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合理有效安排早读课?
峰,即早晨起床后、上午八点和下午六点后的两个小时左右。
这三个高峰期间,脑神经处于高度活跃状态,思维灵敏,办事效率高。
老师要学会科学地运用最佳时间之一——八点后两个小时,为孩子们的学习打造良好的状态。
因此,重视早读课,提高早读效率已经是一件亟不可待的事情。
许多老师已经意识到了早读的重要性,可是,在实际教学中,仍然存在早读目标不明、早读形式单一的问题,虽有心提高早读效率,却总是事倍功半。
那么,如何才算上好一门早读课呢?窃以为,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明确要求进入早读准备状态。
众所周知,学生到校后和早读前是打扫卫生的时间。
在这个时间段里,学生的大脑是出于放松状态甚至是放空状态的,他们有的打扫完卫生后也许正在自己的座位上玩耍。
比如三年级的某位同学,每次打扫完卫生都会歪歪扭扭的坐在自己的座位上随意地翻阅书籍,刚开校时,铃声响起后,我走进教室就会直接让学生拿出语文书,而并没有注意学生的课前准备(包括学习用具准备和精神状态准备)。
因而该同学就会继续以他闲散的坐姿开始懒洋洋的早课学习,其他同学也有一些这样那样的现象。
而我就得根据他们的表现依次到座位旁去提醒他们。
几次以后,我才学会在走进教室以后,立刻提醒他们早读准备。
在大家都表示已经准备好了以后,才开始一天的早读。
久而久之,大家也就形成了一个习惯:早读铃声响起后立即坐端正,拿出书籍。
因此,在早读铃声响起后,
老师走进教室,首先应该严格要求学生的坐姿和精神状态。
接着,我会用五分钟的时间给他们自己,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篇课文阅读。
这样做的好处是让学生不由自主的进入学习状态。
道理就和我们吃饭时首先喜欢吃自己最喜欢的一道菜一样,无论是否愿意吃这顿饭,至少吃这道菜的时候,心情是愉悦的。
从自己最喜欢的一篇课文开始阅读,是让学生从潜意识里接受早读。
二.明确早读要求,板书早读内容。
记得高中时侯,我的语文老师每次上早读课,首先就是在黑板上板书每次早读的内容和要求,同学们只要按照黑板要求去做,总是会觉得一堂早读课过得非常快。
小学阶段的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很低,更别提学习的计划性。
因此,老师需要不断地引导和帮助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融入学习情境中来。
合理地安排好早读课的每一分钟,不给学生任何偷懒的时间。
这就要求老师正确把握本学期的学习要点,对早读进行一个整体的规划,层次分明,各时段早读难度由浅到深,循序渐进。
很多老师习惯在早读开始时对学生口头提出早读要求,而学生转眼就忘记了。
就导致了学生读着读着,忘记了学习的目标。
一不小心,就开始玩自己的去了。
然后开始正式上课的时候,学生听得云里雾里。
将早读要求板书到黑板上,就是为了让学生随时都能记得自己今天早读要干些什么。
其实主要就是告诉学生,“读什么、背什么、记什么”。
而早读目标并不是随意一写,需要老师在头天备课的时候掌握新课学习的重难点,根据新课内容和特点设置早读目标。
最好就是可以设置任务问题,并告知学生,在正式讲授新课时会进行抽查。
这样更加强了
学生学习的紧迫性。
三.运用有效方法,营造活力早读氛围。
有的班级,早读课像一座“菜市场”,声音又大又杂。
这样就不可
避免的会出现滥竽充数,偷偷聊天的人。
有的班级,早读课就像一所“敬
老院”。
大家都慢慢吞吞、有气无力的读着课文。
有的学生甚至如“老
僧入定”般,双眼直视课本,双唇紧闭。
这两种状态,都不是早读课应
该有的。
因此,我们的早读课,要两者取长补短。
尤其需要创设一个竞
争的、积极的学习氛围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可以进行自由、分组和男女比赛。
我最喜欢运用的是自由比赛。
在竞争开始前,我会让小朋友们写出今天他要挑战谁,挑战哪一项。
然后告诉有的可能不太积极的小朋友“你已经有X个挑战者了哦!加油啊,不然就被比赛掉了。
”很容易就激起了他的学习积极性。
而挑战者们更是会加倍努力。
每次采用这种方式,同学们在接下来的早读中都非常认真。
比赛内容更是多种多样,可以比赛词语听写、课文朗读和段落背诵等。
当然,有一个原则就是“以下犯上”———成绩优秀者只能挑战比他更优秀的人。
分组比赛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把一个小组作为一个集体,同学们为了集体的荣誉,会很愿意在自己学习的同时,帮助后进生利用早读时间尽可能多的记忆知识。
当然,既然有竞争,就有一定的奖惩制度。
一般都是有趣的奖励或惩罚。
四.采用多种朗读方式,避免单一古板。
早读,其实就是朗读。
虽然有了竞赛制度,但是如果朗读方式单一,学生读着读着也就没有兴趣了。
因此,多种朗读形式并用,能有
效地推进早读进程。
朗读可以是个人朗读、小组朗读、班级集体朗读。
可以是范读、教读和分角色朗读。
总之,把多种朗读方式贯穿于整个早读课堂,可以不断地激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
为了避免“读望天书”的情况出现,我一般会在重点部分,要求学生一边读一边用手指着。
巡视有没有混水摸鱼的人。
五.及时有效的进行点评反馈。
以往的学生认为早读其实就是老师守着,自己张开嘴巴“哇啦哇啦”乱读一通,然后坐等下课。
但是如果在下课前的3-5分钟,老师可以根据学生当天的早读情况进行一个简单的总结,表扬和批评并用,让学生知道,原来老师不仅仅是守着,还在认真观察每个学生的早读情况,在下一次早读的时候,就会开始认真了。
如果有比赛活动的话,可以运用最后一点时间给部分学生一个比赛机会,并及时点评比赛结果,表扬值得肯定的部分,甚至可以让比赛优秀者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
大家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其实,早读就是学生进入新一天学习的一块敲门砖,只要早读课上获得了进步、胜利的满足感,学生一天的学习都会充满活力与激情。
而如何合理有效地安排早读课,就要根据各个班的实际情况而定了。
希望每位老师都不断完善改进自己的早读课,让学生读出兴趣和精神状态,愉快而充实地开始新一天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