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会计》作业2
一、简答题
1.采用现行汇率法对外币报表进行折算的程序及其优缺点是什么?
现行汇率法又称单一汇率法,主要以现行汇率对会计报表的各个项目进行折算。
具体方法是:(1)对资产、负债项目,采用现行汇率进行折算;(2)对所有者权益项目,采用历史汇率进行折算;(3)对收入、费用项目,采用现行汇率或平均汇率进行折算。
外币会计报表折算中产生的差额,列示在资产负债表的所有者权益项下,单列“外币报表折算差额”项目反映。
现行汇率法的优点:简便易行;折算后资产负债表各项目仍能保持原外币报表中各项目之间的比例关系。
缺点是:与普遍采用的历史成本原则不相符合;被折算的外币报表各项目都要承受汇率风险。
2.采用区分流动与非流动项目法对外币报表进行折算的程序及其优缺点是什么?
流动与非流动项目法是将资产负债表项目划分为流动项目和非流动项目两大类,并采用不同的汇率进行折算的方法。
具体方法是:(1)对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项目,按编表日的现行汇率折算;(2)对非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负债项目,按历史汇率折算;(3)对所有者权益中的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等项目,按历史汇率折算;(4)对利润表各项目,固定资产折旧费用和摊销费用按相关资产入账时的历史汇率折算,其它收入和费用项目按当期的平均汇率折算;(5)外币会计报表折算中产生的差额,作当期损益计入收益表,或列示在资产负债表的所有者权益项下,单列“外币报表折算差额”项目反映。
流动与非流动项目法的优点:有利于对公司营运资金进行分析。
缺点是:在折算汇率的选用标准方面缺乏足够的理论依据;对存货采用现行汇率,而对长期应收款、长期应付款、长期银行借款和应付债券等项目采用历史汇率折算,没有反映实际情况。
3.采用区分货币与非货币项目法对外币报表进行折算的程序及其优缺点是什么?
货币性和非货币性项目法是将资产负债表项目划分为货币性项目和非货币性项目,分别采用不同汇率折算的方法。
货币性项目是指持有的货币以及将以固定金额或可确定金额收回的资产和付出的负债。
货币性资产项目包括:现金、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等金额固定的长短期债权。
货币性负债项目包括:应付账款、应付票据等金额固定的长短期债务。
方法:(1)对货币性项目,采用现行汇率进行折算;(2)非货币性项目和所有者权益项目,采用历史汇率进行折算;(3)对利润表项目,折旧及摊销费用按照有关资产的历史汇率折算,销货成本按历史汇率折算,其它收入和费用项目按当期平均汇率折算。
货币性和非货币性项目法的优点:体现了货币性项目承受汇率风险这一事实。
缺点:有些非货币性项目如果按市价进行计价,采用历史汇率折算与市价计量基础将出现自相矛盾。
4.采用时态法对外币报表进行折算的程序包括哪些基本步骤?
时态法又称时间度量法,它对现金、应收及应付项目按现行汇率折算,对其它的资产和负债项目则根据其性质分别按历史汇率或现行汇率折算的方法。
具体程序是:(1)按历史成本反映的非货币性资产,采用历史汇率折算,按现行汇率反映的非货币性资产,采用现行汇率进行折算;(2)对所有者权益中除未分配利润以外的项目均采用历史汇率;(3)对收入和费用,采用现行汇率或平均汇率折算;(4)对折旧和摊销费用,采用历史汇率折算。
二、实务题
W公司是一家中国电子企业,在美国拥有一个子公司。
为了编制合并会计报表,需要将该子公司外币表示的会计报表折算为人民币表示的会计报表。
(1)该子公司以美元表示的会计报表报表如表1、表2所示:
元人民币;本期平均市场汇率为1美元=8.20元人民币。
(3)该子公司接受投资时的市场汇率为1美元=8.0元人民币;资本公积全部为接受投资时的资本溢价。
(4)上期折算后的会计报表中“未分配利润”的数额为1610元人民币;“盈余公积”的数额为2415元人民币。
要求:将上述外币会计报表折算为人民币表示的会计报表。
表1 利润表及利润分配表
表2资产负债表
注1:盈余公积=2415+4920=7335元人民币
注2:未分配利润5710元为折算后的利润及利润分配表中的“未分配利润”的数额注3:折算调整损益作递延处理,在资产负债表中单独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