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等数学说课稿PPT课件

高等数学说课稿PPT课件

(2)文化课: 数学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 也是一种重要的文化。
(3)工具课: 提供分析和计算工具,解 决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
(4)预备课: 作为学生进一步发展的本 科预备课程。
8
一、课程介绍 1.5.2 课程设计理念
●与专业相结合,缩短数学与专业的距离
●“以能力培养为中心”,解决“学以致用”的 问题
高等数学课程是高职高专院校理工、经济管理、金融类等非 数学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不仅在理工学科领域中 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已渗透到经济、管理、金融、人文科学 等各个领域,日益成为各学科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和工 具。 高等数学的教学不仅关系到学生在整个大学期间的学业水平, 而且还关系到培养学生的科学思想方法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及其文化素质。
13
二、教学内容 2.1.4 与前导课程和后续课程的关系
前导课程
初等数学
高等数学
后续课程
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 结构、微机原理及汇编 语言等相关专业课
14
二、教学内容 2.2.1 教学重点
极限与连续:熟练灵活应用极限的运算方法求函数极限。 一元函数微分学 :导数和微分的概念,复合函数的求导法,
隐函数和参数式所确定的函数的导数,拉格朗日定理及其应 用,洛必达法则,函数的极值概念,用导数判断函数的单调 性、函数图形的凹凸与拐点和求极值的方法及函数图形的描 绘。 一元函数积分学 :不定积分的概念、积分基本公式性质、 法则,不定积分、定积分的直接积分法、换元法和分步积分 法,变上限函数的求导及定积分的简单应用. 空间解析几何 :空间直角坐标系, 向量的概念及其表示,平面 及其方程,空间直线及其方程。 无穷级数 :级数的概念和性质,数项级数收敛性的判定, 幂级数。
微分方程
教学 内容
空间解析 几何
无穷级数
11
二、教学内容 2.1.2学时分配 教学时数108学时 (27周)
序号
第1章 第2章 第3章 第4章 第5章 第6章 第7章 第8章 第9章 第10章 第11章
课程内容
函数极限、连续 导数与微分 导数的应用 不定积分 定积分 定积分的应用 微分方程
空间解析几何 多元函数微分学
15
二、教学内容 2.2.2 教学难点
极限与连续:函数极限的概念,求函数极限。 一元函数微分学 :导数和微分的概念,复合函数的
求导法,隐函数和参数式所确定的函数的导数,拉格 朗日定理及其应用,洛必达法则, 函数图形的描绘。 一元函数积分学 :不定积分的概念、求不定积分、 定积分的换元法和分步积分法,变上限函数的求导 及定积分的应用。 空间解析几何 :向量的概念及其表示,平面及其方 程,空间直线及其方程。 无穷级数 :级数的概念和性质,数项级数收敛性的 判定,幂级数。
●通过案例,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强调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知识创新创造能力
理论够用 突出应用 服务专业 提高能力
9
一、课程介绍 1.5.3 课程设计思路
夯实基础
以应用为目的, 以“必需、 够用”为度
提高素养
突出应用
服务专业
10
二、教学内容 2.1.1 教学内容
一元函数 微积分
多元函数 微积分
重积分 无穷级数
理论教学 课时数
8
8 8 8 8 8 8 8 8 6 8
课内实践教学 课时数 2
2 2 2 2 2 2 2 2 2 2
课时 小计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8 10
12
二、教学内容 2.1.3 教学安排
开设时间: 第一学年 总课时: 108 课时
学分: 8 学分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时比:1: 0.256
16
二、教学内容 2.2.3 突破难点的措施
第一,理解概念。数学中的概念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弄 清楚了它是如何定义的、有什么性质,才能真正地理解 一个概念。
第二,掌握定理。定理是一个正确的命题,分为条件和 结论两部分。对于定理除了要掌握它的条件和结论以外, 还要搞清它的适用范围,做到有的放矢。
高等数学
数学与应用数学系 高等数学教研室
1
说课内容
1
课程介绍
2
教学内容
3
教学手段与方法
4
教学条件
5
教学效果
6
课程特色
7
存在问题与建设思路
2
一、课程介绍 1.1 课程建设
不动
照搬本科 教学
慢动
进行课时的 小改小变
大动
结合学校的办学 定位、办学特色 和人才培养目标
课程建设成效: 校级精品课程
3
1.2 性质与作用
4
一、课程介绍 1.3 课程目标
本着“必需、够 用”为度的原则。 使学生能够获得 相关专业必需的 及进一步发展所 需的数学知识。
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培养学生严谨的学
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 思维能力,培养学生 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 识学生具有分析问题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 及较强的自主学习能
习态度、良好的学 习习惯、一定的数 学修养。使学生学 会运用数学的思维 方式去学习、生活、
(通2过)自做己到亲自“去三尝让试”,学生的思维能力才能得到培养。
教学中力求做到“概念让学生自己去总结、规律让学生自己 去探索、题目让学生自己去解决”。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潜 移默化地学到了“发现法”、“模仿法”、“归纳法”等学 习方法。
2020/3/22
7
一、课程介绍 1.5.1 课程定位
(1)基础课:为高职高专院校理科各专 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服务。
力,逐步培养学生的 工作。
创新能力。
三位一体 相互支撑
5
1.4.1 学情分析
学生在入学前已学习掌握了初等数学的知识与方法,由于学 生生源的多元性,学生存在着水平参差不齐、基础和能力差异 性明显等特点,根据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其开设的部 分后续专业课程将用到高等数学的知识与方法。
由于学时的限制,高等数学教学坚持“以应用为导向,以能 力为目标,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定位原则,将数学 建模与数学实验的思想与方法融入高等数学课程中,加强专业 针对性教学,培养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及运用所学 知识与方法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020/3/2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66
1.4.2 学法指导
(1)学会“五会”
我们力争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学会设疑、学会发现、 学会尝试、学会联想、学会总结”。学习有得必有疑,只有 产生疑问,学习才有动力,通过对问题的解决和处理,从中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 出问题后,鼓励学生通过分析、探索,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