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放射性碘-125粒子概论

放射性碘-125粒子概论


并扩大边界5mm


按照治疗计划,在影像指导下植入粒子,使放射剂量分 放射性粒子植入在理论与实践上,均达到EBRT精确放
布与肿瘤靶区一致,高度适形


疗的要求
放射性粒子植入的物理概念



种类 物理特性 活度 剂量率 半衰期 剂量分布
放射性粒子的活度



放射性粒子具有的放射性活度 肿瘤植入的全部粒子的总活度,应满足治疗计划 肿瘤处方的需要,满足周缘剂量(mPD) 一般植入要求,每个粒子活度0.4~ 0.7 mCi 1 mCi 产生182Gy 肿瘤所需要总活度(mCi)=期望组织吸收剂量 (Gy)×肿瘤重量 (g)/182 总活度基础上,增加 15%~ 20%剂量,增加疗效
放射性粒子临床适应症

肿瘤不全切除,术中植入 切缘太近或切缘阳性

肿瘤不能切除:医疗原因非手术适应症; 肿瘤近邻重要脏器或组织;患者拒绝手术 手术造成形态及功能损伤,粒子植入保存 组织及功能

放射性粒子植入比外照射的优势

放射性粒子植入可达到完全适形 没有或很少周围组织损伤

局部可能达到根治肿瘤的剂量获得很高的 局部控制率 治疗过程简单,微创操作,病人痛苦小, 手术时间短

植入原则


巴黎系统:放射源直线排列,相互平行, 放射源之间等距离(15~20mm)。剂量分布 不均匀。 外周密集,中心稀疏,剂量分布力求均匀。 外周最小剂量(MPD)即边缘剂量应达到处 方剂量(PD);中心剂量不超过 2 PD,减 少中心部位剂量。
匹配周缘剂量


匹配周缘剂量(MPD):肿瘤靶区周围的 剂量,应达到PD。做治疗计划时调整粒子 位置达到预期剂量要求。 MPD为肿瘤靶区长、宽、高的近似体积 植入粒子数=(肿瘤长+宽+高)/3×5/每 个粒子活度
靶区勾画



以CT及CT/MRI融合图像为基础,画出肿瘤 边缘轮廓 肿瘤边缘适当外放,不同肿瘤,不同方向 的边界外放值不同 PTV内应为PD100%等剂量线
治疗前治疗计划



勾画靶区轮廓 预置导针及粒子数,得到剂量分布图 得出剂量—体积直方图,计算靶区及重要 器官所受剂量 预估粒子数及植入位置
举例


V90=90%,即有90%的靶区接受 90% 的处方剂量 D90=130Gy,即 90% 的靶区接受 130Gy,如果PD 144Gy ,130 Gy是 144Gy 的 90%
谢谢

放疗安全性

手术过程中,术者与放疗工作者,受量均在安全范围内 放射防护应检查手术室、手术床、吸引器内有无失落粒子 ,检查病 人体表、05m及1m处的放射剂量

胸腔粒子植入后应当距离多远?未予确定。但应预防儿童、孕妇受到 照射

Smathers建议,受照率为5mrem/h。对公众不形成危害
粒子植入治疗的行政管理
剂量率



单位时间内,粒子释放的射线强度 剂量率与活度有关,随活度下降,剂量率 呈指数下降 任何时间的总剂量率=初始活度× 1.44 × 半衰期 处方剂量可用剂量率描述: 125I 160Gy为 7.72cGy/小时, 103Pd 144Gy为 7.00cGy/小时
半衰期


不同种类粒子,半衰期不同 125I 半衰期是 103Pd的 3.5倍,因此103Pd 沉积的总剂量时间是 125I的 1/4 半衰期与粒子治疗生物效应有关。 125I半 衰期长,治疗分化好的肿瘤; 103Pd 半衰期 短, 剂量率高,使癌细胞修复减少,治疗分 化差、恶性度高的肿瘤
剂量分布


按放射源的距离平方成反比方式下降 源表面剂量最高,随距离增加剂量迅速下 降,但落差梯度逐渐减缓。距源1-2cm为4 倍,3-4 cm1.8倍,距源 2-4cm间,剂量 减少 80%~ 93% 125I 源放射线射程 1.7cm,80%的剂量在 1cm之内
影响剂量分布的因子
放射性粒子种类 活度 粒子数 粒子植入的位置 以上4个变量在不同治疗计划中均可调整


工作人员培训:上岗证及培训 医院资质 放射性核素管理
粒子植入的设备
放射性粒子: 125I , 103Pd TPS 相关辅助设备 —粒子植入针 —粒子储存仓及装载器 —引导系统 —固定设备

放射性粒子植入的方法


在影像指引下进行,超声、CT等

在TPS上,勾划肿瘤靶区(GTV),给予处方剂量PD,
评估植入质量的 3 个数据


V80、V90、V100、V150、V200 D90、D100、D150、D200 TVR(靶-体积比):接受PD(mPD)剂量 的体积与靶区体积之比,理想的TVR=1.0
植入后评估的剂量参数



Dn(剂量参数):靶体积 n %得到的累积 剂量,即 D100、D90、D80等 Vn(体积参数):靶区达到 PD 的百分数, 如 V200、V150、V100 TVR(靶-体积比)
近距离治疗


暂时性(后装治疗机)、永久性(粒子植入)两种 放射源植入肿瘤靶区内,距离肿瘤靶区最近,放射线释 放的能量绝大部分作用在肿瘤组织,最大限度消灭肿瘤细 胞
● ● ●

正常组织及重要器官受到射线照射极少,得到保护 近距离治疗属于高剂量、高精确度放疗

粒子植入治疗特点



放射性粒子永久植入 使用初始剂量率低的核素 规范治疗方案 术前有治疗计划,术后质量验证 多学科协助
放射性粒子植入概念
马刚
放射性治疗是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
放射治疗是治疗肿瘤三大手段之一 70%肿瘤病人需作放射治疗 肿瘤治愈率 45%,外科治愈22% 放射治疗治愈18%,化疗治愈5%

近距离治疗 Brachytherapy 用具有包壳的放射性核素植入 组织间进行放射治疗
— 1901 Pierre Curie
三维治疗计划系统提供-观察植入针和目标及周围组织的相互关系
三 维 治 疗 计 划

计算机优化的植入针数量和位 置 优化的剂量分布
治疗计划

详细描述每颗粒子 的活度、空间坐标
三维质量验证系
植入后的真实剂量分布
2D 剂量观察
3D 剂量观察
三维验证分析
植入后质量评估



植入后第一天,或水肿半衰期过后,CT或 本世纪末 CT/MRI 融合图像,进行粒子重 建 显示剂量分布,通过剂量、体积直方图得 到重要器官受量 画出靶区等剂量曲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