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练习含答案一、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做人,里子也要讲究一点①过去在部队时,有一位前辈作家,请吃饭时钱不够了,就把手表押上,也要让大家吃得尽兴。
当时手表是责重物件,找对象的“三转一响”之一。
这是有面子的事。
②有一次跟团旅游被关在一个景区,导游伙同景区商场的经理,非让我们买东西不可,可是东西又不好又贵,大家都不肯买。
现场气氛僵持不下,表面的和气快维持不住了。
商场经理背后的大门紧闭,没有人能飞出去。
终于团里一个有钱的游客,说她要买这买那,她其实什么都不缺,但显然是为了给大伙解围,化解了一场危机。
这也是有面子的事。
③我们中国人,大多注意面子,血气方刚有之,一掷千金有之。
面子固然重要,然而里子方面,有时却注意不够。
我认为:做人,里子也要讲究一点。
④康紅雷导演跟我说过一件事:拍《青衣》剧组解散之后,演员各奔东西,潘虹老师的房间里,她穿过的戏服全部自费干洗后,整洁地挂在房间里。
她是个讲究里子的人。
⑤我还认识一个摄影助理,他说有一次拍周润发的广告,那时周润发的名气如日中天,男人们都想在现实生活中学他燃烧美元点烟的镜头。
所以现场他被团团图住,纷纷让他签名。
摄影助理实在小得放在哪里都是透明的,没有半个人注意到他。
他只是站在一边默默看着,默默工作,直到所有的拍摄工作全部结束。
周润发却主动向他走了过来,与他拍了合影。
这也是个讲究里子的人。
⑥年轻的时候,有一次在北京郊区开青年作家的会议,结束时许多代表陆续走了。
宾馆服务员问我,你们真的是作家吗?我说是。
她说为什么客房里的公物一点都不爱惜,摔坏了玻璃杯也不赔,还用床单擦鞋。
而且打了长途电话不付费,查到房间说人早走了。
我听了无言以对。
再如有些美女在外面绝对光鲜靚丽,但是住的地方有可能脏乱到下不去脚。
或者,私下里张口就是瞎话,颇为不堪。
这些不是里子差,是压根儿就没里子。
⑦名人也罢,普通人也罢,面对他人和面对自己时都要展现我们的面子和里子。
过分追求鲜衣怒马、锦上添花、煊赫恭敬,不但容易丧失意志、流于平庸浅薄,弄不好还会丢人破财、触犯法律。
扎扎实实提升自己的学识、修养,认真充实美化自己的内在,才能得到恒久不衰的尊重和认可,支撑起真正的面子。
⑧最近买过两件衣服,我都是一眼看中了里子才喜欢的。
而以往买衣服首先当然看样式,然后是质地,最后是手工和细节,但这两件衣服的里子都十分惊艳。
看不到的地方尚且如此精致,看得到的地方大体可以放心了吧!⑨做人也一样,里子也要讲究一点。
(李传鹏选自《新民晚报》2017年12月20日)(1)说一说文章开头两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2)谈谈你对“做人,里子也要讲究一点”这句话的理解。
(3)④—⑥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说说本文论证思路。
(5)根据本文的观点,说一说以下三则材料,哪一则不能论证这一观点?为什么?【材料一】西南政法大学大四女生谢仁慈,在车祸中失去了左腿,但她没有因为残疾失去生活的信心。
而是读更多的书,去远方旅行,抽出时间健身,积极踊跃参加学校社团活动。
她成绩优异,努力用自己的方式为残障人士发声。
她甚至大胆露出假肢,穿上短裤和短裙,展示自己的美丽。
【材料二】魏征非常有胆识谋略,善于劝谏皇帝收回不合理的主意,经常不顾皇上的面子直言相谏。
皇上曾得到一只很好的鹞鹰,放在手臂上把玩,远远地望见魏征前来,急忙藏到怀中。
魏征上奏故意久久不停,鹃鹰最终竟然闷死在皇上怀中。
【材料三】张某,曾就读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
他既不注重提高演技,也不注重提升个人修养,而是追求生活享受,喜欢结交朋友玩乐,开豪华跑车,经常出入高档消费娱乐场所。
后因感情问题与他人发生冲突,打人致伤被开除。
又因先后两次吸毒甚至容留他人吸毒被批捕、判刑。
虽然他出演了一些影视剧中的角色,并小有名气,但最终梦断高墙。
【答案】(1)用前辈作家押表清吃饭和有钱游客买东西为大伙解围两个有面子的事例引出本文中心论点:做人,里子也要讲究一点。
(2)做人,要扎扎实实提升自己的学识修养、认真充实美化自己的内在,才能支撑起恒久不衰的尊重,得到真正的面子。
(3)对比论证(举例论证),通过列举潘红和周润发的正面事例,与青年作家和有些美女的反面事例做对比,突出论证了注重里子得到别人的尊重的观点,进而论证本文的中心论点。
(4)首先通过作家和有钱游客有面子的事引出本文中心论点;其次通过正反对比论证突出论证本文中心论点;最后联系个人买衣服重里子进一步重申论点。
(5)材料二。
材料二表现了魏征有胆识谋略敢于直言进谏,与本文观点不符。
【解析】【分析】⑴这篇议论文的题目“做人,里子也要讲究一点”就是本文的论点,根据这两段内容和本文论点分析这两段的作用,文章开头两段用前辈作家押表清吃饭和有钱游客买东西为大伙解围两个有面子的事例引出本文中心论点:做人,里子也要讲究一点。
⑵在理解本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析这句话的含义,这篇文章提出本文论点后,然后举潘虹老师、周润发老师讲究里子和某些作家的不讲里子例子进行正反对比接着针对这些事例进行总结得出这样的结论:名人也罢,普通人也罢,面对他人和面对自己时都要展现我们的面子和里子。
过分追求鲜衣怒马、锦上添花、煊赫恭敬,不但容易丧失意志、流于平庸浅薄,弄不好还会丢人破财、触犯法律。
扎扎实实提升自己的学识、修养,认真充实美化自己的内在,才能得到恒久不衰的尊重和认可,支撑起真正的面子。
据此答题即可。
⑶结合这段话的具体说明内容分析通过列举潘红和周润发的正面事例,与青年作家和有些美女的反面事例做对比,突出论证了注重里子得到别人的尊重的观点,进而论证本文的中心论点。
据此答题即可。
⑷在整体感知文本内容和中心论点的基础上逐段梳理文章的内容,然后分析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认真阅读文章内容可知:首先通过作家和有钱游客有面子的事引出本文中心论点;其次通过正反对比论证突出论证本文中心论点;最后联系个人买衣服重里子进一步重申论点。
⑸结合本文论点和材料内容分析,材料一举西南政法大学大四女生谢仁慈提升自己的学识、修养,美化自己的内在的事例,这是正面例子,材料三是反面例子。
这两则材料都能证明本文观点。
而材料二写的是魏征有胆识谋略敢于直言进谏的事,与本文观点不符。
故答案为:⑴用前辈作家押表清吃饭和有钱游客买东西为大伙解围两个有面子的事例引出本文中心论点:做人,里子也要讲究一点。
⑵做人,要扎扎实实提升自己的学识修养、认真充实美化自己的内在,才能支撑起恒久不衰的尊重,得到真正的面子。
⑶对比论证(举例论证),通过列举潘红和周润发的正面事例,与青年作家和有些美女的反面事例做对比,突出论证了注重里子得到别人的尊重的观点,进而论证本文的中心论点。
⑷首先通过作家和有钱游客有面子的事引出本文中心论点;其次通过正反对比论证突出论证本文中心论点;最后联系个人买衣服重里子进一步重申论点。
⑸材料二。
材料二表现了魏征有胆识谋略敢于直言进谏,与本文观点不符。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议论文文段作用的能力。
议论文首段的作用有:①引出中心论点或引出论题;②吸引读者的注意(思考、兴趣);③作本文的一个事实论据(或道理论据)证明中心论点。
答题时,应先理解首段的内容,再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⑵本题考查理解议论文内容的能力。
做这样的题,首先要认真阅读文章,理解文章内容,然后再结合有关内容进行理解和分析。
⑶本题考查分析论证方法及其作用的能力。
议论文中常见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有:①举例论证,通过举具体的事例加以论证,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②道理论证,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证明论点,使论证更深入。
③比喻论证,通过比喻进行证明,使论证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④对比论证,对比论证的作用是突出强调了论点。
结合文章分析,选文第⑤段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
⑷本题考查把握议论文论证思路的能力。
答题技巧:①要明确论点;②要答出论据或论证方法及其作用;③要使用诸如“首先”“然后”“接着”“最后”等表示起承转合关系的词语来组织答题的语言。
⑸本题考查给议论文补充论据的能力。
答题时,首先要明确论点,然后再分析题目中所给材料的的具体内容,判断其是否能证明论点,如果能证明论点,就能充当这一论点的论据,反之则不能。
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跳出心灵的“井口”刘元通①《庄子》里讲了一则寓言故事:有一位河伯,以为天下一切美好的东西全部聚在自己这里,欣然自喜,等到看见茫茫大海后,才发现自己的可笑。
类似故事还有“井底之蛙”,由于坐井观天,目力所及怎么也超不过井口。
这启示我们:自觉拓宽思维与行动的边界,才能跳出“井口”。
②其实,每个人内心都有一把标尺,既衡量着自己,又丈量着他人。
这把标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生格局、发展后劲。
格局在井中,心灵便容易被点滴成绩或些微挫折填满,要么骄傲自大,要么畏葸不前。
从井底跳出来,努力拓展格局,成长的半径才会不断延伸,一切也就皆有可能。
③现实中,自我设限的“井口”时常可见。
有的人吃不得苦,经历一些艰辛挫折就难以承受,不知美好生活总是来之不易;有的人经不住夸,稍取得一些成绩、得到一点赞赏,就开始飘飘然;有的人沉不住气,急功近利、心浮气躁,缺乏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的坚韧……凡此种种,往往是因为看不到山外有山,也不懂得止于至善。
类似“井口”心态一旦固化,就会在无形中为成长进步设置了天花板。
④跳出心灵的“井口”,应该始终保持对未知事物的好奇。
科学家牛顿曾自喻为一个在海边玩耍的小孩,不时为拾到比通常更光滑的石子或更美丽的贝壳而欢欣鼓舞,却对不远处的“真理大海”一无所知;国画大家李可染晚年自称“白发学童”,仍然保持一种孩童般的“空杯”心态。
他们深知,世界无比广阔,有无限的疆域等待自己去开拓,因而保持着谦逊、进取的姿态。
目光高远,向着地平线不断迈进,一个人就不会在意眼前的波涛。
⑤跳出“井口”,并不意味着跳到另一口“更大的井”里。
因而,还应明确奋斗的方向,校准人生的参照系。
实际上,对一个人来说,比所处位置更重要的,往往是正确的方向。
一旦参照错了对象,规划错了路径,无异于缘木求鱼,达不到超越自我的目标。
譬如,为官者与商人比财富,求学者与富人比安逸,就是南辕北辙,越用力反倒陷得越深。
⑥智者总是努力在正确的道路上找寻各种可能性,庸者只会安于现状、消极懈怠。
人生的“井口”,某种意义上也会营造出一个“舒适地带”,如同“温水煮青蛙”一般,逐步令人失去进取心,阻塞向上跃升的通道。
诚然,每个人都有资格对已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但切不可因此而自满,更不能困于功劳簿的“井口”之下。
砥砺实干家的姿态、睿智者的心态,胸怀天下、登高望远,我们才能不断书写人生的新篇章。
⑦有人说,错的并不是我的身体,而是我对自己的人生设限,因而限制了我的视野,看不到生命的种种可能。
从即刻出发,让自己动起来,勇敢跳出心灵的“井口”,你会发现,世界正绽放不一样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