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膏外固定和发展
远期并发症
压疮 肢体端坏死 缺血性肌肉挛缩 坠积性肺炎 尿路结石
关节僵硬、肌肉萎缩 骨折再移位
新的发展
新的材料
高分子材料
高分子材料
支
具
谢谢!
表1 石膏固 定范围和时 间表
膝关节 小腿 踝关节 足部 足趾
注:“△”代表骨折部位,“─”代表固定范围,“„”代表必要时增加固定部位
固定时应使肢体关节所处功能位:
手与腕关节:
(1)拇指对掌位 (2)其他手指与拇指成对掌位。 (3)整个手的功能位即掌指关节轻度屈曲,手指分开,各指 间关节稍许弯曲,拇指内旋正对示指,呈握球姿势。
手 手 腕 前 肘 上 肩 胸 腰 骨 髋 大 膝 小 踝 足 足 固定 指 掌 关 臂 关 臂 关 部 部 盆 关 腿 关 腿 关 部 趾 时间 节 节 节 节 节 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12W „ „ ─ △ ─ ─ ─ ─ ─ ─ △ ─ ─ 10~12W ─ △ ─ ─ 6~8W ─ ─ △ ─ 6~8W ─ ─ ─ △ 6~8W 10~12W 10~12W 6~8W 8~12W 8~12W 4~5W 4~6W
石膏绷带固定禁忌
1.全身情况差,心肺肾功能不全或换药进行 性腹水等。 2.局部伤口疑有厌氧菌感染。 3.孕妇忌做腹部石膏固定。 4.年龄过大体力虚弱者,忌用巨型石膏石膏绷带固定范围:
石膏对患部 的固定有一 定范围,其 原则是将患 部上、下两 个邻近的关 节一起固定 (表1)。
骨折 部位 手指 手掌 腕关节 前臂 肘关节 上臂 肩关节 胸椎 腰椎 骨盆 髋关节 大腿
石膏外固定技术
外二科
什么是石膏?
加水 熟石膏 生石膏即硫酸钙 (2CaSO4· H2O)粉末。 (CaS04 2H2O)
历史
石膏固定历史悠久几千年前古埃及人用石 膏浆硬的麻布固定骨折 1000年前印度突尼斯 石膏混凝土 19世纪50年代比利时军医Anfonins Hathigsen 发明石膏绷带
石膏绷带固定指征
1.用予骨折、脱位、韧带损伤和关节感染性 疾病,用来缓解疼痛,促进愈合。 2.用于稳定脊柱和下肢骨折,早期活动。 3.用来稳定固定关节,改善功能,比如桡神 经损伤引起的腕下垂。 4.矫正畸形,比如用于畸形足和关节挛缩的 治疗。 5.预防畸形,用于神经肌肉不平衡和脊柱侧 凸的患者。 6.保护患病部位,减轻或消除患肢负重,有 助于炎症的治疗。
(4)腕关节背屈15°~30°,向尺侧偏斜约10° (在挠骨下
端骨折有移位时) 如执笔姿式。 (5)前臂呈中立位。
肘关节: 屈曲90°。 肩关节: 上臂外展50°~70°,肩关节前屈40°, 外旋15°~20°,肘关节屈90°; 前臂轻度旋前, 使拇指尖对准病人鼻尖,石膏包扎后称“肩人字 石膏”。
石膏固定的并发症:
压迫性溃疡: 石膏塑性不好、衬垫不当可引起压迫性溃疡, 尤以骨隆起部位,如踝、足跟、髂前上棘、骶骨部等处最 易发生。故于骨隆起部位必须加以软垫。 缺血性肌挛缩或肢体坏死, 石膏过紧可能引起静脉血与淋 巴回流受沮,使肢体淤血、肿胀,而导致血循环障碍不断 加剧。如此恶性循环,若不及时剖开石膏减压处理,即可 产生缺血性肌挛缩或肢体坏死。 神经损伤: 以腓总神经,尺神经,桡神经较易发生受压损 伤,故行石膏固定时,腓骨头、颈部与肘后及后上方均应 加以软垫。 过敏性皮炎, 极少数病人包石膏后出现过敏性皮炎,痒、 水泡或更严重的过敏反应,不宜应用石膏固定。
踝关节:中立位足背伸90°与小腿成直角。 膝关节:屈曲5°~10°,幼童可伸直位。
注意事项
1、衬垫
石膏无弹性,不垫以衬垫,就 易引起组织压伤。一般而言石
膏覆盖的部位都应覆以衬垫,
在骨隆突处和软组织稀少处尤 应加厚。常用衬垫有棉织套筒、
棉纸、棉絮垫等(图12)。
其他
1. 水温适宜,以25-30℃最佳。 2. 留出肢体末端观察血液循环。 3.石膏固定完毕,需在石膏上注明骨折的类型和固定日期; 并向患者交代有关注意事项,抬高患肢,尽早锻炼未固定 的关节及肌肉功能,以促进患者的血液循环及患者的功能 恢复。一旦出现肢体严重肿胀、剧烈疼痛、麻木或感觉异 常,应及时随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