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以任意编辑修改!)隧道出洞施工方案工程名称:编制单位:编制人:审核人:批准人:编制日期:年月日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审表方案名称:项目部报审意见:项目经理:年月日工程部审核情况:审核人:年月日工程部领导审批意见:审批人:年月日JL—A002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复)审表工程名称:编号:致(监理单位):现报上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全套、部分),已经我单位上级技术负责人审查批准,请予审查和批准。
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承包单位项目部(公章):项目负责人:项目技术负责人:年月日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查意见:1、同意2、不同意3、按以下主要内容修改补充专业监理工程师:年月日总监理工程师审查意见:1、同意2、不同意3、按以下主要内容修改补充后并于月日前报来。
项目监理机构:(公章)总监理工程师:年月日注: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一式三份,连同施工组织设计一并送项目监理机构审查。
建设、监理、施工单位各留一份。
目录【1】编制依据 (1)【2】工程概况 (1)【3】地质、地貌、水文 (2)【4】出洞前各项准备工作 (2)【5】洞口临时工程布置 (3)〖5.1〗便道布置 (3)〖5.2〗电力布置 (3)〖5.3〗施工队伍部署及任务划分 (3)〖5.4〗设备、机具及仪器配置 (5)〖5.5〗钢拱架及钢筋加工 (6)〖5.6〗空压机布置 (7)〖5.7〗拌合站及砂石料仓布置 (7)〖5.8〗弃碴场 (7)〖5.9〗生活房屋布置 (8)〖5.10〗洞口宣传及其它 (8)【6】总体施工方案 (8)〖6.1〗出洞施工顺序 (8)〖6.2〗出洞主要施工工艺流程 (8)〖6.3〗出洞施工准备 (10)〖6.4〗截水沟及临时排水施工 (10)〖6.5〗边仰坡施工 (11)6.5.1边仰坡开挖 (11)6.5.2边仰坡防护 (11)〖6.6〗导向墙施工 (12)6.6.1设计参数 (12)6.6.2施工方案 (12)6.6.3导向墙施工工艺 (12)〖6.7〗大管棚施工 (14)6.7.1设计参数 (14)6.7.2大管棚施工工艺 (14)〖6.8〗洞身开挖支护 (16)6.8.1洞身开挖 (16)6.8.2初期支护 (17)6.8.2.1超前小导管支护工艺 (17)6.8.2.2锚杆施工工艺 (19)6.8.2.3钢筋网 (22)6.8.2.4型钢拱架施工 (23)6.8.2.5喷射砼 (24)〖6.9〗小导坑施工 (26)〖6.10〗监控量测 (28)6.10.1 洞内断面量测 (28)6.10.2地表沉降及地表裂缝 (30)【7】安全、质量、文明及环保施工措施 (32)〖7.1〗安全保证措施 (32)〖7.2〗质量保证措施 (34)〖7.3〗文明施工措施 (35)〖7.4〗环境保护措施 (37)7.4.1环境保护管理体系及组织机构 (37)7.4.2环境保护措施 (38)【8】应急预案 (40)【1】编制依据(1)国家、交通部及贵州省的有关政策、法规、条例和规定;(2)泥垭隧道设计图纸及资料;(3)洞口地形、地貌和地质条件及当地资源条件;(4)江习古高速公路TJ9项目部现有的装备能力、技术素质、资金储备、劳力资源、物资储备等综合实力;(5)现行的国家和交通部有关规范、验标及施工指南。
【2】工程概况泥垭隧道位于习水县图书村、伏龙村,该隧道为分离式隧道,左线起止桩号为ZK70+950-ZK71+827,长877米;左隧道进口端设计高程1228.99m,出口端设计高程1227.08m,纵坡-0.5%;右线起止桩号为K70+952-K71+850,全长898米,右隧道进口端设计高程1229.13m,出口端设计高程1227.04m,纵坡-0.5%;温水端为进口,习水端为出口。
泥垭隧道温水端出口主要工程量有:开挖土石方:7049m³,C15片石砼洞外截水沟约27m³,HPB300钢筋(网)473kg,φ42注浆小导管2796m,洞门墙C25砼4m³,边仰坡C20喷砼217m³。
【3】地质、地貌、水文泥垭隧道为中长隧道,拟建隧址区山脉谷底总体呈北东-南西走向,隧道进口端,覆盖层较厚,以坡残积碎石土为主,下覆岩体风化裂隙发育,围岩等级一般为V级,不具备挂口成洞条件;隧道出口端,覆盖层以破残积粉质粘土为主,厚度较薄,下覆基岩以溶塌角砾状白云岩为主,构造、风化裂隙发育,强风化部分发育竖向裂隙地下,水以沿裂隙的线状滴水为主,围岩等级为V级,不具备挂口成洞条件,岩石层间结合差,岩体破碎,以薄层状角砾结构为主;段身段岩体以溶塌角砾状白云岩为主,白云质灰岩次之,属较软-软岩类,岩体较破碎-破碎,围岩稳定性差,围岩等级一般为V级,在围岩破碎段,隧道开挖后拱部无支护时,局部可产生较大坍塌,侧壁基本稳定。
在岩体较破碎段,拱部无支护时,局部可产生小坍塌,侧壁基本稳定。
地上水以含少量裂隙水,岩溶水,在雨季以淋雨状滴水为主。
局部可能会出现突水、涌水,施工中应加强排水。
【4】出洞前各项准备工作(1)通往洞口段的便道、用电、用水已解决并完善;(2)隧道施工队伍的临建已验收,人员及设备部分已进场;(3)试验检测、测量等相关仪器设备已报验;(4)其他相关准备工作均已就绪。
【5】洞口临时工程布置〖5.1〗便道布置通往隧道出口的便道与S302省道相连。
便道路面宽单车道4.5米,设有会车处,便道路基采用级配碎石,具体数量由现场测量确定,面层采用30cm泥结碎石。
根据现场地形,该便道纵坡设置为5~10%。
〖5.2〗电力布置电力从隧道进口变压房引至隧道出口,动力线采用50mm2铜芯线,按“三相五线”制配置。
在隧道左侧2.5m的高度。
〖5.3〗施工队伍部署及任务划分根据泥垭隧道工程数量以及工期进度安排,计划调遣1支专业隧道施工队投入施工,现场共组织78人施工。
工作面划分如表5.3-1,施工期间队伍拟投入管理人员及劳动力如表5.3-2。
表5.3-1 洞口工作面担负施工区段划分序号工点施工里程长度(m)施工内容作业队名称驻地1泥垭隧道K70+952-K71+850898负责隧道洞身开挖、支护、衬砌、洞内路面工程、洞口工程、防护、排水工程、内装及附属工程、临时工程等的施工隧道施工队习水县东皇镇表5.3-2 泥垭隧道管理人员及劳动力配备表人员及组别工作内容管理人员队长 1 施工现场、调度室、全面管理、组织技术主管 1 主管技术工作,并兼职环保技术员 1 配合技术主管搞好技术工作安全员 1 日常安全检查质检员 1 日常质量检查验收试验员 1 日常试验工作材料员 1 材料管理发放领工员 1 现场施工生产掘进钻爆工16 钻孔、装药、起爆、打管棚出碴工 4 装碴运碴、扒碴、机械排险班喷锚工12 锚杆、喷砼、挂网、注浆机修工 2 机械维修钢筋工 6 格栅格栅拱架加工、安装杂工10 扒碴、物料倒运、洞内掘进辅助工作衬砌班砼工12台车移位、立端头模、捣固、接泵管等防水工 4 安装透水管、引排水、铺设防水板保障班电工 2 电气设备安装、维修供风、水工 2 高压送风、供水、通风、管路维修合计78〖5.4〗设备、机具及仪器配置机械、设备配置一览表序号机械名称规格及型号来源数量备注一隧道1螺杆式电动空压机20m3/min 自有 22 注浆机S120-T,5.5KW自有 13 混凝土湿喷机7.5KW 自有 1扬程4 抽水机自有 420-50m施工队自5 气腿式凿岩机YF28型20带施工队自7 挖掘机230型1带施工队自18 侧卸装载机50型带施工队自9 自卸汽车20T2带施工队自10 其他小型机具带二监控量测设备1 收敛仪JSS30A 自有 12 全占仪自有 13 水准仪DSZ2 自有 14 对讲机自有 4〖5.5〗钢拱架及钢筋加工钢拱架及钢筋加工采用集中加工配送,施工现场设置存放点,拱架存放点设置在隧道施工洞口处,紧邻隧道施工便道,此处距隧道工点较近,对施工有利,便于管理。
在距泥垭隧道习水端洞口20m左侧设一处空压机房和备用发电机房,一台发电机为200KVA。
空压机房设两台20m3/min空压机。
两根高压风管均采用直径为10cm,设置在隧道右侧高压水管上20cm。
从变压器引出隧道的动力线采用50mm2铜芯线,按“三相五线”制配置。
在隧道右侧2.5m的高度。
泥垭隧道进口右侧设置一处空压机组,设一台20m3/min空压机,风管采用直径为10cm,电力从进口处变压器引出隧道出口动力线采用50mm2铜芯线,按“三相五线”制配置。
在隧道左侧3m的高度。
〖5.7〗拌合站及砂石料仓布置本隧道洞口处布置混凝土搅拌站1座,混凝土搅拌站均采用电子自动计量系统,经标定后投入使用;搅拌站内地面全部硬化,运输便道采用30cm厚C20砼硬化;拌合站内砂石料场均采用20cm厚的C20混凝土硬化,采用砖砌墙体作为隔仓,分类存放砂石料;同时该处交通、电力等条件方便。
〖5.8〗弃碴场本隧道弃碴场位于习水县东皇镇图书村隧道口,运距1km,交通便利,满足本隧道弃碴需要。
施工队生活区位于隧道习水端洞口旁,占地1.2亩,已建好房屋3栋活动板房。
其中包括办公、住宿、洗漱、厨房、餐厅、厕所。
〖5.10〗洞口宣传及其它宣传标牌统一标准,设七牌一图,洞顶设隧道名牌等宣传标语。
安全文明标志标牌标准化。
洞口临时场地全封闭管理,洞口处设安全值班室,进洞登记牌,安装监控摄像头,利于进洞人员及洞口材料的动态管理。
【6】总体施工方案〖6.1〗出洞施工顺序出洞施工顺序:施工准备截水天沟及临时排水边仰坡施工导向墙(套拱)施工大管棚施工由洞内向出口出洞。
出洞前,必须做好隧道进口截水天沟、临时排水措施及边仰坡防护措施后,施作导向墙,待出口大管棚施工并注浆完毕后,由洞内向洞口继续开挖,出洞里程为改ZK70+965/K70+967(明暗交界里程),在距明暗交界里程3m处,施工小导洞至明暗交界里程,然后逐渐扩挖出洞。
〖6.2〗出洞主要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工艺流程框图1)进口控制测量完成;2)出洞控制桩测放完成;3)边仰坡开挖边线已测放;4)明暗洞交界里程测放完成;5)洞顶沉降观测点,基点布设完成,洞口临近建筑物及构筑物变形监测点1)洞口地质、植被、地形、水文、建筑物、沉降要求、泉眼出露,土体含水量塑性指数等原始数据资料已详细调查;2)出洞方案已经报批准;3)应急预案制定完成并演练成功;4)开挖机具、锚喷支护所用材料等已到位;5)劳动力已培训,且持证上岗;6)悬石、危石已清除,洞口范围的桥出洞施工准备洞顶截水沟及其他排水工程施工,完善洞口排水系统自上而下分层进行洞口土石方开挖至设计成洞口面随开挖及时进行边仰坡及成洞面临时防护测量放样施工砼套拱(导向墙)超前大管棚施工并注浆由洞内向进口开挖,施工小导洞出洞并逐步扩挖出洞〖6.3〗出洞施工准备主要内容参见上表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