际 和职业能力递进要求,课题组制定了中德SGAVE项目课程大纲 ,项目实施“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计划。学制三年,第一学
年学生在校内学习,第二学年学生以校内学习为主,企业实习
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
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针 对性
一、现代学徒制等背景
关键词:校企合作、产教融合
解决:学校+企业,协同培养人才(谁来教?) 行业认可的教学标准(教什么?) 行业企业评价(如何评价?) 实现:理念创新、机制创新、模式创新
二、中德SGAVE项目
3.校企共同参与教学进程 SGAVE项目课程大纲中规定了第3、4、5、6 学期
学习者在企业实习的培训目标和学习任务企业实习任
务是学校学习任务的延续。因受到车辆、设备和材料 的限制,无法在学校环境下模拟出来的客户委托放在 企业中实现,体现出企业的学习元素,提升校企合作 内涵,并能让学习者在经销店有针对性的工作和学习
具有一定的间隙性,实习时间累计10周,第三学年学生以企业 实习为主,企业实习时间累计30周。学生在企业的实习时间随 着学习时间的增加而增加。
二、中德SGAVE项目
2.校企合作规模进一步扩大
从SGAVE 项目校企合作的汽车品牌数量上看,是由德国五 大汽车品牌厂商直接参与合作的,合作的规模进一步扩大。从 合作的经销商地理位置看,无锡、苏州、常熟、常州、江阴、 宜兴等地的经销商都接受了项目班的学生实习,与原来只在无
二、中德SGAVE项目
二、中德SGAVE项目
(二)改革教学模式和评价方法,助推学生卓越能力发展 1.改革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
SGAVE项目在课堂教学过程模拟企业生产过程,以企业客户委托为载体, 围绕选定的训练学生能力的任务,运用实践导向的教学法,采用角色扮演或 其他方法给出故障车辆的客户委托即工作任务。学生通过查看故障现象、收 集查找资料、分组讨论制定维修计划,包括维修工量具的选择、拆装步骤、 故障诊断思路及注意事项等;小组汇报并根据教师给出的合理指导意见修订 维修计划,完成故障的维修与排除,并填写维修作业单。让学习者经历知道 、理解、应用到解决问题各个阶段,渐进培养学习者的综合能力。学习的过 程像剥洋葱一样,从第一学期到最后一学期,能力逐期递进,最终达到核心 层,学生可以渐进地得到所要能力。
二、中德SGAVE项目
(一)系统改革课程体系,校企共同制定卓越人才培养方案
1.校企共同开发课程大纲 汽车机电维修工共设置了8 个学习领域的课程: 学习领域1:汽车及其系统的维护与保养 学习领域2:发动机机械机构的诊断与维修 学习领域3:电气系统和能量/起动系统的诊断与维修 学习领域4: 发动机管理系统的诊断与维修 学习领域5: 传动系的诊断与维修 学习领域6: 行驶与操纵系统的诊断与维修 学习领域7: 替代燃料驱动系统的诊断与维修 学习领域8: 维修站中的沟通与互动
锡、苏州实习相比,学生的实习地点有了进一步扩大。与此同
时,合作的经销店数量也有了一定的增加。企业参与了班级学 生选拔、课程大纲制定、教师培训、学生考核到实习实习等环 节,规模上有了进一步扩大
二、中德SGAVE项目
3.合作层次进一步提高
SGAVE项目成立了指导委员会和项目层,指导委员会 包括教育部制定的6名代表、5名企业代表和1名国际合作 机构人员。项目执行层包括德方企业代表和中方职业教 育专家。通过项目实施,学校与德国的汽车厂商有了一
二、中德SGAVE项目
※阶段性考核
学生阶段性考核分为中期考试与毕业考试两个阶段。 两次考试试题由德方保时捷厂方组织开发,采用基于客户委 托的过程考核方式,用理实一体的高强度考试,全面考察学 生的真实水平。从课程大纲包含的八个学习领域学习过的客 户委托中抽取数个客户委托进行考核,中期考核安排在第四 学期结束,每个学生需要考核3个客户委托。
二、中德SGAVE项目
(三)适应卓越人才培养,倒逼教师能力提升
1.课程计划综合运用能力 2.探索教学方法的能力 3.实践动手能力 4.新技术掌握能力 5.职业素养的传授能力 6.合作沟通能力 7.学习能力 8.敬业精神(授课需要给学生准备与实训设备对应的学习 材料、视频材料、制作工作页、PPT、教学设备、维修 工具准备等)
二、中德SGAVE项目
2.校企共同开发教学内容
教师根据维修企业汽车机电维修工典型工作任务, 与企业专家合作开发教学内容,准备上课材料,包括工 作页、授课计划和学习地图的开发,设备和工具的准备 等,科学合理的反应企业生产过程,对学生进行有针对
性的培养,使学生学以致用,工作得心应手
二、中德SGAVE项目
的成绩。
项目教师目前有9名教师,其余5名中,有两名也赴德国参加过 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的培训,另外3个为保时捷项目教师,参加了 保时捷教师培训。 积极参加五大厂商举办的汽车技术培训(大众3人、奥迪2人、保
时捷2人、奔驰2人),后续还将参加大众的培训。
培训内容与组织
实践操作严格执行5S管理, 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二、中德SGAVE项目
2.改革学生评价办法,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发展 SGAVE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特别注意学生评价,强调企业和学 校共同参与的过程考核,形成了由企业、学校、学生共同评价 的评价体系,评价包含课堂评价、课程结业评价、学业阶段性 评价 ※课程结业考核方式: 作业考核10%,主讲教师根据学生工作页情况进行考评; 课堂评价20%,主讲教师对学生课堂表现进行考评,学生 进行互评和自评; 期末考评(实操考评40%,卷面考评30%)。
配套,对学校教学质量评价也有规范的认证监督机制,保
证了卓越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顺利实施; (3)“多学期、分段式”的企业实践,为高职校企合 作模式提供了一个借鉴;
三、主要成果
(4)探索高职应用型技术人才的评价方法;
(5)行业认可的教学标准。
提高了专业建设水平、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提高了社会服务能力,扩大了社会影响力
召开经销商经理信息日活动
来自苏州、无锡、 常州的奥迪、宝马、 奔驰、保时捷和大 众品牌20多家经销 店参与活动
项目管理—教师定期参加项
目组举行的交流活动
项目管理—学生业余活动
於超参加无 锡市运动会 400米项目
第二名
自行设计及装饰教室
积极参加院系的足球比赛
锻炼了一支队伍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设了一批资源 成就了一批学生 建立了一批基地 取得了一批成果

谢!
20
实验班的组建
理论考试——笔 试,内容包括:
数学、英语、机 械原理、逻辑 试题全部由GIZ 提供
实验班的组建
操作考试(有单独要求,
实行一票否决制)
教师培训
通过项目资格认证的四名老师中,刘冬威老师获得了总分第一
定的合作,同时,合作的经销店品牌有了进一步提高,
填补了与保时捷经销店合作的空白
三、主要成果
(1) 培养了工艺技术与理论技术复合的,具有扎实的
方法能力和操作能力强的卓越技术技能型人才; (2)探讨了高职卓越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运 行与保障机制。SGAVE项目从学生选拔组建实验班到学生培 养完成的考核,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和标准,有严格的标准
1、SGAVE——中德职业汽车教育项目SGAVE(Sino-German Automotive Vocational Education ) 2、 SGAVE项目——是由中国教育部(MOE)、德国五大汽车制造企业 (奥迪、宝马、大众、戴姆勒、保时捷)与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共同推 出的一项国际合作项目。2011年初由中国教育部副部长鲁昕、五大汽车 制造企业(奔驰、宝马、奥迪、大众、保时捷)和GIZ的董事共同签署的谅 解备忘录。项目学生,通过中德汽车职业教育项目提供的职业培训毕业 考试后,获得专业技工证书,该证书符合国际标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