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土地管理学论文

土地管理学论文

城镇建设与耕地保护
一、建设用地的概念
建设用地,通常是指一切建筑工程物体所占用及其使用范围内的土地,是一种以利用土地承载力和建筑空间为主要目的的用地方式。

根据《土地管理法》,建设用地是指建造建筑物、构筑物的土地,包括城乡住宅和公共设施用地、工矿用地、交通水利设施用地、旅游用地、军事设施用地等。

二、城市用地分类
根据《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城市建设用地应包括分类中的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绿地和特殊用地9大类用地,不包括水域和其它用地。

按用途可分为工业用地、民用建设用地和军事建设用地3类。

工业用地是指用于进行工业项目或为其配套的其它工程设施建设所需要的土地。

民用建设用地是指用于解决城乡人民生活需要及其配套设施所需要的土地。

军事建设用地是指用于国防和战备要求进行各项军事工程建设所需要的土地。

三、城市建设用地的用途管理
根据《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城市建设用地应包括分类中的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绿地和特殊用地9大类用地,不包括水域和其它用地。

这些用地可以概括为3方面:1、生产
性设施用地,有工业用地、交通运输用地、仓储用地;2、生活性设施用地,有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园林绿地;3、市政公用性设施用地,有交通、给水、排水、供电、供气、通讯、环保、防灾等设施用地。

编制和修订城市总体规划时,居住、工业、道路广场和绿地4大类主要用地占建设用地的比例应分别为20%—32%、15%—25%、8%—15%、8%—15%。

在考虑建设用地的规划管理时,必须根据不同用地需求合理布局。

(1)工业用地的布局:工业用地布置要考虑的基本因素有:用地条件,供水条件,供电条件,交通运输条件,环境保护条件,生产协作条件,工业区与居住区的位置条件等等。

城市工业用地布置的基本形式有:城市内工业、城市边缘工业区、远离城市或与城市保持一定距离的工业点、工业卫星城镇。

(2)居住用地的规划布局:城市居住用地占城市建设用地的比例为20%—32%,通常大城市偏低、小城市偏高。

我国人均用地指标为18.0—28.0平方米/人,大中城市不得低于16.0平方米/人。

(3)交通用地布局:交通体系中要合理安排铁路运输场站及枢纽位置、水运港口布置、航空运输的布局、公路运输的布局。

主要原则包括:合理组织城市对外交通综合运输;尽量满足各种交通运输方式自身的技术经济要求;尽量减少对城市交通、环境等方面的干扰,尽量为城市的生产与生活创造便利条件;留有发展的余地;旧城改造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原有设备,节约余地和投资。

四、耕地保护管理
(1)耕地的概念
耕地是指种植农作物,经常进行耕锄的田地,包括熟地、当年新开垦地、连续荒废未满3年的耕地和休闲地,而以种植农作物为主,并附带种植桑树、茶树、果树和其它林地的土地。

耕地是土地资源中最珍贵的部分。

(2)耕地保护的重要性
耕地是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

我国粮食产量自1999年以来下降,引起中央领导高度重视,提出要恢复粮食生产能力,确保9100亿千克产量。

我国农业处于结构调整的重要时期,粮食播种面积比重将持续下降。

从中长期看,稳定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必须保持足够数量和质量的耕地。

土地问题始终是我国农民的根本问题。

我国是农业大国,如果不顾农民长远生计,不对耕地进行严格保护,大量占用耕地搞非农建设,就会导致大量农民失地失业,给农村社会稳定埋下隐患。

保护耕地对农村乃至全社会稳定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和耕地总量逐年减少趋势决定了必须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土地问题始终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带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

土地是民生之本,财富之母,发展之基。

中央确立的在保护中开发的基本原则,以及耕地总量不减少的战略目标,充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

(3)耕地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
建设占用大量耕地、生态退耕和农业结构调整占用大量耕地、耕地退化三大问题是耕地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

五、耕地保护内容
(1)耕地数量保护:1、耕地总量只能增加,不能减少2、严格控制建设用地占用耕地3、建立基本农田保护制度4、建设项目占用耕地,实行占多少,耕多少5、进行土地开发整理,增加有效耕地面积。

(2)耕地质量的保护:1、建立基本农田保护制度2、增肥地力,提高耕地质量3、禁止闲置和荒芜耕地4、新增耕地质量部低于原占用耕地质量5、土地退化防治。

六、城镇建设与耕地保护关系
根据新《土地管理法》规定,建设用地占用耕地,必须补充与占用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实行耕地的占卜平衡制度,并且以省级政府为单位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总的来说就是在确保城镇更好建设的过程中,不过度占用耕地,最终使城镇建设与耕地保护达到和谐统一可持续发展的状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