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等数学》说课稿共20页

《高等数学》说课稿共20页

一、课程目标
1、课程性质和作用 (1) 课程性质 《高等数学》是我院除商务英语专业外其他各专业学生必
修的一门重要基础理论课程,是学好其它专业课程的基础 和工具。 (2) 课程的地位和作用 高等数学对学生后继课程的学习和思维品质的培养起着重 要作用。该课程不仅为后继课程的学习奠定必要的数学基 础,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方法论的支撑,还能够培养学生的 逻辑推理能力、创新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全面提升学生 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3、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的办法
教学的重点:《高等数学》中的基本概念、基本 理论、基本计算方法及涉及的数学思想方法。
解决的办法:用实例为背景引入概念(如,极限 的概念、导数的概念、积分的概念等),让学生 将数学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在学生充分理解 数学知识的基础上,再将它用于分析、处理各种 经济、工程问题,由浅入深,遵循从简单到复杂, 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循序渐进的认知 规律。
人,约占89%。 (2)职称结构:教授1人,占11%;副教授4人,
占45%;讲师1人,占11%;助讲3人,占33%。 (3)年龄结构:45周岁以上2人,占22%;30—45
周岁5人,占56%; 30周岁以下2人,占22%。 这支结构合理、专业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为高等数
学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2、教材资源
四、教学效果评价
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发挥评 价的教育功能。
1、倡导肯定性评价 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不断发
展。根据鲸鱼哲学的理论,人们对美好的东 西往往容易记住,所以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 的闪光点,及时地给与鼓励,加以肯定,帮 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为学生明天的 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内容
为真正服务于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现 学生的主体地位,我们以“必需、够用”为 原则,淡化系统性和严密性,对课程内容及 授课时数作了如下处理: 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以电类专业为 例)
序号
第1部分 第2部分 第3部分 第4部分
第5部分 第6部分 第7部分 第8部分 第9部分 第10部分
(2)、教学目标
知识培养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高 等数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运算。
能力培养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培养学生比较 熟练的运算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 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协作能力,全面提升职业 核心能力。
情感培养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培养学生的团 结协作和利他精神,提高数学文化素养。
2、重视形成性评价
我们在进行课程效果评价时,更加重视形成 性评价。为考查学生的学习效果,我们对同 一专业的学生,采取统一试题,统一评卷, 其目的是通过统一考核,分析各班的教学和 学习情况,但统考成绩只占学生成绩的70%。 另外,教师根据学生的作业及课堂上的表现:创 造性、自学能力、平时考核等给出成绩,占 30%,最后加上统考成绩得到综合考核成绩。 这种定量加定性的评价方式提高了学生全面 参与教学环节的积极性。
教学的难点:抽象概念的引入及定理的理解和应 用。
解决办法:在讲解有关理论时做到以实例引入, 以问题驱动,淡化纯粹数学理论的推导与演绎, 借助用多媒体形象、生动、直观的图形帮助学生 认识抽象的数学概念。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在 巩固数学理论阶段,选取有专业背景的实例进行 有效地训练,增强学生的理论应用意识。对于复 杂、繁锁的运算,不过于强调运算技巧,而是借 助于数学软件解决。
使用教材:我们选用的教材是湖南省高等职 业教育规划教材,由张孝理主编,湖南科学 技术出版社出版。教材吸取了国内外同类教 材的精华,概念的引入尽可能从实际背景入 手;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通俗易懂、由易 到难、循序渐进。这就为高等数学的教学提 供了有利的条件。
3、加强学习方法指导
“授人以鱼,只供一饭;教人以渔,终身受用。”我们在向 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必须教给他们好的学习方法,让他们学 会学习、享受学习。因为21世纪的文盲不是没有知识的人, 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尽可能遵循数学 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原则,在引导分析时,留出学生的思 考空间,让学生大胆地去质疑、探索,充分发挥学生的直觉、 灵感,培养他们仔细观察,深刻分析以及把未知转化为已知、 把复杂转化简单的能力。因为数学化的过程就是一个转化的 过程:把未知转化为已知、把复杂转化简单的过程。这种转 化将影响人们以后的学习、工作乃至一生的生活。另外,我 们适时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做反思型学生,扬长补短, 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不断提高自学能力。
五、教学改革
为更好地服务于专业的培养目标,我们结合多年来的教学经 验,尝试对《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进行以下改革。
1、教学内容模块化
我们通过与专业课老师的交流,了解了不同专业对数学的需 求,以“必需、够用”为原则,淡化系统性和严密性,然后 对高等数学的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构建,将高等数学的内容分 为二大模块:通用模块和专用模块,有针对性地满足不同专 业的要求。通用模块包括一元函数微积分,适用于各个专业, 在第一学期讲授;专用模块包括常微分方程、根据专业进行 选择,在第二学期讲授;任选模块包括数学建模、数学实验 等,根据不同专业及不同学生的要求,在选修课及知识讲座 中讲授。这样使教学更具针对性,突出高等数学基础性、应 用性、工具性的特点。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教学目标
(1)制定教学目标的依据
①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培养具有一定理 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面向基层、面向生产、服务和管 理第一线职业岗位的实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标。
② 学生未来发展的要求
社会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提高劳动者的职业能力,如何使 我们的毕业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顺利完成“从学校 到工作的过渡”,是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者必须研究和解 决的重要问题。为此,在《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 深 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学校要将职业道 德教育与职业素质教育内容融入课程教学中,加强学生职 业能力与职业素质教育。
第11部分
复习与机动
讲授题目
函数、极限与连续 导数与微分 导数的应用 不定积分
定积分 定积分的应用 常微分方程 拉氏变换 空间解析几何 多元函数微分学
复数
授课时数
12
10 12 10
12 6 14 8 8 16
8 10
三、课程实施
1、师资力量 高等数学课程现拥有专任教师5人、兼任教师4人 (1)学历结构:具有数学专业本科以上学历的有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