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妊娠期高血压ppt课件

妊娠期高血压ppt课件


.
3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概述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多 发生于妊娠20周后,主要表现为高血压、蛋白 尿和水肿,严重时出现头晕、眼花、抽搐、昏 迷,甚至危及母儿生命。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是产科急症,是孕产妇 和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
4
病因及病理生理变化
病因目前尚不清楚 高危因素: 初产妇、年龄过小或大于35岁 体形矮胖、营养不良 精神高度紧张 双胎妊娠、羊水过多 慢性高血压、慢性肾炎、糖尿病 家族中有高血压病史者
轻度:妊娠20周后 出现血压 ≥140/90mmHg, 24小时尿蛋白≥0.3g 或(+),伴有头痛 及上腹部不适
子痫前期
重度:妊娠20周后出 现血压 ≥160/110mmHg, 24小时尿蛋白≥2.0g 或(++),伴有持 续头痛、上腹部不 适、视觉障碍、肝 细胞异常等
.
9
临床表现
子痫 子痫前期孕妇出现抽搐,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
管腔狭窄,外 周阻力增加
激活RAS 系统
通透性增加, 血浆蛋白漏出
肾小球滤过 率降低
血压升高
蛋白尿
血浆胶体渗透压 降低
激活RAS系统
水肿
.
7
临床表现及分类
分类
妊娠期高血压 子痫前期 子痫
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 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
.
8
临床表现
妊娠期高血压 妊娠期首次出现血压持续≥140/90mmHg,一般于 产后3个月恢复正常
高血压孕妇在妊娠20周后出现24小时尿蛋白≥0.3g;或 妊娠20周后突然尿蛋白增加;或血压进一步升高等
妊娠合并 慢性高血压
妊娠20周后首次诊断高血压,并持续到产后3个月 后;或妊娠20周前出现舒张压≥90mmHg,妊娠期无 明显加重
.
11
治疗要点
妊娠期高血压
1、休息:左侧卧位,保证睡眠 2、营养:每日摄入足够蛋白质、热量、维生素等饮食,全身水肿 者可适当限制钠盐摄入 3、间断吸氧 4、加强母婴监护,增加产前检查次数,出现头痛、头晕、视物模 糊、上腹部不适等症状及时就医。
.
17
护理措施
一、一般护理 1、保证休息 2、调整饮食 3、加强产前保健
.
18
护理措施
病情观察
1、一般观察与监测: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观察患者的自觉 症状,如出现头晕、头痛、视物模糊等,立即汇报医生并积 极配合抢救病人 2、胎儿观察及监护:督促病人每日计数胎动,定时听诊胎心, 必要时行胎儿监护。观察有无腹痛,阴道流血等临产情况。 3、用药观察:在使用硫酸镁时,需严密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毒性反应首先为膝反射消失,进一步出现全身肌肉张力减退 及呼吸抑制,严重者心跳骤停。
.
13
治疗要点
子痫
1、首先控制抽搐 2、控制血压,维持在140-150/100mmHg 3、治疗脑水肿(甘露醇) 4、必要时利尿 5、监测血压,保持安静,防止舌咬伤及误吸,保持呼吸道通畅,留 置尿管,警惕胎盘早剥,子痫抽搐控制后2小时终止妊娠。
.
14
护理评估
身体 状况
病史
心理 社会 评估
辅助 检查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护理
.
1
学习目的: 了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病因学说 了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病理生理变化 熟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治疗要点及护理评估 掌握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定义、临床表现、分类 及护理措施
.
2
目录
1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概述 2 病因及病理生理变化 3 临床表现及分类 4 治疗要点 5 护理评估 6 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
15
护理评估
辅助检查 1、血常规检查 2、血生化检查 3、尿液检查 4、眼底检查 5、其他:心电图、胎监等
.
16
护理诊断
1、组织灌注量改变 与全身小动脉痉挛有关 2、体液过多 与水钠潴留、低蛋白血症有关 3、有受伤的危险 与子痫发作时摔伤或昏迷时坠床有关 4、焦虑、恐惧 与担心自身及胎儿安全有关 5、知识缺乏:缺少疾病预防、护理的相关知识 5、潜在并发症 :胎盘早剥、脑出血、肾衰竭等Βιβλιοθήκη .19护理措施
使用硫酸镁的注意事项:
1、膝反射必须存在 2.呼吸不少于16次/min 3、尿量不少于25ml/h或600ml/24h 4、备10%葡萄糖酸钙10ml,一旦发生硫酸镁中毒 反应,立即遵医嘱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10ml 解毒,5min推完。
.
20
护理措施
子痫病人的护理
典型表现:开始眼球固定,两眼凝视,牙关紧闭,随之口角及面部肌肉 痉挛,进而发展为全身及四肢强直性收缩,双手紧握,双臂曲屈,而后 出现强烈抽搐,抽搐时呼吸暂停,面部青紫、抽搐约1-1.5min后肌肉松 弛,恢复呼吸,但仍处于昏 迷状态,病人清醒后表现烦躁、 易激惹。
.
10
临床表现
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
.
12
治疗要点
子痫前期
一、“十字”原则 1、解痉:首选硫酸镁,适用于重度子痫前期和子痫患者 2、降压:收缩压≥160mmHg或舒张压≥105-110mmHg时使用,一般维持在收缩压140-150mmHg, 舒张压90-100mmHg即可。常用药物:硝苯地平、卡托普利等 3、镇静:一般用于对硫酸镁有禁忌或疗效不明显时,常用药物有地西泮。控制子痫时可用冬眠药 物。 4、扩容:在解痉的基础上,常用的有白蛋白、血浆、低分子右旋糖酐等 5、利尿:一般不主张,只有在全身性水肿、左心衰竭、肺水肿、脑水肿时使用,常用药物有呋塞 米、甘露醇等 二、促进胎肺成熟 对于妊娠小于34周的患者,如七日内有终止妊娠的可能时,可肌注地塞米松5mg,Q12H,共4次 若马上要终止妊娠,可静脉注射地米10mg,以促进胎肺成熟。 三、适时终止妊娠
.
5
病因学说
发病机理中两个关键环节 滋养细胞功能异常和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免疫学说 认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病因是胎盘某些抗原物质免疫反应的 变态反应
异常滋养细胞侵入子宫肌层 异常滋养细胞侵入子宫动脉,使子宫螺旋 动脉发生病变,最终发展为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胎盘血液灌注量减少,而引 起一系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症状。
血管内皮损伤 体内炎性介质引起血管内皮损伤,而导致血管紧张素Ⅱ 的敏感性增加,引起血压升高。
营养缺乏 多种微量元素的缺乏,如钙、镁、锌、硒等缺乏与先兆子痫 的发生发展有关。
其他:遗传因素、胰岛素抵抗等
.
6
病理生理变化
胎盘
脑 肝脏
基本病变 全身小动脉痉挛
心血管
肾小动脉痉挛,血流量减少,肾缺血缺氧
心肌缺血 心肌坏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