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簧式安全阀检修步骤、工艺方法及质量标准3.2.1 弹簧式安全阀检修准备3.2.1.1确认该阀门已进行有效隔离,工作相关风险预控措施已落实。
安全技术交底已完成。
3.2.1.2工器具、量具、备件已准备好。
3.2.1.3检查阀门外部阀体情况,阀体表面应无砂眼、无裂纹、无重皮、螺栓及零部件完好。
3.2.1.4对阀门上需拆卸螺栓处用松动剂进行润滑。
3.2.2 弹簧式安全门检修步骤、工艺方法3.2.2.1安全门解体。
3.2.2.1.1拆除操纵杆销、操纵杆、提升传动装置;拆除定位螺母定位销及复位螺母。
3.2.2.1.2用深度尺测量压紧螺钉上端面至阀杆顶端的距离,并做好记录3.2.2.1.3松开压紧螺钉锁定螺母,用专用扳手逆时针旋转直至压紧螺钉与弹簧上部垫圈松开。
3.2.2.1.4用专用扳手均匀地拆下两个顶轭杆的螺母。
将轭架从阀杆上提离阀门,在弹簧顶部做好原始定位标记拆除支座组件和顶部弹簧垫圈及弹簧底部弹簧垫圈。
从重叠套环和阀杆组件上拆下重叠套环的开口销。
3.2.2.1.5在重叠套环上位与阀杆销孔的槽口处做一标记,然后把重叠套环逆时针转动,直至环上4条线中的最低一条线与上浮垫圈持平。
3.2.2.1.6仔细地数清通过阀杆开口销孔前面的槽口数。
3.2.2.1.7在盖板与通气孔上做好定位标记,然后拆下盖板的双头螺栓螺母并从双头螺栓上提出盖板。
将阀杆连同阀瓣、阀瓣压环组件从阀门里拆出。
从阀杆上拆下阀瓣和阀瓣压环,测量从导承顶部至套筒座距离尺寸以及从导承顶部至上调整环底面的距离尺寸并记录,从阀座上拆下上调整环销,提出导承。
3.2.2.1.8从底座上拆下上调环和导座组件,用记号笔标出上调整环槽口相对于导承的径向位置,旋松下调整环销,直至销与环的槽口稍微分离。
然后在套筒座的顶部放一平板,在下调整环位于下调整环的销处的槽口做一标记,以下调整环销为基准,逆时针旋转下调整环直至与平板接触,数清并记录通过下调整环销的槽口数后,将下调整环从阀座套筒上旋下并从阀体内取出;(注意:在旋下调整环销时,不要转动下调整环)。
3.2.2.2安全阀检查3.2.2.2.1将压盖螺母、衬套、上下调整杆拆下,检查螺纹部位有无损伤,如有损伤应使用锉刀修整,用1755清洗剂除锈后擦拭干净3.2.2.2.2取出上下调整环,彻底清扫螺纹部位3.2.2.2.3检查阀座表面有否缺陷,检查内壁有无磨损冲刷引起的壁厚减薄现象3.2.2.2.4测量密封面溶焊金属厚度及喷咀形阀座密封面对阀体上口的不平行度,如超标应对密封面进行研磨校正(溶焊金属厚度不得小于4mm,密封面对阀体止口不平行度不得超过0.03mm)3.2.2.2.5检查密封表面至主阀座基准面的高度,如小于1.5mm应对主阀座基准面进行加工3.2.2.3阀瓣组件检查2.4.2.3.1目视检查密封面损伤及导向部位是否有擦、咬伤、粘合、卡住痕迹,如有应清理,并对导向套和阀瓣外部进行清理3.2.2.3.2检查与阀杆头部接触面有无裂纹等缺陷,如有应更换3.2.2.3.3检查密封面磨损情况3.2.2.4阀杆检查3.2.2.4.1目视检查阀杆表面是否有咬伤、粘合、卡住的痕迹,如有应清理、修整,如严重时应更换3.2.2.4.2检查阀杆的不直度,超过标准应修正,无法修正的应更换3.2.2.4.3检查阀杆的磨损情况不得大于0.1mm,阀杆连接丝扣完好无损,与螺母配合良好,顶部园弧无磨损,用磁粉检查阀杆头部是否存在裂纹等缺陷,如有应更换。
3.2.2.5弹簧检查3.2.2.5.1弹簧表面除锈进行外观检查,应光滑无有害的裂纹、伤痕、腐蚀等缺陷3.2.2.5.2测量弹簧的自由高度应符合要求,两端面平行,且垂直于轴线,垂直度偏差不大于2mm3.2.2.5.3弹簧压缩后能恢复自由高度3.2.2.5.4弹簧座无裂纹及其它缺陷3.2.2.5.5弹簧与弹簧座接触应平稳,接触平良时应对研修正3.2.2.5.6弹簧表面总面积的50%以上有腐蚀应更换3.2.2.6检查挡环与下弹簧座是否接触园滑,以挡套与阀杆能够自由行程为准,接触不好时应对研3.2.2.7目视检查外观以及阀杆导向部位是否有缺陷3.2.2.8安全门密封面的研磨3.2.2.8.1研磨工具准备3.2.2.8.1.1标准一级平台3.2.2.8.1.2研磨胎具(HB〈40铸铁〉及手柄3.2.2.8.1.3刮刀、锉刀3.2.2.8.1.4机油、红丹粉、丙酮3.2.2.8.1.5脱脂棉、油毛毡3.2.2.8.1.6 #400、#800、#1200研磨膏3.2.2.8.2研磨工具制作如下图:3.2.2.8.3彻底清扫研磨表面及周围,在研磨胎上涂抹#400(或同等粒度)研磨膏,放在研磨面上全面均匀加压,反复正反方向慢慢旋转手柄直到密封面较为平整,无坑点和划痕。
3.2.2.8.4分别用#800和#1200的研磨膏进行细研和抛光,每次换研磨膏时旧研磨膏必需用丙酮擦洗干净,抛光研磨时,涂少量研磨膏轻轻研磨,直到出光亮,后在油毛毡上涂少量研磨膏用大于密封面外径的木块,压在密封面上旋转几次,直至密封面出现光亮3.2.2.8.5将热阀瓣舌头背腔漏进去的研磨膏以及阀体上的研磨膏清理干净,使用一级平台和红丹粉检查密封面的径向吻和度,吻和度必需超过密封面宽度的80%3.2.2.9安全门装配3.2.2.9.1将阀体内部、阀瓣、阀座等用脱脂棉浸丙酮擦干净后,将阀瓣下到阀体内,切记绝不可以用棉纱或麻布3.2.2.9.2安装导向套,要注意导向套的位置一定要和解体前的位置一样,导向套的内壁和阀瓣的外壁匀涂以适当之润滑剂,紧固螺钉要紧好3.2.2.9.3上下调整进行彻底检修后,螺纹涂以润滑油安装于先前位置上3.2.2.9.4按解体前的位置安装冷却器,注意排汽管应装在解体前的位置上3.2.2.9.5将行程控制环套在阀杆上,测量阀办行程以确定阀瓣位置,标准为12.5+1mm。
3.2.2.9.6证实阀杆的横销放入阀瓣背面的放转槽内,上好弹簧及上弹簧座,紧弹簧紧固螺栓至拆前测量高度,装好莘簧放松螺钉3.2.2.9.7上好弹簧罩并装好手动开启装置3.2.2.9.8清理螺栓,加好密封垫,联好排汽法兰的排汽弯头3.2.3弹簧式安全阀检修质量标准:3.2.3.1安全门回装。
3.2.3.1.1确认上、下调整环的位置正确。
3.2.3.1.2测量调整螺丝高度正确,(此时,弹簧紧压在弹簧罩上)。
3.2.3.1.3阀杆没有受到弯曲力矩而变形。
3.2.2.1.4弹簧表面无裂纹、重皮、严重锈蚀、敲打无异音、声音宏亮。
3.2.2.2安全阀检查3.2.2.2.1压盖螺母、衬套、上下调整杆拆下,检查螺纹部位无损伤,如有损伤应使用锉刀修整,用1755清洗剂除锈后擦拭干净。
3.2.2.2.2上下调整环,螺纹部位清扫干净。
3.2.2.2.3阀座表面无缺陷,检查内壁无磨损冲刷引起的壁厚减薄现象。
3.2.2.3阀瓣组件检查3.2.2.2.5检查密封表面至主阀座基准面的高度不小于1.5mm。
2.4.2.3.1目视检查密封面损伤及导向部位没有擦、咬伤、粘合、卡住痕迹。
3.2.2.3.2检查与阀杆头部接触面无裂纹等缺陷。
3.2.2.4阀杆检查3.2.2.4.1目视检查阀杆表面是无咬伤、粘合、卡住的痕迹。
3.2.2.4.2检查阀杆的不直度,超过标准如下:阀杆弯曲度的测量方法如下图,其值不大于0.05mm:3.2.2.4.3检查阀杆的磨损情况不得大于0.1mm,阀杆连接丝扣完好无损,与螺母配合良好,顶部园弧无磨损,用磁粉检查阀杆头部是否存在裂纹等缺陷,如有应更换。
3.2.2.5弹簧检查3.2.2.5.1弹簧表面除锈进行外观检查,光滑无有害的裂纹、伤痕、腐蚀等缺陷3.2.2.5.2测量弹簧的自由高度应符合要求,两端面平行,且垂直于轴线,垂直度偏差不大于2mm3.2.2.5.3弹簧压缩后能恢复自由高度3.2.2.5.4弹簧座无裂纹及其它缺陷3.2.2.5.5弹簧与弹簧座接触应平稳,接触不良时应对研修正3.2.2.5.6弹簧表面总面积的50%以上有腐蚀应更换3.2.2.6检查挡环与下弹簧座接触园滑,以挡套与阀杆能够自由行程为准,接触不好时应对研3.2.2.8安全门密封面的研磨3.2.2.8.1彻底清扫研磨表面及周围,在研磨胎上涂抹#400(或同等粒度)研磨膏,放在研磨面上全面均匀加压,反复正反方向慢慢旋转手柄直到密封面较为平整,无坑点和划痕。
3.2.2.8.2分别用#800和#1200的研磨膏进行细研和抛光,每次换研磨膏时旧研磨膏必需用丙酮擦洗干净,抛光研磨时,涂少量研磨膏轻轻研磨,直到出光亮,后在油毛毡上涂少量研磨膏用大于密封面外径的木块,压在密封面上旋转几次,直至密封面出现光亮3.2.2.8.3将热阀瓣舌头背腔漏进去的研磨膏以及阀体上的研磨膏清理干净,使用一级平台和红丹粉检查密封面的径向吻和度,吻和度必需超过密封面宽度的80%3.2.2.9安全门装配3.2.2.9.1将阀体内部、阀瓣、阀座等用脱脂棉浸丙酮擦干净后,将阀瓣下到阀体内,切记绝不可以用棉纱或麻布3.2.2.9.2安装导向套,要注意导向套的位置一定要和解体前的位置一样,导向套的内壁和阀瓣的外壁匀涂以适当之润滑剂,紧固螺钉要紧好3.2.2.9.3上下调整进行彻底检修后,螺纹涂以润滑油安装于先前位置上3.2.2.9.4按解体前的位置安装冷却器,注意排汽管应装在解体前的位置上3.2.2.9.5将行程控制环套在阀杆上,测量阀瓣行程以确定阀瓣位置。
3.2.2.9.6证实阀杆的横销放入阀瓣背面的放转槽内,上好弹簧及上弹簧座,紧弹簧紧固螺栓至拆前测量高度.3.2.2.9.7上好弹簧罩并装好手动开启装置3.2.2.9.8清理螺栓,加好密封垫,联好排汽法兰的排汽弯头3.3安全、健康、环保要求:3.3.1 安全3.3.1.1首先检查安全措施和工作流程符合安全规程的要求之后方可开始工作。
3.3.1.2松开阀门螺栓前须检查确认管道内确无压力,检查疏水门确已打开,存水已被放净。
3.3.1.3在检修过程中疏水门须一直处于开启为止,以防阀门不严漏出伤人。
3.3.1.4松开螺栓时,须注意防止被可能积存的蒸汽或热水喷出伤到。
3.3.1.5阀门拆卸后,整理好工具和拆下的零部件,并对已拆除的阀门做好保护措施,防止异物落入。
3.3.1.6在汽水管道上进行较长时间的工作时,检修段管道应用带尾巴的堵板将检修的管段可靠的隔断。
3.3.1.7在安装、回装管道法兰或阀门时,不准用手指伸入孔内触摸。
以防轧伤手指。
3.3.1.8高空作业,戴好安全帽,穿好防护服和工作鞋,并做好监护,材料、备件等应放置在牢固可靠的地方。
3.3.1.9紧急消缺时须做好防止被高温阀门管道烫伤的安全措施,如防烫的工作服、手套、工作鞋等。
3.3.1.10使用电动工具要注意漏电、触电的危险,使用电磨,有铁屑伤害眼睛的危险;检查电动工具,防止漏电,使用角磨等电动工具戴防护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