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试题卷Ⅰ一、选择题历史不是遥不可及的记忆,而是与活生生的现实紧密相连的。
暑假期间,某校组织“寻找人类足迹”为主题的夏令营活动,以下1~9题是他们活动中的情景,让我们融入到他们的活动中,一起去感受历史独有的魅力吧:1、经过讨论,他们决定先到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遗址A.云南元谋B.北京周口店C.西安半坡D.浙江余姚河姆渡2、晚上他们睡在河姆渡干栏式的建筑中。
睡觉的时候,比较浪漫的李刚联想翩翩,他心想:如果能到半坡,肯定可以见到A. B. C. D.3、张蒙同学提出:“我们都知道自己是炎黄子孙,如果能去拜谒(yè)黄帝陵那该多好啊!”,大家一致同意。
来到西安黄帝陵,他们看到拜谒有白发苍苍的海外华人,千里迢迢回来寻根,他们上香的手是颤抖的,眼里含着泪花;有的是祖孙三代一起来祭祖,他们那么虔诚的长跪、叩首!你认为他们拜谒黄帝陵的主要原因是A.因为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B.因为那里的风光特别的美丽C.因为传说中黄帝是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D.因为黄帝治理水患,造福百姓4、在某博物馆,他们看到了右图“桀驾人车”汉画像石,这幅图反映的社会情况是A.当时没有马作为坐骑B.这是当时的一项体育活动C.这是当时的一种娱乐活动D.当时的“人”只是奴隶主的工具5、夏令营的老师带领同学们再现了西周时期成千上百奴隶在一起耕作和战国时期以个体家庭为单位生产的场景,这种耕作方式变化的原因是A.磨制石器代替打制石器B.青铜器代替石器C.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D.奴隶获得了自由6、参加夏令营的同学们来到了殷墟,在参观的时候,讲解员指着右图中的一段残片告诉同学们:“这些文字记录和反映了商王的活动和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
”这段残片上的文字应该是A.刻画符号B.甲骨文C.金文D.小篆7、参加夏令营的同学们性格各异:小刚得到老师夸奖后做事更努力;小强喜欢老师给他定个目标,然后完成;小勇独立性很强,自己设计任务,自己完成。
请问老师应采取什么样的态度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A.“有教无类” B.“当仁不让” C.以“德”教化人 D.“因材施教”8、文娱委员李敏看到右图的乐器时,立即脱口而出它是A.萧B.编磬C.鼓D.编钟9、参加夏令营的小朋友们最后来到了位于岷江流域的都江堰。
2008年5月12日,在我国四川汶川地区发生了8级强烈地震,但距震中较近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却经受住了考验。
在对都江堰进行仔细观察和讲解员的帮助之下,晓明终于明白了:用来灌溉农田,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的水源都要经过 引入支流。
A.分水鱼嘴B.飞沙堰C.宝瓶口D.外江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大统一,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奠基时期也是是当时世界文明最为辉煌的国家之一。
据此回答以下10-15题:10、右面李白的诗反映的是A .陈胜、吴广起义B .楚汉战争C .长平之战D .秦完成统一11、《汉武大帝》于2005年1月2日开始在中央电视台热播。
《汉武大帝》中主父偃使汉武帝不费一兵、不损寸土,就巧妙削弱诸侯王封国势力的建议是A.“推恩令”B.加强监察制度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 分封制12、2009年8月新疆库车县发现了中原风格的砖式墓群,考古专家推测,这些墓群的建造时间大约在距今1600多年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在新疆出土尚属首次,对了解中原与西域的交流意义重大。
请你判断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我国中央政权的管辖最早开始于A .张骞出使西域B .西域的物产传入内地C .西域都护府的设置D .丝绸之路的开通13、丝绸织绣着中国早期的繁盛与光华,随着东方美丽的传说,沿着“丝绸之路”向西方播送着中国璀璨而精致的文明。
“丝绸之路”经过的地区,从东往西排列,顺序正确的是①长安 ②河西走廊 ③西亚 ④欧洲A .①②③④B .④③②①C .①③②④D .①②④③14、看了电视剧《大长今》中医女长今通过针灸技术给孕妇麻醉并施行开腹手术后,你马上会联想到 “神医”A .张仲景B .蔡伦C .郦道元D .华佗15、2007年,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播出“王立群读《史记》”吸引了众多观众的视线。
《史记》的作者是 A.孔子 B.司马迁 C.司马光 D. 贾思勰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这是战乱迭起、国家分立、民族汇聚趋势不断加强的时期,但它又为南方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进步、文化艺术展现提供了条件,也为重新统一和繁荣昌盛奠定了基础。
据此回答以下16-20题:16、公元207年,曹操曾写诗明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当时曹操“志”在何处 A. 统一天下 B. 消灭袁绍 C. 废汉称帝 D. 建立魏国17、下列图示表示三国鼎立的示意图,其中大致准确的是18、电视剧《闯关东》讲述的是从清末到九一八事变爆发前,一户山东人家为生活所迫而离乡背井到东北“闯关东”的故事。
而在中国古代史上北方人口则大量向南迁移,它所带来的最重要的影响是A.加剧南方的混乱局面B.使北方趋于平静C.促进南方经济发展D.使北方人口急剧减少19、下面对三国鼎立局面的评价,正确的是魏魏蜀蜀吴 蜀蜀蜀 蜀 吴 吴 吴魏 魏 魏 A B C DA.战乱频繁,破坏了社会经济B.封建国家分裂,不利于统一C.破坏了民族关系、不利于民族融合 D.局部统一,为全国统一创造了条件20、北京时间2009年6月29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日报道,乌克兰神经外科医生安德烈·斯柳萨楚克博士凭借其令人惊叹的记忆能力打破了一项世界纪录——将圆周率背诵到小数点后3000万位。
圆周率是一个无穷小数,到目前为止,电脑已能计算圆周率到小数点后约100万兆位。
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后7位数的人是 A.董仲舒 B.祖冲之 C.贾思勰 D.郦道元卷Ⅱ探究实践,请你参与二、填空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在横线上)2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始于朝。
西周为巩固对周边的统治,实行。
22、秦始皇为了防御的进攻,修建了一条西起,东至的万里长城。
23、早在西汉前期,我国的劳动人民就发明了纸。
东汉时期,改进了造纸术。
24、秦汉时期两位对儒学态度截然不同的皇帝是分别是和。
三、材料解析题25、阅读下列新闻材料,回答问题:新闻一:9月28日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2560年诞辰日。
上午,2009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的主要活动己丑年祭孔大典在曲阜孔庙内隆重举行。
国家有关部委领导,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孔子教育奖、孔子文化奖获奖者代表,国际友人代表,社会各界以及济宁市、曲阜市代表敬献花篮。
右图为山东省长姜大明恭读祭文。
全场嘉宾向先师孔子行鞠躬礼,随后又举行了《天下大同》乐舞告祭。
乐舞气势恢宏,典雅隆重,生动再现了“千古礼乐归东鲁,万古衣冠拜素王”的历史盛况。
-----《齐鲁晚报》新闻二:美国加州把9月28日定为“孔子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了“孔子奖”,奖励在世界范围内对教育文化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的人士;1971年,美国参众两院曾经立法确定孔子的诞辰9月28日为美国的教师节。
——《建议将孔子诞辰作为中国的教师节》(1)2009年的祭孔大典以“和衷共济,讲信修睦”为主题,孔子所创立的儒家文化,以其博大精深的内涵,成为中华文化传统的主干,其思想的核心是什么?(2)孔子的教育思想对我们的学习有何启发?(3)结合新闻二,根据所学知识谈谈你是否赞成将9月28日作为中国的教师节?为什么?(4)请你参与:随着09孔子文化节前期网络活动的预热,9月28日的孔子文化节已经为众多网友关注和期待。
主办方济宁市孔子文化节办公室勇于创新,在网上发起“孔子文化节问卷调查”,他们希望通过“孔子文化节问卷调查”活动,贴近网民群体,收集广大网民对孔子及孔子文化节的认知情况、想法和建议等,请你替主办方设计一个“孔子文化节问卷调查”的问题,考查众多网友对孔子的认知情况,并附上你的答案。
问题:答案:26、学习历史的方法有很多,其中通过编写历史歌谣的形式,可以形象生动地重温和再现历史。
下面是网上下载的两段历史歌谣:歌谣一:齐国君王齐桓公,任用丞相叫管仲,“尊王攘夷”为口号,第一霸主逞威风。
歌谣二:孝公治国有心计,商鞅变法最有力,战国后期秦最强,商鞅变法了不起。
在吟咏品味之后,请回答以下问题:(1)写出歌谣一和歌谣二所反映的历史时期。
(2)齐桓公能成为“第一霸主”和“战国后期秦最强”的共同原因是什么?(3)请你写出春秋五霸中的另外四位霸主。
(4)在商鞅变法的各项措施中,最遭到旧贵族反对的是哪一条()A.编制户口,加强刑罚B.奖励生产C.奖励军功D.推行县制27、图片中的历史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北魏孝文帝”这幅图回答问题:(1)请你判断这是孝文帝改革前的画像还是改革后的画像?说出你的依据是什么?(2)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主要有哪些?(3)请你概括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七年级历史试题答案(满分50分)一、选择题(共20分)二、填空(8分)21、商分封制22、匈奴临洮辽东23、蔡伦24、秦始皇汉武帝三、材料分析题(共8分)25、(1)“仁”和“礼”(2)独立思考、敢于坚持自己的意见;学习是踏踏实实、认认真真,来不得半点虚伪……(3)同意的理由:孔子是我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其教育思想至今仍对教育有指导意义。
不同意的理由。
我国教师法规定每年的9月10日为教师节,无须再设。
(2分)(4)只要问题、答案能对应即可得分。
(2分)四、(8+6分=14分)26、(1)歌谣一是春秋时期;歌谣二是战国时期。
(2)都施行了改革(或变法)(3)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
另一种答法是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4)C27、(1)改革后。
依据:孝文帝穿着宽大的汉服。
(也可只答这一句话)改革前穿窄小的胡服,改革后才穿汉服。
(只要答出这个意思即可)(2)课本主要讲了两点改革内容:一是迁都,二是改革社会习俗……)措施:①迁都,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②改穿汉服③学习汉语④采用汉姓⑤与汉族人通婚(3)影响:①加快了鲜卑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发展进程②加快了民族融合的步伐③丰富了各族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