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美学

建筑美学

第一章美学基本知识美学:研究现实的美的规律及其表现和对美的欣赏与创造的科学.建立:1750年德国★鲍姆嘉通美学之父,理性主义哲学家《美学》1.1美是什么代表人物: 柏拉图“美是理念”亚里士多德“美是整一”休谟“美不是事物的本身属性,它只存在于观赏者的心里”立普斯“移情说”孔子“尽善尽美”庄子“道至美至乐”王阳明“美在吾心中”一. 客观美:认为美在物体本身,自然和社会本身.二. 主观美论:美不在物,却在心.在精神.三. 主客关系美论:认为美即不在物也不在心,而在心与物之间,即主客观的统一.1.1.1美的特征(1)美是具体可感的形象(2)美的感染性,是美本身固有的特点(3)美的形象要靠不断创新.1.1.2美的形态(1)自然美(2)社会美人的美是社会美的中心内在,外在(3)艺术美作用:认识作用教育作用美感作用特点:反映现实,融进艺术家思想1.2 美的欣赏1.2.1 美感美感的产生通过人类特有的审美感觉器官:耳.眼.鼻.舌高级的特点:心里结构文明的思维结构社会的情感等心里活动1.2.2审美标准说法不一: (一)认为审美评价存在客观尺度标准是绝对的(二)认为标准因人而异,审美评价纯属主观精神范畴它是相对的1.2.3审美差异概念:人们在审美过程中,对于同一事物和形象往往会产生不同的审美感受. b存在哪些方面:明显的时代特征;明显的民族差异;经历学识审美修养第二章中外古建筑美学建筑美学:研究建筑与现实审美关系的一般规律的美学,是研究建筑领域中美学问题的科学. 建筑艺术的特征:象征性,功能性,地区性,时空交汇性,技术性。

2.1中国古代建筑传统的多层次构成2.1.1礼制性建筑的类别(1)坛.庙天坛(2)陵墓十三陵故宫建设成功之点:(1) 中轴对称:主体对称,实则灵活;次轴线与主轴线平行;(2) 院落空间: 大清门到乾清宫,形成八个院落,三个高潮;(3) 建筑尺度: 大典用处,高大宽阔;起居场所,尺度宜人;(4) 房屋等级:重檐庑殿、重檐歇山、重檐钻尖,单檐庑殿、单檐歇山、单檐钻尖,悬山、硬山、卷棚等;(5) 装修色彩:尊者金、黄,次则赤、绿、青、兰、黑、灰;(6) 技术设施:金水河,(防卫,排水,防火用),八十口井,火道地面,自天安门始地面铺砖5—7层;紫铜下水管;屋面的锡箔苫背等。

2.1.2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特征(1)传统建筑中无形的特征之一中轴线(2)统建筑中无形特征之二空间的系列(3)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的结构美建筑艺术起源于实用.(4)中国古代园林独特的艺术风格北京四合院北京四合院是北方住宅的代表,受封建宗法礼教的影响很大,按南北中轴线对称的布置房屋和院落,宜于反映主次明确、长幼有序地生活方式;房屋为木构抬梁式屋架,砖墙为维护结构,不承重。

住宅的大门一般开在东南角上,入口对面是影壁,向西进入前院;南边的倒座用作客房、书塾、杂用间和男仆住房;从前院经垂花门(悬山与卷棚相连)进入内院,园林古典园林,模仿自然,无非山、水、花木,然而得山易,得水难;江南水乡,成为古园林集中地(苏、杭、扬州,无锡)。

古典园林分为:皇家,私家二类。

(一)、皇家园林以真山真水为基础,利用皇家建筑的辉煌与规模,仿造江南私家园林的意趣与风格,设计规划,水阔山高,建筑宏大,富丽而完整。

如颐和园(二)江南园林(私园)多在苏南、浙江一代,大的几十庙,小的一庙、半庙;引泉叠石,植花树木,造成咫尺山川的气势。

既要有好构思、设计,又需有好工匠、工艺;诗画点景,讲求意境;追索自然,尚雅避俗。

2.2西方古典建筑美学思想古典文化古代希腊罗马古典建筑古希腊建筑古罗马建筑2.2.1 “美在物体的形式”---发源于希腊的古典主义美学思想.古希腊是欧洲文化的摇篮,古希腊建筑同样也是西欧建筑的开拓者.形式美影响着古希腊建筑创作的美学观念.2.2.2 “人体的美” 与”柱式”古希腊的哲学家认为,在万物中唯有人体具有最匀称.最和谐,最庄重和最有美的特色.古希腊三柱式:爱奥尼柱式多立克柱式科林斯柱式1.雅典卫城:是雅典的宗教活动中心,在西方建筑史上被誉为建筑群体组合艺术中的一个极为成功的实例,特别是在巧妙地利用地形方面更为杰出。

2.巴特农神殿:雅典最著名的古迹之一,也是举世闻名的古代七大奇观之一。

它的雕刻装饰是由当时著名的建筑师和雕刻家菲迪亚斯承担的,2.2.3”柱式”艺术的阶段性发展多立克柱式(男)爱奥尼柱式(妇女)混和柱式古罗马五柱式科林斯柱式(少女)塔司干柱式(罗马)第三章建筑审美观念的转折与变化3.1和谐和多样同一的美学基本原则3.1.1均衡----建筑物最重要的特征3.1.2比例----建筑物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之间比较关系.(一)黄金分割,即黄金比.(二)简单几何形体(三)数学定义上的比例关系.3.1.3尺度----建筑给人感觉上的印象与真实大小之间的关系.(1)自然亲切的尺度.(2)超人的尺度.3.1.4韵律----凝固的音乐中的抑扬顿挫.(1)渐变的韵律(2 )连续的韵律3.2西方古代建筑风格的兴替(1)光的玄学-----阿伯特.苏格与哥特式教堂亚眠主教堂,1220-1288年建,中厅系典型的法国哥特式乌尔姆教堂(2)建筑界众星灿烂----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3)戏剧性的巴洛克艺术(4)法国的古典主义及洛可可建筑3.3西方建筑运动与现代建筑的审美追求3.31从古典建筑美学到现代技术美学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建筑美学现代建筑四大元老赖特美国格罗皮乌斯德国密斯.凡德罗德国勒柯布西耶瑞士现代主义思潮的传播—格罗皮乌斯与“包豪斯”学派1.包豪斯:是德国魏玛市的“公立包豪斯学校”的简称,包豪斯也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现代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

其设计课程包括新产品设计、平面设计、展览设计、舞台设计、家具设计、室内设计和建筑设计等,甚至连话剧、音乐等专业都在包豪斯中设置。

她的成立标志着现代设计的诞生,对世界现代设计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包豪斯不仅是一座有明确纲领的学校,它更是一种理念。

2.瓦尔特.格罗皮乌斯:建筑师、建筑教育家、公立包豪斯学校创办人、现代主义建筑学派的倡导人和奠基人之一。

功能主义法古斯鞋厂:由著名的建筑大师格罗皮乌斯和梅耶设计,被人们誉为欧洲第一幢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建筑”。

包豪斯校舍:包豪斯校舍在建筑史上的重要地位明显地表现在不同于古典建筑的三大特点:1.设计的出发点不同。

2.古典建筑的特点强调对称。

3.古典建筑往往依靠雕刻、柱廊、及装饰的花纹线、脚线形成建筑美,其精雕细刻,将耗费大量的时间和财力。

德国的设计风格:理性化,高质量、可靠,功能化,冷漠勒柯布西耶郎香教堂马赛公寓萨伏伊别墅昌迪加尔法院1.他思想活跃,手法灵活,对事物非常敏感,是一个在设计上善于创新与“不断变化着的人”。

他曾是“现代建筑”理论与风格的倡导人,又是“野性主义”和现代的“塑性造型”的先行者。

2.《走向新建筑》是他著作中最引人注意的一本,在书中,他系统地提出了革新建筑的见解与方案。

全书共七章:(1)工程师的美学与建筑;(2)建筑师的三项注意;(3)法线;(4)视若无睹;(5)建筑;(6)大量生产的住房;(7)建筑还是革命。

3.朗香教堂是现代“塑性造型”中的一个典型实例。

是对一个实体进行雕塑,镂空而成的。

它的形体自由,线条流畅,柯布在朗香教堂的形象处理中最大限度地利用了“陌生化”的效果。

4.萨伏伊别墅在西方“现代建筑”历史上的重要地位,被誉为“现代建筑”经典作品之一,它是与勒·柯布西耶的全部建筑和城市规划事业相关联的。

勒·柯布西耶的许多建筑观点早期是由小住宅设计体现出来的。

1926年他把“新建筑”与旧建筑进行比较,提出新建筑的五个特点:(1)支柱层,主要房间设在二层;(2)屋顶花园;(3)自由的平面;(4)横向长窗;(5)自由立面(成为一片可供自由处理的透明或不透明的壁)。

萨伏伊别墅就是综合体现上述特点的,与欧洲传统住宅大异其趣,表现出20年代建筑运动激烈的革新精神和建筑观念。

5.昌迪加尔高等法院:是现代建筑流派中粗野主义的代表作之一。

密斯·凡德罗柏林新国家美术馆范思沃斯住宅纽约西格拉姆大厦1. 密斯坚持“少就是多”的建筑设计哲学,在处理手法上主张流动空间的新概念。

他的设计作品中各个细部精简到不可精简的绝对境界,不少作品结构几乎完全暴露,但是它们高贵、雅致,已使结构本身升华为建筑艺术。

2.密斯同样崇尚绝对主义绘画的崇高性,并试图建造了一座绝对主义的殿堂,这座新国家美术馆,与马列维奇那件“黑色的正方形”作品在精神上有着认同关系。

赖特流水别墅古根海姆博物馆罗比住宅1.赖特是二十世纪建筑界的一个浪漫主义者和田诗人。

3.3.2新建筑运动与建筑流派安东尼奥·高迪巴塞罗那米拉公寓圣家族大教堂巴特罗公寓桂尔公园1.素有巴塞罗那“建筑之父”之称,是浪漫建筑风格的代表人物。

毕业后初期的作品近似华丽的维多利亚式,后采用历史风格,属哥特复兴的主流。

高迪认为:“直线属于人类,而曲线归于上帝。

”。

2.圣家族大教堂毕生代表作。

教堂主体建筑风格是巴塞罗那当地的加泰罗尼亚现代主义。

第四章当代世界建筑文化的交融4.1建筑文化的和而不同(1)当代中国建筑艺术创作之路(2)超越传统,创造未来1.齐康作品包:福建武夷山庄、南京雨花台烈士纪念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周恩来纪念馆2.中山陵友谊宾馆香山饭店4.2西方建筑美学的当代发展1.伍重设计悉尼歌剧院2.意]皮阿诺、[英]罗杰斯设计蓬皮杜艺术和文化中心古根海姆美术馆由美国建筑师弗兰克·盖里设计,是解构主义建筑的代表作。

路易斯·康,美国现代建筑师,发展了建筑设计中的哲学概念,认为盲目崇拜技术和程式化设计会使建筑缺乏立面特征.成功的运用了光线的变化,是建筑设计中光影运用的开拓者。

在有的设计中他将空间区分为“服务的”和“被服务的”,把不同用途的空间性质进行解析、组合、体现秩序,突破了学院派建筑设计从轴线、空间。

他被誉为建筑界的诗哲。

作品有:宾西法尼亚大学理查德医学研究中心,耶鲁大学美术馆,索克大学研究所,爱塞特图书馆,孟加拉国达卡国民议会厅伍重(1918年—)丹麦建筑师。

这座举世闻名的悉尼歌剧院,位于悉尼大桥附近的一个三面环水的奔尼浪岛上。

它造型奇特,外观不凡,似群帆泊港,又如白鹤惊飞,极富诗意。

但是,建成这一建筑也实在不易。

悉尼歌剧院建筑总面积88258平方米,包括一个有2690座的大音乐厅,一个有1547座的歌剧厅,一个可容500 多人的剧场和一个小音乐厅。

此外,还设有排演厅、接待厅、展览厅、录音厅以及戏剧图书馆和各种附属用房(如餐厅、售品部等),共900多个房间,同时可容6000多人在其中活动。

悉尼歌剧院的外观为三组巨大的壳片,耸立在一南北长186米、东西最宽处为97米的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座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