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渝高速路面S1 合同段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试验路施工方案一、概述本合同段计划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试验路施工桩号为K13+710~K14+000右幅,长度 290 米,铺筑面积为 3483.4m2。
试验路施工厚度为30cm,其中,挖方段顶宽度为 11.84m、底宽度为 11.99m;路堤段顶宽度为11.87m、底宽度为 12.47m,横坡为 -2%。
计划于 2012 年 5 月 9 日开展试验路施工,当天完成。
二、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试验路施工的目的1、验证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质量及达到配合比要求;验证最佳水泥剂量下的 7 天无侧限抗压强度;2、机械设备是否符合施工需求;3、掌握达到规范要求压实度的压路机碾压遍数和碾压速度;4、掌握底基层的松铺系数确定铺筑厚度,为今后底基层施工提供施工控制依据;5、是否符合底基层施工各工序的施工工艺及要求;6、是否符合路面底基层施工的监理程序。
三、劳动力安排现场安排熟练工人15 人:2 人负责布设导向及标高控制线; 2 人负责指挥汽车卸料,清除洒落于路床顶面摊铺机行走车道内的拌和料, 3 人负责拉线检测摊铺后底基层顶面高度, 6 人负责找补; 2 人负责覆盖土工布养生。
四、施工机械参加试验路段施工的机械见下表:序号机械名称型号功率或能数量( 台)泸渝高速路面 S1 合同段1连续式稳定土拌和机山东通用700T/H1 WDB7002摊铺机徐工 RP752112 KW23振动压路机江麓 200220T24洒水车东风 10T10m315自卸卡车霸龙重卡15T56装载机柳工 50型162 KW27胶轮压路机宇通 652626T1五、施工材料用于底基层施工的碎石分(0~2.36 )mm、(0~4.75 )mm、(4.75 ~9.5 )mm、(9.5 ~19)mm、(19~31.5 )mm五种颗粒级配分开堆放,其颗粒级配见《底基层的集料级配范围表》;其材料单轴抗压强度、压碎值、针片状颗粒含量、液限、塑性指数等指标均要符合规范要求。
水为生活饮用水,水泥为重龙山水泥,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招标文件第三卷技术规范》及相关技术规范的要求。
底基层的集料级配范围表通过下列方孔筛( mm)的重量液限塑限31.5199. 54.752. 360.60.075(%)指数10068~8638~ 5822~ 3216~288~ 150~3<28< 9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原材料的试验项目试验项目频率质量要求含水量每天使用前测两个样品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颗粒分析使用过程中每 2000 ㎡测 2 个样品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液限、塑限使用过程中每 2000 ㎡测 2 个样品液限< 28%,塑限< 9%压碎值使用过程中每 2000 ㎡测 2 个样品不大于 30%针片状含量使用过程中每 2000 ㎡测 2个样品不大于 20%相对密度使用过程中每 2000 ㎡测 2个样品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水泥标号及终凝时间每批次水泥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六、路面底基层试验路施工方案(一)施工方法(施工工艺流程见下表)级配碎石垫层验收配合比检验、调整测量放样不拌和混合料合安装导线格混合料检验清理垫层、洒水湿润合格摊铺机就位运输混合料卸料摊铺整形碾压养生1、施工准备:(1)测量放样:施工前,恢复试验路段的中桩、边桩,测量垫层顶标高。
所有测量成果均报监理工程师的审批。
(2)材料试验及配合比:对用于底基层试验路施工的碎石取样进行集料的筛分、针片状、压碎值、液限、塑性指数、击实试验等试验工作,并完成底基层施工配合比的设计工作。
试验成果报监理工程师的审批。
(3)施工场地准备:在经过检验的垫层顶面用人工、机械对其表面进行清理修整,清除表面杂物,使垫层表面整洁、密实。
(4)对稳定土拌和机等施工机械设备进行标定和测试,并取得合格的标定证书。
2、底基层铺筑:(1) 试验路底基层混合料配合比采用水泥与集料重量比为 3.9 :100,集料的配合比为 : (31.5 ~19)mm:(19~9.5 )mm:(9.5 ~4.75 )mm:(4.75 ~2.36 )mm:(0~2.36 ) mm石屑 =30:27:11:13:19,混合料最大干密度为2.321g/cm 3,最佳含水量为 5.2 % 。
混合料的拌和采用配置有自动称量系统的连续式山东通用WDB700拌和楼进行集中拌和,装载机供料。
拌和前,由试验室测定集料的含水量,计算当天施工配合比,向拌和机操作员进行交底,严格按施工配合比进行拌料。
出料后,后场试验员随机抽检混合料的含水量,控制混合料含水量比最佳含水量略大0.5 ~1%,控制混合料拌和时的水泥剂量应比试验确定的剂量增加0.3 ~0.5%,并制作 7 天无侧限抗压试件。
严格控制拌和楼的出料质量,不合格的混合料严禁运至施工前场铺筑。
(2)对 30cm 厚的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采用分两层(每层 15cm)进行摊铺和压实,两层连续施工一次成型,以保证层间结合形成整体强度。
为确保两层的摊铺和压实能够在水泥的初凝期( 4 小时)前完成,按照挖方段及填方段的底基层路面摊铺宽度约为12m,厚度每层 15cm,WDB700拌和站实际时产混合料500T 计算,在完成 150m第一层底基层(15cm厚)的摊铺和压实后,摊铺机退回继续进行第二层底基层(15cm厚)的施工。
(3)混合料采用 15t 自卸汽车运输至施工现场,汽车性能保证,车厢底板平滑,边、后门牢固密封、不渗漏。
运输时,开车速度适宜、匀速,以免混合料离析、泌水。
运输汽车数量根据拌和楼出料速度、摊铺机施工速度和运距综合计算而定,保证施工连续正常。
汽车装料有后场安排专人指挥汽车装料,汽车运至现场后有专人指挥卸料。
(4)混合料的摊铺采用两台7.5m宽的摊铺机呈阶梯状前后跟进整幅施工,摊铺机前后距离控制在10m左右。
摊铺机的标高控制采用在前进过程中根据感应两侧导线高度来控制熨平板高度,从而控制底基层顶面标高。
摊铺机施工前,调试好熨平板的横坡与垫层的横坡一致,熨平板底高度比导线低。
摊铺机施工时,派专人跟在摊铺机后随时按导线高度拉线检测摊铺后的底基层顶面标高,及时铲低或补料,消除离析现象,并及时向摊铺机操作员反映,及时调整摊铺机。
摊铺过程中,尽可能保证摊铺机连续、匀速作业,供料与摊铺机的行走速度密切协调,尽可能减少摊铺机停机次数。
摊铺机的螺旋布料器要布料均匀,以免影响底基层顶面平整度。
混合料摊铺后,用水准仪测出混合料顶面标高,并做好记录计算出底基层的松铺标高。
在底基层各控制桩之间横向拉线,对底基层顶面人工找平。
(5)碾压过程中,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的表面应始终保持湿润。
如表面水分蒸发过快,应及时补洒少量的水。
应严格控制碾压含水量,使其不低于最佳含水量,也不宜高于最佳含水量 1%,在夏天高温季节施工时,如施工刚结束时检测含水量已小于最佳含水量的 80%时应停止施工。
(6)底基层严禁采用薄层贴补的方法进行找平及标高调整。
严禁有意进行表面提浆。
(7)底基层摊铺整幅长度达到30~50m后,开始对底基层进行碾压施工。
先用 26T 胶轮压路机压 2 遍,初步稳定成型,再用 2 台江麓 2002 振动压路机小振动压 1 遍,大振动压 5 遍进行压实,最后用胶轮压路机补压1遍消除轮迹。
由实验室现场抽检压实度,若压实度已达到规范要求的压实度,碾压完毕。
若压实度达不到规范要求的压实度,采用振动压路机继续复压,直到压实度达到规范要求的压实度为止,再用胶轮压路机复压1遍消除轮迹,碾压完毕。
碾压遵循由(静压→小振→大振→静压收面)的原则进行,碾压方向与路中心线平行,由边到中依次连续均匀碾压。
底基层的碾压施工采用两台振动压路机完成。
在碾压过程中,试验人员及时进行跟踪检测,振动压路机每压一遍,检测一次压实度,直到压实度达到 97%,得出压实度峰值,并记录压实度数据,取得最佳压实遍数。
摊铺前,由测量部门选点,测量垫层的标高,摊铺后碾压前也同样测量同点的标高,碾压完成后,测量人员再用水准仪测出混合料压实后同点标高,取得标高数据,确定松铺系数。
从混合料的开始拌和到碾压完成时间应控制不超过 2.5小时。
整段底基层碾压完成后,及时进行底基层接缝封端处理,接缝与路中心线垂直。
(8)混合料从搅拌至碾压完成要保证在混合料初凝前完成。
碾压完成后,由质检部门组织进行平整度、宽度、压实度、标高、横坡度等各项指标的检验。
封闭交通,混合料表面洒水覆盖透水土工布进行保湿养生,保养期为 7 天。
(9)接缝处理①使用摊铺机作业施工终止后应设横向接缝,将摊铺机驶离混合料末端。
②人工将末端混合料弄整齐,紧靠混合料放枕木,枕木高度与基层厚度等高,整平紧靠混合料。
③枕木的另一侧用方木铺垫 3 米长,高度与枕木同高便于压路机碾压通行。
④用压路机将端头混合料碾压至要求的压实度。
⑤在进行下一个作业段施工时,将端头的枕木和方木清理干净。
(10)、养生采用土工布覆盖洒水车洒水进行养生,水稳层碾压终了检验合格后即可进行保养,每天洒水的次数视气候确定,在养生7 天期间始终保持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表面潮湿。
做好防护工作,养生期间禁止车辆通行。
(二)试验方案1.压实遍数:压实度检测采用现场取样击实和现场压实方法比较,核实室内击实试验的最大干密度与最佳含水量是否一致。
最佳压实遍数的确定通过检测压路机每压一遍的压实度,(从第一遍静压开始检测底基层的压实度,至压实度达到压实度峰值止)找出达到规范要求的压实度( 97%)的最佳压实遍数,整理出检测数据并绘制压实遍数与压实度之间的压实曲线图。
2.松铺系数:摊铺前,由测量部门每十米选点,测量垫层的标高,摊铺后碾压前也同样测量同点的标高,碾压完成后,测量人员再用水准仪测出混合料压实后同点标高,取得标高数据,确定松铺系数。
(松铺系数 =松铺厚度 / 压实厚度)本试验路段水泥稳定底基层的松铺系数按两段进行K13+710~ K13+820 右幅采用 1.33 进行摊铺控制;K13+820~K14+000右幅采用1.35进行摊铺控制。
人工找平顶面开始量测底基层厚度,以后每碾压一遍检测一次底基层的厚度,掌握底基层厚度变化规律。
(三)质量标准项检测项目规定值或检测频率和方法次允许误差1压实度(%)代表值97每 200m每车道检查 2 处极值932平整度(mm)123m直尺:每 200m测 2 处× 10 尺3纵断高程( mm)+5,-15水准仪:每 200m测 4 个断面4宽度(mm)不小于设计尺量:每 200m测 4 处5厚度( mm)代表值-10每 200m每车道测 1 点极值-256横坡(%)±0.3水准仪:每 200m测 4 个断面7强度符合设计要求按 JTGF80/1-2004 附表 G检查8龄期 7~10d应每车道 500m 或每一作业段取样整体性(基层检查)能取完整的钻一次件七、主要施工管理人员序号姓名职务备注1项目经理全面负责2项目总工技术负责3项目常务副经理现场主管4副总工、工程部长现场质检5路面工程师前场施工负责6路面工程师前场施工负责7路面工程师前场施工负责8质检工程师现场质量检测9试验工程师现场试验检测10试验工程师现场试验检测11试验员现场试验检测泸渝高速路面 S1 合同段13测量工程师测量放样14机械工程师机务管理15专职安全员现场安全管理16专职安全员现场安全管理17摊铺机机手18摊铺机机手19拌合站机手20拌合站机手21压路机机手22压路机机手23机手24机手25机手八、测量、试验检测仪器仪器名称型号数量备注全站仪 1 台水准仪 1 台3 米直尺 1 把灌砂筒Ф20cm 1 套台称10Kg 1 台天枰500g 1 台弯沉仪 5.4m 1 套弯沉检测车100KN 1 台九、现场施工管理1、施工现场由现场主管负责协调管理,使施工现场施工机械、运输车辆、施工人员紧密配合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