溢洪道开挖施工方法
(1)测量放样
由测量队负责本段的测量放样任务,采用全站仪,现场测控网加密。
(2)覆盖层、土方开挖
溢洪道覆盖层包括土方、堆积体等,开挖总量7678m3。
覆盖层开挖采用1.2~1.6m3反铲开挖,1m3反铲削坡,人工配合修整边坡。
所有覆盖层开挖料均为弃料,全部运至弃渣场。
同一层面开挖施工.按照“先土方开挖,后石方开挖,再边坡支护”的顺序进行,使开挖面同步下降。
开挖土料翻落至下部截渣平台或直接装车,对崩积层中的块石,则采用手风钻浅孔小炮清除。
在右侧墙顶外侧用编织带装土以及竹排形成拦渣埂,最后采用1.6m3液压反铲装车,15t~20t 自卸汽车运输至渣场。
土方边坡开挖接近设计坡面时,按设计边坡预留0.2~0.3m厚度的削坡余量,再人工整修,至设计要求的坡度和平整度。
在边坡地质条件较差部位设置变形观测点,定时观测边坡变形情况,如出现异常,立即向监理工程师和业主报告并采取应急处理措施。
(3)石方开挖
(1)深孔梯段爆破
①钻孔
梯段爆破采用QZJ-100B支架式钻机造孔为主。
临近预裂面两排爆破孔,其孔径、装药量及孔网参数按缓冲爆破要求控制。
②装药、联网爆破
采取人工装药,主爆破孔以2#岩石铵梯炸药为主,采取全耦合柱状连续装药;缓冲及拉裂孔采用条形乳化炸药,采取柱状分段不耦合装药。
岩石爆破单位耗药量暂按0.5kg/m3考虑,最终单耗根据爆破试验确定。
梯段爆破采用微差爆破网络,1~20段非电毫秒雷管连网,非电起爆。
分段起爆药量按招标文件和技术规范控制,梯段爆破最大一段起爆药量不大于500kg;临近建基面和设计边坡时,最大一段起爆药量不大于300kg。
(2)预裂爆破施工
溢洪道开挖边坡开挖施工中采用预裂爆破技术,QZJ-100B型支架式钻机造孔,孔径φ90mm,预裂孔间距0.8~1.0m。
钻孔深度一般情况下按马道高程控制。
预裂爆破施工流程为:下达作业指导书→测量布孔→钻机就位(角度校正)→钻孔→验孔检查→装药、联网爆破→进入下一循环。
①钻孔
首先按照设计图纸进行现场放线,标出边坡开挖线、马道平台范围,确定开挖范围轮廓和钻孔深度、角度,便于技术交底和工人操作。
其次根据作业指导书要求,安排钻机设备就位,按照现场放样的孔间距依次排开钻机。
②装药
预裂爆破的装药结构采用不耦合装药结构,选用φ32mm的乳化炸药,线装药密度拟采用260~300g/m。
为保证永久边坡不受爆破破坏,预裂孔的主爆体
前排拉裂孔缓冲的松动爆破方式,采用φ32mm~70mm的乳化炸药进行不耦合柱状装药。
在现场施工时,先拟定爆破方案,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进行试验,并根据爆破的效果和不同岩石级别调整线装药密度、孔底及孔口的装药密度,以保证最佳的爆破效果。
预裂爆破起爆网络采用非电导爆系统、导爆索传爆、电力起爆方式。
(3)保护层开挖
溢洪道两侧边坡、槽底纵向坡面及马道的岩石开挖爆破,保留足够的保护层。
对开挖边坡的保护采用深孔预裂爆破,邻近预裂面区爆破采用缓冲爆破措施,对马道平台和底板采用预留厚2.0~2.5m左右的岩石基础保护层,进行水平光面爆破或水平预裂爆破。
(4)斜坡面光面爆破
为了保证槽底斜坡底板的开挖质量,拟在预留2m厚保护层的底板采取必要的斜坡光面爆破(1:0.2~1:1.2斜面坡比的预裂施工仍参照两侧边坡预裂施工方法)。
其钻爆施工程序为:测量放样→技术交底→下达作业指导书→钻机就位→钻孔施工→清孔验孔→装药、联网爆破→斜坡面清理→进入下一道工序。
(5)出渣
出渣分别采用1.2~1.6m3液压反铲挖装,18-20t自卸汽车运输。
每次爆破后,首先由人工配合反铲对坡面松动块石进行清理,然后进行出渣作业。
6.7.5 施工技术措施
溢洪道1317m高程以下开挖施工中,爆破飞石及爆破振动对下部施工部位的干扰较大,为确保施工安全,将采取切实有效的防护措施。
(1)在溢洪道泄槽段边坡外侧采用钢筋、竹排及编织带装粘土设置一道拦石防护排,并在边坡外侧预留一道拦石埂,防止边坡落石对底部施工部位的影响。
(2)采用控制爆破技术,调整主爆破方向,采用“斜线形”起爆网络技术将主爆破方向朝背离趾板方向。
同时采取孔内全偶合装药,加大孔口堵塞长度,严格控制飞石。
(3)采用梯段微差爆破,主爆破前,先进行设计边坡的预裂爆破和外边坡的预留埂的施工预裂,严格控制各种爆破的单段起爆药量。
必要时,主爆破可采取单孔单段起段,同时采取每次少打孔、勤放炮、打浅孔、少装药,达到弱松动爆破的效果。
将爆破产生的地震效应降低到最低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