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125粒子防护2 (2)
辐射源对周围空 气产生的射线照 射率是随着距离 的增加而减少的。
屏蔽是利用射线通 过物质时减弱的规 律,达到减少射线 量的目的。
距离防护是最 简单的防护方 法。
屏蔽防护是最根 本的防护方法。
距离2~4cm
可以使辐射剂量减小80%~93%
测得的辐射剂量已接近室内 天然本底剂量
距离50cm
已达室内天然本底剂量
Company Logo
术后防护
术后一般护理(如观察病情),不需 特殊防护,只有在近距离(<50cm) 护理时需在患者粒子植入部位覆盖 0.18~0.25mm铅当量橡胶布或工作人 员穿铅衣。在给病人做检查及相关治 疗时,操作时动作要快,避免受照射 时间过长。
病区设置
病人之间防护
粒子植入病人如住 多人房间,病人床 间距1 m以上,并嘱 病人尽量不要随意 走动,向病人及家 属讲解预防的重要 性。
出院时请购买,使用防护背心 请尽量不要到人群密集的场所 穿上铅衣,近距离接触不会有辐射 6个月后无需防护 定期复查,检查有无移位,防止丢失
28
患者住院期间防护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 GB16360-1996《临床 核医学放射卫生防护标 准》规定,植入125I粒 子放射性在3.7×109Bq 以下时(相当于100颗 125I粒子),早期死亡 火化的尸体无需特殊防 护。
病人的分泌 物,衣服, 食物器皿可 以和普通人 一样处理。
死亡后
出院后的防护措施
如何做好防护呢?
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
正当化
人体接受任何 来源的照射都 必须有正当的 理由。
最优化
在考虑到经济 和社会因素之 后,使任何辐 射保持在可以 合理控制的尽 可能低的水平。
辐射防护的基本方法
时间防护 距离防护
屏蔽防护
在进行I125粒子植 入时,在剂量率不 变的条件下,受照 剂量与植入粒子所 需时间成正比,即: 受照剂量=剂量率 ×时间。
放射性碘125粒子的护理及防护
概述
• I125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是应用计算机立体 γ射线具有极 计划系统(TPS)设计方案,在现代影像引 透本领。 导下将放射性粒子按肿瘤大小、形态植入 肿瘤内或受肿瘤浸润侵犯的组织中,通过 微型放射源发出持续、短距离的放射线, 使肿瘤组织遭受最大程度的杀伤,而正常 组织不损伤或仅有微小损伤的一种治疗方 法。
在植入深度相同的情况下, 植入的粒子数量越多,测得 的辐射剂量越大;辐射剂量 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递减。
病区防护分类
医务人员 自身的防 护
碘粒子病 房的设置
患者在住 院期间的 防护
患者出院 的防护
术后
医务人员防护 术前
术中
术前防护
• 粒子的运输保管:125I放射性粒子属于I类低 比活度放射性物质,运输时,粒子应装入 铅罐,用A型包装后,包装表面剂量率小于 国家允许的辐射水平(<5µSv/h),包装表 面有A型标志,可与非放射性物质一起运输、 携带或邮寄。保管时应装入铅罐内锁入保 险箱,由专人保管。
医生使用长柄 镊子取放粒子, 粒子仓口朝地, 尽量远离人体, 植入粒子速度 须迅速。
Company Logo
,
包括防护设备,引导设备,植入 器械,分装器,剂量仪等……
Company Logo
据监测,0.18~0.25mm 铅当量含铅防护衣可屏 蔽90%~99%的125I粒子 放射源辐射剂量!
;
125I粒子的物理特性
125I粒子由吸附在一根银棒上的125I和 一焊接的钛外壳组成 直径0.8mm 长度4.5mm 钛杯壁厚0.05mm 中心直径0.5mm×3.0mm
辐射能量范围27-35keV 有效辐射半径为1.7 cm 半衰期为59.6天
125 I 粒子植入治疗的适应症
术中防护
手术后 . 因粒子容易粘附在 针孔或血凝块,术 后须用γ射线监测仪 仔细检测工作台面 及地面有无遗撒的 粒子,发现后放射 性废物桶内即时处 理,以免放射性污 染。
手术中 手术准备 操作中不能直接用 手和镊子拾取粒子, 如果用镊子夹取粒 子时用力过大会划 伤种子源,引起放 射性污染,导致皮 肤吸收辐射。
碘粒子植入专用病房
医护人员在给病 人做检查及相关 治疗时,尽量与 病人保持一定的 距离,操作时动 作要快,避免受 照射时间过长, 必要时佩戴防护 设备。
患者住院期间防护
离射线越远
辐射越小
术后家属应尽量不要站在粒子植入的一 边,最好与患者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
谢绝儿童、 哺乳妇女、 孕妇到病房探视
未经治疗的原发肿瘤。
需要保留重要功能性组织或手术将累 积重要器官的肿瘤。 患者拒绝进行根治手术的病例。 预防肿瘤局部区域性扩散,增强根治 效果的预防性植入。
转移性肿瘤病灶或术后孤立性肿瘤 转移灶。 无法手术的原发病例。
外照射治疗剂量不足,作为局部 剂量的补充。
中晚期肿瘤的姑息治疗。
• I125是一种低能量的射线,以间接电离作用 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