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共关系学》第4章

《公共关系学》第4章


【案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考】
克莱斯勒公司的媒体关系网站
1.因特网作一个新颖的传播工具在企业公共关系工作中有怎样的作用。 2.结合本案例总结分析媒体公众的重要性。
【实训练习】
请你画一张学校的公众关系构成图,分析各类公众的特征,并谈谈怎样发挥 学生在学校形象建设中的作用。
公众行为类型
先驱者
早期采用者
前期追随者
后期追随者
落伍者
【关键概念】
公众 公众的心理定势 公众的从众行为
【复习思考】
1.简述公众的涵义、特征与分类。 2.简要介绍外部公众的主要类型。 3.分析常见的心理定势和从众行为产生的原因。 4.分析舆论对公众行为的影响。 5.分析内部公关在企业组织中的重要作用。
典型案例
广告与公众的心理感受
4.3.2
公众的从众行为
公众的从众行为就是个人行为被迫与群体一致的心理现象。 1.公众的从众行为分析:(1)从众行为产生的原因(2)从众行为的影响因素 2.流行与公众行为:(1)流行的含义 (2)流行中的公众行为类型
3.流言与公众行为:(1)流言的含义(2)流言的特点(3)正确认识和利用流言 4.舆论与公众行为:(1)舆论的含义(2)舆论对公众行为的影响
外部公众
(3)外部公众与企业形象
社区公众
媒介公众
顾客公众
政府公众
典型案例
“小燕子”的一封信
4.3
4.3.1
公众的心理定势与从众行为
公众的心理定势
所谓心理定势,是指公众心理上的“定向思维”,它是由一定的心理
1.公众心理定势的含义:
活 动所形成的准备状态,对以后的心理活动起着正向或反向的推动作用。 2.常见的心理定势: 首因效应 近因效应 晕轮效应 刻板印象
公共关系理论与实务
THEORY AND PRACTICE OF PUBLIC RELATION
主 魏翠芬 编 魏翠芬 主编 王连廷 副主编 副主编 田桂芹 田桂芹 李逾男 李逾男
清华大学出版社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第四章
学习目标:
公共关系的客体—公众
1.理解公众的概念、涵义及特征 2.明确公众的分类状况及目标公众的范围
或组织。现代企业的公众有这样几项基本含义: 1.公众是公共关系的客体,即现代企业传播沟通对象的总称;
2.公众是相对特定企业而存在的;
3.公众是因相同的利益、问题等而联结起来并与特定企业发生联系或相互 作用的个人、群体或组织的总和; 4.公众是客观存在的。
4.1.2
公众的特征
2.变动性 3.同质性 4.相关性 1.学校的公众 2.卡拉OK歌厅的公众
1.复杂性
应用举例
4.2
4.2.1
公众的分类及目标公众分析
公众的分类
1.按公众的归属关系划分: 内部公众 外部公众
2.按公众的发展过程划分: 非公众 现在公众 未来公众 潜在公众 知晓公众 行动公众
3.按对企业的重要性划分: 首要公众 次要公众 边缘公众
4.按公众对企业的态度划分: 顺意公众 逆意公众 独立公众
3.掌握公众心理定势的涵义及常见的心理定势
4.学会运用公共关系技术引导公众的从众行为
引导案例:大亚湾核电站的风波
1. 分析本案例中的公众的类型。 2.结合本案例,分析舆论对公众从众行为的影响。
4.1
4.1.1
公众的含义与特征
公众的含义
公众是指在公共关系活动中,与社会组织存在某种利益关系的个人、群体
4.2.2
企业目标公众分析
1.内部公众分析 (1)内部公众:包括组织内部全体成员构成的公众群体。 (2)内部公众的特性:相对稳定性 关系密切性 组织严密性 合作竞争性 利益直接性
(3)内部公众与企业形象:是企业形象的体现者、传播者、反馈者
典型案例
我们在同一条船上
2.外部公众分析 外部公众:指除了内部公众之外的一切与组织利益相联系的个人、群体或组织。 (1)外部公众的类型 (2)外部公众的特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