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艾滋病现状
来自中国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数 据显示,在青年学生艾滋病疫情当中,近5年我国 15岁-24岁青年学生HIV感染者年均增长率已经达 到35%。青年学生艾滋病疫情以性传播为主,主 要是男性同性性传播。
艾滋病感染现状:男男性行为致HIV感染持续增高
男男性行为也是北京艾滋病传播的主要渠道。今 年6月29日,北京市发布的《2015年度卫生与人 群健康报告》显示,去年新增HIV感染者中有 82.32%系通过男男性行为传播。从年龄结构上看 ,2015年,47.81%的新增感染者及病人在25岁 至34岁的年龄段;其次为15岁至24岁年龄段,占 比达到21.2%。北京市卫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针对这一传播特点,相关部门将加大对男男同性 恋的疾病预防干预,加大对他们实施性行为保护 措施的宣传教育。
艾滋病感染现状:男男性行为致HIV感染持续增高
病例:21岁的小森因男男性行为而感染HIV。确 诊以前,他对艾滋病相关知识了解很少,觉得艾 滋病离自己很远。“无意间查出来以后整个人都 崩溃了。”小森所在的同性恋社交圈里,年龄跨 度很广,小到十几岁的中学生,大到60多岁的老 人。
艾滋病感染现状:男男性行为致HIV感染持续增高
在中国的一些地方,老年HIV感染者的数量也在 持续增长。老人同样有性需求,但保护意识更淡 薄,尤其是在相对落后和贫穷的地方,老年人群 体需要更多的正确引导和健康教育。
艾滋病应对策略:提供个性化预防、治疗解决方案
性行为紊乱者、同性恋伴侣、静脉吸毒者等都是 HIV感染高危人群,也是我国HIV防控的重点环节 ,这部分人的感染风险明显高于一般人群。联合 国艾滋病规划署在新报告中建议,为每一个生命 阶段提供适宜的艾滋病预防和治疗解决方案。这 意味着针对不同人群需要提出“个性化”预防与 治疗解决方案。
作为确诊的依据,要到正规的医疗单位检测艾滋 病毒抗体是不是阳性,在这个基础上再检测有没 有病毒复制,再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和病 史,最后给患者下结论。
治疗解决方案
对于普通人群而言,需要了解艾滋病的主要传播 途径,从而能有效规避风险。
对于HIV感染的高危人群,除了加强针对性宣传 外,还应让他们知道必要的防护措施。
对于已经确认感染的人群,应积极检测,早期治 疗,有效阻断疾病发展。
对于合并严重并发症的晚期艾滋病患者,应先控 制好相关并发症,再开始实施抗病毒治疗。
12月1日是第29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中国的宣 传主题是“携手抗艾,重在预防”。
Company Logo
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法定传染病报告 显示,今年1月-8月艾滋病新发病例 34401例,死亡8817例。
目前中国仍有32.1%感染者未被发现 ,这些隐蔽的感染者因为无法得到及 时有效的治疗,疾病一直处在进展状 态,预后令人担心;同时,这些未知 感染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继续传播给 更多的人。
艾滋病的感染和传播存在一些误区
误区一:不能结婚不能生小孩 患者通过有效的抗病毒治疗,规范服药能够使病
毒的复制几乎检测不到,而且这个药对胎儿的发 育几乎没有影响,所以年轻的女性或者男性被病 毒感染以后,是可以结婚的,也可以生一个健康 的小孩。
艾滋病的感染和传播存在一些误区
误区二:试纸可以检测艾滋病 社会上卖的一些检测试纸只能做初步了解,不能
艾滋病“隐形人”应及早被发现
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疾控部门和医疗机构 采取了很多措施,来提高对“隐形感染者”的发 现能力,比如同伴动员、自愿咨询检测门诊、一 站式服务和绿色转诊通道等,来鼓励高危人群早 检测、早发现、早治疗,改善预后,降低传播。
这部分人的检测覆盖率还不令人满意,目前仍有 约32.1%的HIV感染者没有被发现,这样对感染者 本人很不利,可能会错过最好的治疗时机,同时 对感染者的家人和朋友也非常不利,不加防范, 会增加周围亲朋感染的可能性。
艾滋病感染现状:50岁以上HIV感染者再创新高
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大,人体各个器官逐渐老化, 对药物的代谢排出功能也明显衰落。目前,艾滋 病治疗尚需要终身服药,老年HIV感染者对多个 药物的耐受程度会有所下降,从而出现一些相关 合并症的概率就会增大,这是老年艾滋病患者容 易并发慢性病的原因之一。
艾滋病感染现状:50岁以上HIV感染者再创新高
艾滋病“隐形人”应及早被发现
科学研究证据显示,知道自己感染了HIV后,风 险行为会减少。及早发现感染情况,除了能减少 风险行为,越早发现治疗机会也越大,效果会越 好。
通过开展培训、组织讲座、同伴教育、检测推广 、治疗转介等活动,依托医疗机构,专门为在校 大学生和校外青少年开展积极有效的健康干预工 作,包括为青年及其他目标人群提供规范化艾滋 病性病检测、关怀、随访等。
艾滋病感染现状:50岁以上HIV感染者再创新高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新发布的报告中指出,在 2015年,50岁以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达到580 万人这一历史新高。然而,老年HIV感染者相较 普通老年人得慢性病的几率高达5倍。
艾滋病感染现状:50岁以上HIV感染者再创新高
当前,艾滋病的诊疗进展日新月异,原来的“超 级绝症”已变为一种可以长期存活的慢性疾病, 就像高血压、糖尿病一样。但不同的是,艾滋病 是一种传染病,如果不采取适当的预防手段便会 传染给其他人。
艾滋病应对策略:提供个性化预防、治疗解决方案
艾滋病疫苗的研制始终未能成功,更多的研制工 作正在全球展开,多个国家的科研机构相继投入 了新的候选疫苗研制,我国的HIV疫苗也已完成II 期临床实验。但是,在尚无有效的疫苗可用的情 况下,加大艾滋病防控宣传、彻底切断HIV传播 途径,避免沾染HIV的高危行为,将是预防艾滋 病的最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