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膏外固定技术
包扎石膏的基本方法
3. 由于肢体的粗细不等,当需向上或向下移动绷带时 ,要提起绷带的松弛部并向肢体的后方折叠,切不可 翻转绷带。 4. 操作要迅速、敏捷、准确,两手要互相配合,即一 手缠绕石膏绷带,另一手朝相反的方向抹平,使每层 石膏紧密贴合,勿留空隙。
图3 图2
图4
包扎石膏的基本方法
5. 石膏的上下边缘及关节部要适当加厚,以加强其坚 固性。整个石膏的全部厚度,以不致折裂为原则。 6. 将石膏绷带的表层抹光,并按肢体的外形或骨折复 位的要求加以塑形。 7. 因石膏易于硬固,必须在硬固前数分钟内完成,否 则不仅达不到治疗目的,反而易使石膏损坏。
谢谢大家!
石膏固定前准备
术前皮肤准备: 清洁皮肤; 伤口清创包扎; 骨突位置保护;
石膏准备: 厚度:上肢一般是12-14层,下肢14- 16层; 宽度:包围肢体周径2/3为宜; 衬垫、绷带;
包扎石膏的基本方法
1. 在环绕包扎时,一般由肢体的近心侧向远心侧缠 绕,且以滚动的方式进行,不可拉紧绷带,以免造 成肢体的血循环障碍。 2. 每一圈石膏绷带应盖住上一圈石膏绷带的下1/3, 这样才能使整个石膏绷带凝合成一整体,必须保持 石膏绷带平整,勿使形成皱褶,尤其在第一、第二 层更为重要。
保持肢体间的特别位置,例如交腿皮瓣; 靠坚固的石膏支持面减轻或消除身体患病部位的
负重(骨关节结核、急、慢性感染); 保护患部,避免再度受到外伤(关节扭伤); 封闭伤口,减少混合感染的机会(巨大战伤); 利用石膏与肢体表面成型作着力点,以作患部的
牵引或伸展;
石膏外固定的适应症
开放性或闭合性骨折固定,手术前临时固定或治 疗性固定;
节
节
节
节节节
△───
4~5W
─△───
4~6W
──△─……
──△──
8~12W
───△─ ……
────△ ───…
8~12W
…─── △───
─△───
10~12W
──△───
10~12W
骨盆
──△──
6~8W
石膏固定
范围和时 间表
髋关节 大腿 膝关节 小腿 踝关节
───△────── ─ ─ ─ △ ─ ─ ─ ─ ─ 10~12W ……─△──── ─ ─ △ ─ ─ 10~12W ─ △ ─ ─ 6~8W
并发症及其处理
3 .化脓性皮炎 因固定部位皮肤不洁,有擦伤及 软组织严重挫伤有水疱形成,破溃后可形成化脓性 皮炎,应及时开窗处理,以免影响治疗。 4 .坠积性肺炎 多为大型躯干石膏固定或老年患 者合并上呼吸道感染而未能定时翻身活动,导致坠 积性肺炎。术后加强未固定部位的功能锻炼和定时 翻身是可以预防的。治疗除常规抗感染外,应进行 体位引流,即头低脚高位、侧卧及俯卧位,使痰液 易于咳出。
足部
─ ─ △ ─ 6~8W
足趾
─ ─ ─ △ 6~8W
注:“△”代表骨折部位,“─”代表固定范围,“…”代表必要时增加固定部位
石膏固定术后的处理
要维持石膏固定的位置直至石膏完全凝固; 观察石膏绷带固定肢体远端皮肤的颜色,温度,有 无疼痛,毛细血管充盈,感觉和指(趾)运动(床 头交班); 搬动运送伤员时,注意避免折断石膏,如有折断应 及时修补; 患者回病房后,应抬高患肢,防止肿胀,石膏干后 即开始未固定关节的功能锻炼; 石膏绷带固定过程中,应作主动肌肉舒缩锻炼,未 被固定的关节应早期活动。
骨折及关节脱位复位内固定术后的固定; 畸形校正后维持位置,如拇外翻; 骨与关节急慢性炎症、结核; 血管、肌腱损伤或断裂手术修复后的固定; 肢体巨大创伤,尤其是战伤的固定; 关节扭伤的固定;
石膏外固定的禁忌症
确诊或可疑伤口有厌氧细菌感染者。 进行性浮肿患者; 全身情况恶劣,如休克病人; 严重心、肺、肝、肾等疾病患者; 孕妇、进行性腹水患者禁用大型石膏; 新生儿、婴幼儿不宜长期石膏固定。
石膏绷带的类 型
石膏绷带的制作:将石膏粉撒在绷带上用 木板刮匀,卷成石膏绷带卷。
粘胶石膏绷带:将胶质黏合剂与石膏粉完 全混合后牢固地黏附在支撑纱布上而制成 。现较常用。的固定(骨折固定术 后);
使肢体保持某一特别位置,制止患部肌肉的不必 要收缩和活动(肌腱缝合)
上臂外展50°~70°,肩关节前屈40°,外旋15°~20° ,肘关节屈90°; 前臂轻度旋前,使拇指尖对准病人鼻尖 ,运用于肱骨近端骨折
肘部骨折脱位石膏固定
屈曲90°,近端腋下2CM,远端至第5掌腕关节处
腕部石膏
腕部石膏固定远端至掌横纹,近端至前臂中上段腕 关节背屈15°~30°,向尺侧偏斜约10°,前臂呈 中立位。
腕部“U”型石膏
适用于尺、桡骨远端骨折
前臂“U”型石膏
前臂骨折,尤其是尺桡骨弓形变
踝部石膏托
踝关节骨折,近端至腓骨小头下2CM,远端至足趾远端 1CM,踝关节:中立位足背伸90°与小腿成直角。
小腿骨折石膏固定
膝关节屈曲10-15°,近端至髌上10CM,远端致足趾远端 1CM
足部骨折石膏托固定
近端至小腿中下段,远端至足趾远端1CM
石膏绷带固定范围
骨折
手 手 腕 前 肘 上 肩 胸 腰 骨 髋 大 膝 小 踝 足 足 固定
石膏对患 部的固定 有一定范 围,其原 则是将患 部上、下 两个邻近 的关节一 起固定。
部位
手指 手掌 腕关节 前臂 肘关节 上臂 肩关节 胸椎 腰椎
指 掌 关 臂 关 臂 关 部 部 盆 关 腿 关 腿 关 部 趾 时间
并发症及其处理
1 .坏疽及缺血性挛缩 石膏固定过紧,影响静脉回 流和动脉供血,使肢体严重缺血,肌肉坏死和挛缩 ,甚至肢体坏疽。因神经受压和缺血可造成神经损 伤,使肢体严重残废。石膏固定松紧应适当,术后 应严密观察,及时处理。 2 .压疮 多因包缠石膏压力不均匀,使石膏凹凸 不平或关节处塑形不好所致。也可因石膏尚未凝固 定型,就将石膏型放于硬板上,造成变形压迫而形 成压疮。一般病人有持续性局部疼痛不适,以后石 膏局部有臭味及分泌物,即说明有压疮存在,应及 时开窗检查,进行处理。
石膏外固定技术
汇报人: 邹黎(2012级住院医)
目录
1
石膏的成分
2
石膏的类型
3
石膏固定的作用
4 石膏固定的准备和包扎方法
5
临床常见石膏固定方法
6
并发症及处理
石膏的化学成分
石膏的化学成分(CaSO4)2·H2O
2CaSO4·2H2O(生石膏)= ( CaSO4) 2·H2O(熟石膏)+3 H2O
包扎石膏的基本方法
8.对超过固定范围部分和影响关节活动的部分(不需固 定关节),应加以修削。边缘处如石膏嵌压过紧,可将 内层石膏托起,并适当切开。对髋人字石膏、蛙式石膏 ,应在会阴部留有较大空隙。 9.最后用色笔在石膏显著部位置标记诊断及日期。有创 面者应将创面的位置标明,以备开窗。
“8”字形包扎法
并发症及其处理
5 .废用性骨质疏松 石膏固定后,固定范围广,加 之未进行功能锻炼,易发生废用性骨质疏松,骨骼 发生废用性脱钙,大量钙进入血流,从肾脏排出导 致肾结石。特别是长期卧床包扎石膏的病人,更易 发生肾结石。对此病人应多饮水加强未固定部位的 功能锻炼,以防骨质疏松。 6. 神经损伤 以腓总神经,尺神经,桡神经较易发生 受压损伤,故行石膏腓骨头、颈部与肘后及后上方 均应加以软垫。如果已经出现神经损伤,应及时解 除 7. 过敏性皮炎 极少数病人包石膏后出现过敏性皮炎 ,痒、水泡或更严重应,不宜应用石膏固定。
用于肩、肘、腕、踝、等关节部位的包扎和固定锁 骨骨折。以肘关节为例,先在关节中部环形包扎2卷, 绷带先绕至关节上方,再经屈侧绕到关节下方,过 肢体背侧绕至肢体屈侧后再绕到关节上方,如此反 复,呈“8”字连续在关节上下包扎,每卷与前一卷 重叠2/3,最后在关节上方环形包扎2卷,胶布固定。
上臂“0”型石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