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校分析测试中心实验教学改革与科研创新能力培养论文

高校分析测试中心实验教学改革与科研创新能力培养论文

高校分析测试中心实验教学改革与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摘要:基于分析测试中心在高校实验教学和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本文以江苏科技大学分析测试中心为例,就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改革措施,包括:建立新的实验教学体系、加大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的开设、开展多媒体教学和网络信息传播以及定期举办大型仪器培训和专题讲座等。

关键词:分析测试中心实验教学科研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2(a)-0028-01
高校分析测试中心是开展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平台[1~2]。

江苏科技大学分析测试中心(以下简称为“中心”)成立于2005年,目前拥有的大型仪器设备主要包括:扫描电子显微镜、单晶和多晶x射线衍射仪、热分析仪、物理化学吸附仪、纳米压痕仪、电化学工作站和液-质联用仪等。

近年来,尽管中心在我校实验室建设、实践性教学和科研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仍存在实验教学体系陈旧和科研创新性不够等问题。

为最大限度地发挥中心在我校实验教学与科研中的作用,必须对其进行改革与创新。

笔者认为,可尝试从以下几点着手。

1 建立中心的实验教学体系
实验教学是高校教学过程中的必修环节。

我校中心目前开设的所有实验教学内容都附属于理论教学,这样很容易造成理论课与实验课的内容完全脱节,系统性和时效性差。

笔者认为,要想加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开发,中心应结合现有大型仪器设备、各专业特点和学科发展需要,建立中心自己的实验教学体系[3~4]。

这就要求必须摆脱理论课对实验教学的束缚,将理论课和实验课彻底分离,不再按各专业划分实验课程,而是由中心的实验教师与专业理论课教师相互协调后统一制定实验内容,编写全新的实验教材。

通过构建新的实验教学模块,使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逐步分离,并形成中心独立完善的实验课程新体系。

2 加大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的开设
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使学生了解并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思路和常用手段。

笔者认为,中心可尝试将部分教师实际科研中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内容转化为
具体的综合性或设计性实验。

通过查阅文献、设计实验和归纳总结的过程,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科研积极性和创造性[5]。

由我校中心承担的《材料表征设备与方法》课程是一门涵盖焊接、材料、成型和化学等专业的综合实践性课程,共包括8个设计性实验。

该课程的主要内容是让研究生根据自己的课题方向,结合中心现有条件,设计并选择相应的表征方法和仪器设备,与导师及测试中心人员共同讨论后制定整体实验方案,并由相关实验室安排时间完成实验。

两年来,明显感觉到研究生的实践动手、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科学创新等综合能力得到了较大提高,学生基本掌握了材料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为以后开展科研打下了坚实基础。

3 实施多媒体教学和网络信息服务
目前,在中心开展的所有实验教学都是通过传统的板书形式进行的,教学条件较差。

多媒体教学的使用,可使学生更加直观地掌握各种大型仪器设备的相关知识,大大缩短学生的实验预习时间,减轻实验课教师的劳动强度,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中心应保证各实验室信息面向全校师生的畅通,可将现有大型仪器设备的详细信息放到学校局域网上,包括每种仪器设备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操作方法及在相关领域中的应用等。

学生和教师通过网络平台就能冲充分了解各实验室的具体情况,这样可根据需要在网上预约实验。

4 开展大型仪器培训与专题讲座
大型仪器设备的管理和操作需要测试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背景,并受过专门的技能训练。

由于中心每天要承担大量的测试任务,尤其是毕业设计期间会出现大量学生排队预约测试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对学校相关教师和研究生进行定期的大型仪器设备培训。

培训合格后可自己上机操作,这样既减轻了中心实验教师的负担,也大大提高了测试的目的性和设备的使用效率。

为提高学生科研创新能力,中心根据大型仪器设备的情况,结合我校专业和学科特点及师生的实际需求,定期聘请理论课教师或实验教师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讲座,主要目的是让师生了解在使用大型仪器设备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此外,开展讲座的专家提供了大量处理和分析数据、谱图的方法,这必将提高教师
和研究生的科研能力。

5 结语
实验教学和科研能力培养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充分拓展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的功能和受益面,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分析测试中心的实验教学体系,推动高等师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发展,为国家培养可持续发展的高等人才。

参考文献
[1] 梁晓峰,彭同江.分析测试中心在本科教学中的作用[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8,6(4):279-280.
[2] 汤云晖,王波,李耳.大型仪器设备实验教学与本科生、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 (17):129-130.
[3] 叶发青,林丹,李艳霞,等.分析测试中心实验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6):152-153.
[4] 陶文宏,王英姿,杨中喜,等.关于大型仪器实验教学的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8):182.
[5] 殷平,曲荣君,王春华.推进大型仪器的网络化建设,提高本科生的实验科研水平[j].化工时刊,2008,22(11):69-7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