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分类解析(四)——化学计量及定律●考点阐释1.了解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mol),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的涵义;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涵义;掌握物质的量与粒子(原子、分子、离子等)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
2.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和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涵义及有关推论。
综合应用阿伏加德罗定律和气体摩尔体积进行有关的计算。
●试题类编(一)选择题1.(2002年春,8)设N 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氯化氢的摩尔质量等于N A 个氯分子和N A 个氢分子的质量之和B.常温常压下1 mol NO 2气体与水反应生成N A 个NO -3离子C.121 g CCl 2F 2所含的氯原子个数为2N AD.62 g Na 2O 溶于水后所得溶液中含有O -2离子数为N A2.(2002年河南,15)1 mol X 气体跟a mol Y 气体在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g)+a Y(g) b Z(g)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X 的转化率为50%。
而且,在同温同压下还测得反应前混合气体的密度是反应后混合气体密度的3/4,则a 和b 的数值可能是A.a =1,b =1B.a =2,b =1C.a =2,b =2D.a =3,b =23.(2001年上海,16)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的22.4 L 辛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分子数为8N AB.18 g 水中含有的电子数为10N AC.46 g 二氧化氮和46 g 四氧化二氮含有的原子数均为3N AD.在1 L 2 mol ·L -1的硝酸镁溶液中含有的硝酸根离子数为4N A4.(2000年春,7)常温下,在密闭容器里分别充入两种气体各0.1 mol ,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温度时,压强降低为开始时的41。
则原混合气体可能是 A.H 2和O 2B.HCl 和NH 3C.H 2和Cl 2D.CO 和O 2 5.(2000年广东,10)同温同压下两个容积相等的贮气瓶,一个装有C 2H 4,另一个装有C 2H 2和C 2H 6的混合气体,两瓶内的气体一定具有相同的A.质量B.原子总数C.碳原子数D.密度6.(2000年广东,20)同温同压下,当反应物分解了8%时,总体积也增加8%的是A.2NH 3(g)N 2(g)+3H 2(g) B.2NO(g)N 2(g)+O 2(g) C.2N 2O 5(g) 4NO 2(g)+O 2(g)D.2NO 2(g) 2NO(g)+O 2(g)7.(1999年全国,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N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A.28 g 氮气所含有的原子数目为NB.4 g 金属钙变成钙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目为0.1NC.1 mol 甲烷的质量与N 个甲烷分子的质量之和相等D.标准状况下,22.4 L 甲烷和乙炔混合物所含的分子数为N8.(1999年上海,23)由CO 2、H 2和CO 组成的混合气在同温同压下与氮气的密度相同。
则该混合气体中CO 2、H 2和CO 的体积比为A.29∶8∶13B.22∶1∶14C.13∶8∶29D.26∶16∶579.(1998年全国,16)依照阿伏加德罗定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B.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密度之比C.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摩尔质量之比等于密度之比D.同温同体积下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压强之比10.(1998年上海,12)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符号为N A ,标准状况下某种O 2和N 2的混合气体m g 含有b 个分子,则n g 该混合气体在相同状况下所占的体积(L)应是A.22.4nb /mN AB.22.4mb /nN AC.22.4nN A /mbD.nbN A /22.4 m11.(1997年全国,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N 0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A.在常温常压下,11.2 L N 2含有的分子数为0.5 N 0B.在常温常压下,1 mol Ne 含有的原子数为N 0C.71 g Cl 2所含原子数为2N 0D.在同温同压时,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单质所含的原子数相同12.(1997年上海,6)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符号为N A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 mol D 2O 所含质子数为12N AB.10 g 氖气所含原子数为N AC.0.5 mol 单质铝与足量盐酸反应转移电子数为1.5N AD.标准状况下,1 L 水所含分子数为4.221N A 13.(1996年全国,24)在化合物X 2Y 和YZ 2中,Y 的质量分数分别约为40%和50%,则在化合物X 2YZ 3中Y 的质量百分比约为A.20%B.25%C.30%D.35%14.(1996年全国,9)将1体积选项中的一种气体与10体积O 2混合后,依次通过盛有足量浓NaOH 溶液的洗气瓶和盛有足量灼热铜屑的管子(假设反应都进行完全),最后得到的尾.气.可能是 A.Cl 2B.COC.CO 2D.N 2 15.(1995年全国,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N 0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A.在常温常压下,11.2 L 氯气含有的分子数为0.5N 0B.在常温常压下,1 mol 氦气含有的原子数为N 0C.32 g 氧气含原子数目为2N 0D.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单质所含的原子数目相同16.(1995年全国,24)在反应X+2Y===R+2M中,已知R和M的摩尔质量之比为22∶9,当1.6 g X与Y完全反应后,生成4.4 g R,则此反应中Y和M的质量之比为A.16∶9B.23∶9C.32∶9D.46∶917.(1994年全国,12)设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4 g金属镁变成镁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目为0.1 N AB.2 g氢气所含原子数目为N AC.在25 ℃,压强为1.01×105 Pa时,11.2 L氮气所含原子数目为N AD.17 g氨气所含电子数目为10N A18.(1994年上海,26)下列有关气体体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各种气态物质体积的大小,由构成气体的分子大小决定B.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各种气态物质体积的大小,由构成气体的分子数决定C.不同的气体,若体积不同,则它们所含的分子数也不同D.气体摩尔体积是指1 mol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约为22.4 LE.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各种气体的物质的量决定了它们的体积(二)笔答题19.(2003年春,25)取标准状况下CH4和过量O2的混合气体840 mL,点燃,将燃烧后的气体用过量碱石灰吸收,碱石灰增重0.600 g。
计算:(1)碱石灰吸收后所剩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下)。
(2)原混合气体中CH4跟O2的体积比。
20.(2002年全国,24)在25℃,101 kPa条件下,将15 L O2通入10 L CO和H2的混合气中,使其完全燃烧,干燥后,恢复至原来的温度和压强。
(1)若剩余气体的体积是15 L,则原CO和H2的混合气中V(CO)=L,V(H2)=L。
(2)若剩余气体的体积为a L,则原CO和H2的混合气中V(CO)∶V(H2)=。
(3)若剩余气体的体积为a L,则a的取值范围是。
21.(2002年河南,23)在一定条件下,使H2和O2的混合气体26 g充分发生反应。
所得产物在适当温度下跟足量的固体Na2O2反应,使固体增重2 g。
求原混合气体中O2和H2的质量。
22.(2000年理科综合,28)工业上用煅烧石灰石的方法生产生石灰,在石灰窑中煅烧2.5 t的石灰石(假设为纯净物),问:(1)能得到多少吨生石灰?(2)能得到多少吨二氧化碳?此二氧化碳气体在标准状况体积是多少升?(3)假设所产生气体贮放在一个体积为100 m3的气罐中,在27℃下气罐要承受多大的压强(Pa)?23.(2000年广东,29)下图是100mg CaC2O4·H2O受热分解时,所得固体产物的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试利用图中信息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各问题:(1)温度分别为t1和t2时,固体产物的化学式A是,B是。
(2)由CaC2O4·H2O得到A的化学方程式为。
(3)由A得到B的化学方程式为。
(4)由图计算产物C的分子量,并推断C的合理的化学式。
●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答案:C解析:N A 个氯分子和N A 个氢分子可生成2 mol HCl ,故A 错;NO 2与水反应的方程式为:3NO 2+H 2O===2HNO 3+NO ,故B 错;CCl 2F 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121 g CCl 2F 2的物质的量恰为1 mol ,其分子中含有2 mol Cl 原子,故C 对;Na 2O 溶于水与水反应后所得溶液为NaOH 溶液,不存在O -2,故D 错。
2.答案:AD解析:平衡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5+0.5a +0.5b )mol ,气体的密度之比与体积成反比,体积之比又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故有:345.05.05.01=+++b a a 1+a =2b 所以a =1时,b =1;a =3时,b =2。
3.答案:A解析:因为辛烷在标准状况下是液态的,标准状况下的22.4 L 辛烷并不是1 mol ,故A 错。
4.答案:A解析:此题考查了化学反应中各反应物的计量数之间的关系及相同条件下气体的压强与气体的物质的量的关系。
等物质的量的H 2和O 2反应,剩余0.05 mol O 2,压强变为原来的1/4;HCl 和NH 3恰好完全反应生成固体NH 4Cl ,压强为0;H 2与Cl 2反应后物质的量不变,压强不变;CO 与O 2反应生成气态的CO 2,压强变为原来的3/4。
5.答案:C解析:相同条件下,气体体积相同,则物质的量相同,其中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组成中碳原子数为2,平均氢原子数在2与6之间,即混合气体的平均式量小于C 2H 6的式量,故只有答案C 正确。
6.答案:A解析:化学方程式中生成物的计量数的和与反应物计量数差值等于反应物的计量数时,符合题意。
7.答案:CD解析:此题考查的是物质的量、质量和粒子数目三者之间的关系。
28 g N 2的物质的量为1 mol ,含氮原子2N 个;4 g 钙为0.1 mol,反应中失去0.2N 个电子。
8.答案:CD解析:由于CO 与N 2具有相同的相对分子质量,所以CO 2、H 2、CO 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仅由CO 2和H 2来决定,CO 的量可以任意。
由交叉法:9.答案:CD解析:气体的摩尔质量与其温度、压强及体积均无关,因而选项A 可以首先被否定。
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在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与它们的体积成正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