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突发事件处理
高热惊厥常能自动缓解,最需要的是老师及时的护理,防 止因呕吐物吸入呼吸道引起窒息,其次不能使劲拽幼儿发生痉 挛的肢体,以防发生骨折。加强晨检,及时了解孩子的身体状 况,午休时加强巡视,注意患上感孩子的精神状态,及时发现 幼儿的发热迹象是避免此病的关键。
12
幼儿园午休意外事故的预防及处理
一、异物
(一)鼻腔异物
幼儿园午休时,常有一些睡眠比较困难的孩子,趁老师不注意,把小 纸团、被子里的棉花,小珠子、豆粒、果核等东西放到鼻孔里。时间长了 就会引起鼻塞发炎。
预防及处理:
1、检查。上床前逐一检查孩子是否因为“好玩”而携带了以上物品, 教育孩子懂得把这些物品放入鼻腔会引发危险。 2、加强巡视。年幼的孩子对什么都好奇,睡不着时,被子里的棉花、 枕巾上的线头都会成为玩具。加强巡视,及时发现就会避免危险发生。 3、若发现孩子将异物塞进鼻孔,可当即嘱孩子用手按紧无异物的鼻孔, 用力擤鼻,将异物排出。象卫生纸、棉花之类比较表浅时也可以用镊子夹 出,但是如果是圆形的小珠子、豆类,镊子夹不住异物,却会使其越陷越 深,还有可能会落入气管引发危险,这时必须到医院用专门取异物的工具 取出。
4
需要观察的状况: 1、大声器,但会立刻停止,情绪无异常。 2、磕出包或青一块紫一块,但脸色还不错,情绪也很好。 注意观察过后情况: 1、当时没什么,但过后常常发呆,脸色渐渐不好,全身无力,还经常 呕吐,出现上述症状时请马上送医院(脑外科)。 2、摔得很厉害的话,当天不要洗澡,也避免外出及户外玩耍,睡下后, 还要时常查看脸色等精神善如何? 紧急救护: 1、有伤或出血时,检查是否磕出肿包。 2、出肿包时,伤后24小时内可用湿毛巾冷敷。碰到身体时:身上稍微 青一点,摔完后立即又开始说话,就不需要太担心。
13
(二)外耳道异物
有时孩子还会把这些物品放入耳朵里,如果是卫生纸、棉花之类,可 以用镊子轻轻拨发;如果是豆类,可以让孩子把身体弯向有异物的一侧, 然后单脚跳跃,异物可被排出;如果是昆虫入耳,可用灯光对着外耳道口, 诱昆虫爬出。切记不能用尖锐的物品向深处捣挖异物,以免捅破鼓膜。
(三)喉、气管异物
14
二、高热惊厥
高热惊厥好发生在6个月到3岁婴幼儿之间,多发生在呼吸道感染时。 高热惊厥的发作主要是因为小儿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加之感染发热而造 成。
高热惊厥的特点:
1、幼儿在体温达到38.5度以上,特别是39度以上时突然出现抽风现象, 这就是发生了高热惊厥,惊厥多为全身性,突然发作,意识丧失,双眼球固 定、上翻或斜视,头后仰,四肢抽动或呈强直状,口角或和面肌也可抽动。 面色青紫或苍白。持续时间短,一般少于10分钟。 2、惊厥均发生在高热开始24小时,特别是12小时内,体温骤升时。 3、惊厥后意识恢复快。 4、既往有高热惊厥史或家族中有高热惊厥史,惊厥多仅发生1次,热退 后不再发作。
幼儿突发事件处理
石碣新民幼儿园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
在幼儿园日常教育活动中,不可预料的随 机性的事件是老师无法掌控的,幼儿作为因 身心尚未成熟而需要特殊保护和照料的群体 来说,他们在幼儿园的安全和健康是需要教 师和幼儿园负责的。 现探讨幼儿园和老师在幼儿发生突发事件 和午休时对幼儿安全的认识以及处理对策, 需要从哪些方面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误饮、误食:
一、误吞固体异物如果误食小玩具等圆滑固体异物,基本都会从粪 便中排出来。但是,如果是图钉、别针之类的尖东西进入食道,可能 卡住食道,因此需要格外仔细观察粪便,必要时去就诊检查。另外, 也有一吃下去就堵住气管,出现呼吸困难的例子,要注意防止异物吸 入。 首先应做的事: 1、检查到底吃了什么,吃了多少。 2、观察病儿情况。 3、窒息的话,帮病儿吐出异物(用棉签或手指刺激咽喉部)。 4、可以吐得出来的话,让病儿吐出来。 必须立刻送医院的状况: 1、吃下去的东西堵住气管、窒息时,剧烈地咳嗽。 2、吃下去尖的大头针或别针时。
紧急救护:
1、总之,用水冷敷,或者开着水龙头持续地冲,约5-10分钟或更长时间,以小 孩停止大哭为准。 2、隔着衣服烫伤时,隔着衣服冷敷,让别人帮忙,边冷敷边用剪刀衣服。 3、烫伤的是脸或额头等不能用凉水冲的地方,要多准备几条毛巾,轮流用水湿 后敷在伤处。 4、冷敷后只贸下一点红印时,用洁净的纱布包好即可,涂药反而容易弄脏伤口, 不涂药为好。 5、若起水泡,则需涂上药膏,以防患部潮湿,引起细菌感染。如水泡已破,或 水泡面积过大,冷敷后必须立即送医院。 6、烫伤面积过大时,不能用凉水冲洗,可在患处敷上冷毛巾。此外,不要涂任 何药物,只需保持患部清洁,以免送医院后为清洗药物而耽误时间。
7
紧急救护:
1、卡住喉咙不得呼吸时,要立刻把孩子倒着拎起来,猛拍背部,让其时 出来,或者双手从后搂住孩子,用力压上腹部。 2、不断地咳嗽时,即使能免强呼吸也要尽快上医院。要吐但却反而卡在 气管上的话,会导致呼吸更困难。 3、如果吞食了尖的东西,要取的话在胃里时比较好,所以别让病孩吐, 立刻送医院,吐的话可能反而会卡住食道的。 4、如果误食钮扣电池的话,请及时到医院就诊。
5
但是,如果从高处落下,或是被秋千、球棒等重击时,有可能引发 骨折造成内脏损伤。必须立刻送医院的状况:1、全身摔得很严重、 浑身无力,意识丧失;2、猛烈撞击胸、腹部,脸色不好、呕吐;3、 摔倒后,尿血;4、摔伤的地方不能动,一碰就哭;5、摔伤的地方肿 得很严重;6、有大的伤口,大量出血。 紧急救护:1、摔倒后,全身无力时,不要动孩子。2、呕吐、尿血 时,不要再喂食物和饮料,要马上送医院。手脚怀疑有骨折、脱臼时, 绑上绷带固定,不要动弹。3、伤口裂开很大,大量出血时,用干净 的毛巾盖在伤口上,压住,送往医院。需要观察的状况:虽然出现肿 包或青一块紫一块,但立刻又玩上了,而且情绪没有异常,就不用担 心。护理方法:1、如果病儿可以接受的话,用湿毛巾冷敷。2、擦伤 或小伤口用流动水冲干净,出血停止后用清毒药消毒。 注意观察过后情况:1、摔得很严重时,即使当时没有感觉,但很可 能已经伤到了内脏,当日不能洗澡和外出,注意观察是否有呕吐和尿 血的情况。2、即使撞的肿包和青斑不很明显,但一碰手脚就痛,痛 得睡不着觉时,也请前往医院就诊。应准备齐全的急救用品:清毒水 (碘酒、酒精)、眼药水、绷带,含消炎成分的软膏(红霉素软膏 等),棉棒、体温表、创可贴、脱脂棉(剪成3cm左右大小),纱布、 医用胶布、剪刀、蚊虫叮咬,冰、水袋(冰袋)大、小镊子:退烧药 6 (APC扑热泰诺,普他宁栓等)。
10
以上是通过对幼儿日常易 发生突发事件的处理和分析; 现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幼儿在午 休时容易发生的一些突发状况 和处理的方法。
11
睡眠可以使神经系统、感觉器官和肌肉得 到充分的休息,促进大脑发育,体格生长, 因此,每个幼儿园都为幼儿安排了2-3个小时 的午休时间,确保幼儿在这一段时间内的健 康安全,是我们每一个保教人员不可忽视的 问题。常常会从报刊杂志上听说某某幼儿园 某个幼儿在午休中突然猝死,让人心惊胆颤。 而随着幼儿园的发展,孩子越来越多,孩子 们各式各样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午休中应该 注意哪些问题,哪些疾病,碰上时如何处理 呢?
9
一: 教师擅离岗位,玩忽职守,没有尽到作为一个幼儿园教师应该有的责任; 二: 在伤害发生后,教师对幼儿的伤后处理方式太随意,不具备基本的保育、 保健知识; 三: 幼儿园本身的规章制度没有很好地束缚教师的行为。
儿童发生安全事故的原因:
分析:
发生意外的事件无论是对于幼儿还是对于教师来说,都是意外中的意 外,但是教师就应该具备处理意外的能力,教师是不可以掉以轻心的, 午休室内至少应该留有一个教师照看。在意外发生以后,教师对幼儿受 伤这件事情不够重视,处理地太过随意,这是大部分教师的弊病,觉得 只是撞了一下,揉一揉就没事了,虽然大部分幼儿受伤后确实都只是皮 外伤,但是也有个别幼儿会伤及内部,这是教师应该重视的,幼儿受伤 其实是在所难免的,这一点大部分家长都可以理解,但是如果由于教师 的疏忽而导致自己的孩子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家长是会很严肃对待的; 所以对于每一个受伤的幼儿都应该提起足够的重视,仔细的检查。
如果孩子睡觉时把小豆豆或者玻璃球、钮扣等含在嘴里,不小心会落入 喉部、气管引发危险。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午休时加强检查,加强巡视,不 能掉以轻心 。
判断呼吸道异物有以下几个特征 :
1、呛咳,脸色发紫。 2、不能说话。 3、不能呼吸。 4、双眼流泪。
处理方法:
速将幼儿抱起,头低脚高,拍背,有时可使夹在喉部的异物咳出。 另一个方法是:迅速从后方搂住幼儿的腰部,用大拇指的背部顶住幼儿 的上腹部,间断地向上、向后,冲击性的推压,促使横膈肌压迫肺,产生 气流,将气管里的异物冲出,无效时必须速送医院急救 。
8
烫伤:
首先应做的事:
1、用流动的凉水局速降温; 2、检查烫伤的范围和程度。必须立刻送医院的状况:超过小儿自己手掌面积以 上的烫伤,起很大的水疱;虽然很小,但到皮都脱落的严重程度;外阴部、 脸、眼睛、鼻子、嘴部的烫伤;摸电器造成的烫伤;被酸、硷溶液烫伤需要 观察的状况:轻度烫伤,冷敷一下只会留下一点红印。
15
在幼儿园午休时发生此状况,教师不必惊慌,紧急采用以 下方式处理:
(1)针刺或拇指按压:人中、百会、合谷。 (2)积极降温,松解衣被,用毛巾沾冷水擦浴(颈侧、腋窝、大腿根 部)。 (3)解开衣领,保持呼吸道通畅。让幼儿保持侧卧体位,以防呕吐物及 分泌物吸入导致窒息,这是幼儿发生惊厥时最需要注意的。 (4)患儿尚未牙关紧闭时,用手帕、布垫折成条或裹勺柄置于上下牙之 间,以防咬伤舌头。 (5)经过简单紧急处理后,立即送往医院诊治。
2
幼儿突发事件处理
流鼻血:
在学龄前的幼儿中鼻子出血是常见现象,外力的撞击鼻子,吸入干燥的 空气使鼻腔粘膜干裂,或剧烈运动时血压升高,都易使小血管破裂、血小 板过低、白血病等疾病(属恶性出血),也可能造成流鼻血。其实大部分 (90%以上)鼻出血是良性的,且几乎都发生在鼻前部较多,小孩更是。 应急措施: 1、让孩子的头部保持正常直立或稍向前倾的姿势,记住,小孩鼻出血时, 千万不要躺平或头全部后仰,因这样无法评估出血的严重,而且因血液会 经鼻咽至口咽再吞入骨中,反而会利激胃粘膜造成不适或呕吐,不但增加 病人不适,有时还会以好是胃出血,出血量大时,还容易吸呛入气管及肺 内,堵住呼吸道造成危险。 2、手压住流血侧鼻翼,直接压迫约五至十分钟。 3、也可用棉花沾湿,轻塞入流血侧,以手指加压于鼻翼。大部分患儿都 可用此种方法简单止血。如果压迫超过了10分钟仍未止血,建议立即去医 院。如果反复出血或出血量较大时,应去医院请医生诊治。因为有些病儿 鼻出血往往慢全身疾病的一种症状,如发热急性传染病、风湿热,血液病 以及某些维生素缺乏都可能出现流鼻血。若流血频率较高,可用些无刺激 性软膏或凡士林抹于鼻孔四周保养,并尽量叫病儿不要掏挖鼻扎,并将小 孩指甲修剪,如此可减少出血机会及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