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闽教版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2020闽教版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 目录教材解读一课时设置 (3)二教学目标 (4)三编写思路 (4)四教学建议 (4)教学设计参考第1课时收发邮件提效率 (39)第2课时即时通信重沟通 (45)第3课时防范病毒保安全 ................................. . . (51)第4〜5课时善用空间写日志(综合活动1) (55)第6课时确定主题搭结构 (62)第7课时插入图片秀美景 ......................................... . .. (68)第8课时修饰文本说成果 (75)第9课时巧用形状突重点 (81)第10课时增设动画添效果 (89)第11课时添加影音显魅力 (93)第12〜13课时创设导航集作品(综合活动2) (99)第14〜15课时演示文稿展成果(综合活动3) (108)本册教材共9课和3个综合活动。

原则上1课安排1课时,1个综合活动安排2课时,在一个学期内安排15课时完成。

每个课时的课堂教学,建议教师遵循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精神,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保证全体学生都能完成教材设置的“探究活动”任务,并能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积极参与教材创设的“创新活动”。

课堂教学时,建议教师让学生通过探究、交流、制作、体验等方式,在活动中理解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或掌握相关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体验信息技术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信息素养,让学生具有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物化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

知识模块教学主题课时分布分课时单元课时信息交流与安全第1课收发邮件提效率15第2课即时通信重沟通1第3课防范病毒保安全1综合活动1善用空间写日志2演示文稿展成果第4课确定主题搭结构110第5课插入图片秀美景1第6课修饰文本说成果1第7课巧用形状突重点1第8课增设动画添效果1第9课添加影音显魅力1综合活动2创设导航集作品2综合活动3演示文稿展成果23知识模块 教学目标信息交流 与安全 1- 了解电子邮箱的应用及垃圾邮件的危害。

2. 会申请电子邮箱,能使用电子邮箱收发和管理电子邮件。

3. 会申请QQ 账号,会添加QQ 好友,能使用QQ 进行文明交流和文件的传送与 接收。

4. 了解博客的含义,能运用网络学习空间发表日志,会通过评论和留言的方式与他人 交流。

5. 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危害及其基本特征,学会使用杀毒软件查杀和预防病毒的基本 方法。

6. 培养规范、文明的网络交流习惯,增强信息安全意识。

演示文稿 展成果 1.掌握演示文稿的结构组成。

2-能创建、预览、保存演示文稿-3. 会在演ZK 文稿中插入幻灯片,会复制、删除、移动演示文稿中的幻灯片。

4. 了解图片在演示文稿中的作用,会根据展示主题合理选择使用图片。

5- 掌握在演示文稿中插入图片、缩放图片、裁剪图片的基本操作。

6- 掌握在幻灯片中插入文本框和艺术字的基本操作,了解根据演示内容合理选择字体 和设置字体属性的重要性。

7-掌握在幻灯片中插入和编辑形状的基本方法,了解形状在突出重点信息和规整页面 空间中所起的作用及相关操作。

8. 会给演示文稿中的对象添加简单的动画,会调整动画的播放顺序,了解动画效果选 项设置的基本操作。

9. 会为演示文稿中的幻灯片添加、更改或删除切换效果。

10. 会在幻灯片中插入音频、视频,了解幻灯片中音视频播放控制的基本设置方法。

11. 掌握创建超链接的基本方法,会使用超链接制作演示文稿的导航。

12-会演示和打印演示文稿,理解评价演示文稿作品的基本标准。

匕教材体系结构 本册教材供学生在五年级上学期学习使用。

本册教材强调学生运用学科知识,认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提升综合素质,着 力发展核心素养,特别是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生 活和个人自主发展的需要,迎接信息时代和知识社会的挑战。

教材内容包含信息交流与安全和演示文稿展成果两个知识模块,共9课和3个综合活 动。

信息交流与安全模块由3课和1个综合活动组成,演示文稿展成果由6课和2个综合 活动组成。

第一模块:信息交流与安全。

从古至今,人类的信息交流方式随着技术手段的发展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

在网 络环境下的信息交流方式也更加丰富,有了更多的选择,如电子邮件、微博、QQ 、微 信、可视电话等。

人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方式,发挥不同方式各自的优势特点, 使信息交流过程更有针对性、更有效。

本知识模块选取了电子邮件、QQ 、网络学习空间 三种不同的交流工具或平台,旨在让学生在学习中了解三种网络交流方式的特点,在体 验中学会根据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选择使用。

同时,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网络文明交 流习惯,培养自我保护意识,增强信息安全意识。

能在学习体验中了解计算机病毒的一 些基本特征,以及计算机病毒给人们的生活、工作等方面带来的危害,学会使用杀毒软 件防范计算机病毒。

第二模块:演示文稿展成果。

在人们的交流与沟通中,如何做到抓住重点,快速高效地表达信息,让表达的信息 简明易懂,显得越来越重要。

在实际生活中,无论是在学校、企业还是政府机构,在教 学培训、销售演示、会议报告时,都会不约而同地选择演示文稿来表达信息。

PowerPoint 就是制作演示文稿的最佳工具之一。

在教材的内容选择上,本知识模块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清新福建•魅力八 闽》,从演示文稿内容结构的搭建开始,按照演示文稿的制作基本流程,逐课深入,依次 加入图片的选择,图片的缩放与剪裁,文本字体的属性设置,形状的编辑与使用,动画 与切换效果的运用,导航的制作,作品的集成与评价等方面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在整个 模块的学习体验中了解设计制作演示文稿的基本流程,掌握一定的多媒体作品设十理念 和操作技巧,增强信息表达的能力,提升信息素养。

教师在进行整个知识模块教学时, 可全过程围绕此案例进行分析和示范讲解(演示文稿案例文件可从教材配套教学资源网站中下载),以保证教学案例内容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在教材的内容衔接上,既考虑到学生在Word中已学过的知识,又考虑到本知识模块在知识与技能结构上的完整性,因此,在编排教学内容时,对学生已在Word中学过的基本操作内容,在本知识模块中只作简单介绍,而在作品的设计与制作方法、设计理念、操作技巧上,本册教材有较多的介绍。

在教材的教学设计上,本知识模块加强了讨论、实践、探究、动手试一试、创新活动等活动内容的设计,并增加了场景式对话或提示插图,以提升教材的趣味性和开放性。

整个模块的活动设计,围绕着以《可爱的家乡》为主题的作品设计,从搭建结构开始,到集成作品和评价作品结束,每一课的活动均在前一课的基础上,对作品进行不断地完善和丰富,直至一个作品的全部完成,各课之间有着较强的关联性和系统性,旨在培养学生利用数字化工具完成作品设计与创作的能力。

在教材的教学适应性上,考虑到地区间的不平衡以及学生基础水平的差异,提供适合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学生基础水平较高的地区,可更关注学生设计理念层面的培养和学习,学生基础水平较弱的地区,可仅在设计作品的方法和操作技能上,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在教材的软件版本选择上,本知识模块案例选用的演示文稿制作软件为微软公司的PowerPoint 2013版本。

教师在运用教材开展教学活动时,可结合本地实际,不必拘泥于教材案例版本的限制,灵活地选用PowerPoint 2010或更高版本。

知识点分布知识模块教材内容主要知识点课时信息交流与安全第1课收发邮件提效率申请电子邮箱;收发和管理电子邮件;了解垃圾邮件的危害。

1第2课即时通信重沟通学会使用一种即时通信工具。

申请账号;添加好友;即时交流;发送和接收文件。

1第3课防范病毒保安全了解计算机病毒,学习查杀计算机病毒的操作方法。

1综合活动1善用空间写日志申请网络博客,并发表个人博客;养成规范、文明的交流习惯,树立安全意识。

2演示文稿展成果第4课确定主题搭结构知道演示文稿的组成结构,会在演示文稿中插入幻灯片,复制、删除、移动演示文稿中的幻灯片。

1第5课插入图片秀美景在幻灯片中插入图像;图片的选择、缩放与裁剪。

1第6课修饰文本说成果在幻灯片中插入文本框和艺术字;字体的选择和字体属性的设置。

1第7课巧用形状突重点在幻灯片中插入和编辑形状;利用形状突出重点信息。

1第8课增设动画添效果认识演示文稿中动画的基本类型;会给幻灯片中的对象添加并设置简单的动画效果;会调整动画的播放顺序。

1第9课添加影音显魅力会在幻灯片中插入音频和视频;了解音频和视频播放控制的设置。

1综合活动2创设导航集作品为演示文稿中的幻灯片设置超链接;会给幻灯片添加、更改或删除切换效果。

2综合活动3演示文稿展成果会打印演示文稿;会评价演示文稿作品;培养利用数字化工具完成作品设计与创作的能力。

2第1课收发邮件提效率知识要点1.电子邮件地址格式。

2,申请电子邮箱账号。

3,收发和管理电子邮件。

4.认识垃圾邮件的危害。

广教学建议本课是信息交流与安全知识模块的第一课。

本课选取电子邮件为教学内容,旨在让学生在学习中了解电子邮箱的应用和认识垃圾邮件的危害,掌握电子邮箱地址格式,会申请电子邮箱,会使用电子邮箱收发和管理电子邮件。

能根据"创新活动”中的要求,给他人发送带附件的电子邮件,查看收件箱中的来信,下载邮件中的附件。

培养学生规范、文明的网络交流习惯,增强信息安全意识。

教材采用“学习任务—开阔视野—探究活动—创新活动—活动评价”的方式半组织内容。

建议教师采用“情境引入—探究活动—体验交流—创新活动—总结评价”南方式进行教学。

其中,“体验交流”不是独立的,而是融入贯穿到"探究活动”思I全过程中。

6教材每一课的内容组织方式相同,以下不再重复。

1.情境引入。

从古至今,人类的信息交流方式随着技术手段的发展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在网络环境下的信息交流方式也更加丰富,如电子邮件、微博、QQ、微信、可视电话等。

不同的信息交流方式也有各自不同的优势和特点。

电子邮件是因特网最基本的服务之一,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网络信息交流方式,可以用来传送文字、声音和图像等内容,教学时, 可选取身边的信息交流案例,从信息交流入手,引入课题和本课的“学习任务”,并让学生知道电子邮件的英文简称是E-mail。

教师可以通过联系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物流、邮件等的投递过程,类比电子邮件的投递过程,结合教材“开阔视野”中的内容,引导启发学生掌握电子邮箱地址的格式,了解用户名、邮件服务器等概念。

如:投递物流快递时,需选择一家快递公司,需填写收件人等信息,类比到电子邮件地址的格式中就是邮件服务器域名,用户名等。

2.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对学生有两个层面的要求:一是信息安全层面,二是操作技能层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