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遗传学第1章孟德尔遗传规律及其扩展课件PPT
遗传学第1章孟德尔遗传规律及其扩展课件PPT
3、正反交结果一致
显性性状(dominant character):
在F1中表现出来的亲本的性状
隐性性状(recessive character):
在F1中未表现出来的另一亲本的性状 性状分离(character segregation): 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都同时表现出来
二、孟德尔假设
1、遗传性状由遗传因子决定 2、遗传因子在体细胞内成对存在
3、遗传因子之间存在显隐关系 4、形成配子时,两个遗传因子彼此分开 (分离),分别随机进入到不同配子中
C--红花--显性因子 c--白花--隐性因子
图1-7
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基因型(genotype): 个体的基因组合 表型(phenotype): 生物体所表现的性状 等位基因(alleles): 控制相对性状的同一基因的两种不同形式 纯合体(homozygote): 等位基因一样
活力一样; (2)子一代的两种配子的结合机会相等; (3)3种基因型个体的存活率到观察时为止是相 等的; (4)显性完全
2、致死基因
P 黄鼠×黑鼠 ↓ F1 黄鼠 黑鼠 2378 2398 1 : 1 黄鼠×黄鼠 ↓ 黄鼠 黑鼠 2396 1325 2 : 1 ??? 3 : 1
研究发现:黄鼠×黄鼠子代中,每窝小
孟德尔从子二代705红花植株中任取100株, 自花授粉,把得到的种子种下,得子三代 发现100个子二代红花植株中, 有36个植株,子三代全为红花植株; 有64个植株,子三代3/4是红花,1/4是白花 36:64 ≈1:2 而子二代中的白花植株自花授粉后, 后代全部是白花
3、F1花粉鉴定法
* 玉米籽粒:糯性、非糯性
Aa
Aa 50% 60% 70%
× ↓
: : :
aa
aa 50% 40% 30%
3、显隐性关系的相对性
(1)不完全显性(incomplete dominance)
F1的性状表现是双亲性状的中间型 例:紫茉莉的花色遗传
(2)共显性(codominance)
双亲性状同时在F1个体上表现出来 例:人类的MN血型系统
• 豆荚成熟后籽粒都留在豆荚中,便于各 种类型籽粒的准确计数。
图 1- 1
豌豆的相对性状
图 1- 2
豌豆的自花授粉和杂交
图 1-3 豌豆种子形状的杂交实验
科学的实验方法 • 简单→复杂 由研究单个性状入手 • 设计实验
↓ 统计分析 ↓ 提出假设(准确预测) ↓ 实验验证
第一节 分离规律
一、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
图1-10 紫茉莉的花色遗传
P F1 F2
LM LM
×
↓
↓
LNLN
LM L N LM L M LM LN 1 : 2 LNLN : 1
其红细胞上既有M抗原又有N抗原, 而不是两种抗原的一种中间类型
图1-11 人类的MN血型系统
(3)嵌镶显性 例:瓢虫鞘翅色斑的遗传 SAU SAU 黑缘型 × SE SE 均色型 (前缘黑)↓ (后缘黑) F1 SAU SE 新类型 ↓ (前、后缘黑) F2 SAU SAU黑缘 SAU SE新 SE SE均色 1 : 2 : 1 P
P F1 F2
♀红花 白花♂ ♀白花 红花♂ 红花 红花 :白花 3 : 1
正交
红花 红花 :白花 3 : 1
反交
图 1-5 正交和反交
图 1-6 孟德尔的豌豆一对相对性状杂交试验结果
上述杂交试验结果的三个特点:
1、F1只表现一个亲本的性状 2、F1自交,在F2群体中性状出现分离, 隐性性状重新出现,显性个体数与 隐性个体数的比例约为3:1
遗 传 学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 遗传学 刘祖洞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 普通遗传学 杨业华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 遗传学 朱军 主编 中国农业出版社
成 绩 评 定
• 平时成绩20%,根据作业完成情况 • 期末闭卷考试80%
主要章节
第一章 孟德尔遗传规律及其扩展 第二章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第三章 性别决定以及与性别有关的遗传 第四章 染色体和连锁群 第五章 细菌和噬菌体的重组和连锁
* 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分 别控制着籽粒及其花粉粒中 的淀粉性质 * 非糯性:直链淀粉,Wx, 蓝黑色 糯性:支链淀粉,wx 红棕色 F1(Wxwx) 花粉— 红棕色:蓝黑色=1:1
图1-9 玉米F1花粉定试验结果
四、分离规律的扩展
1、分离比实现的条件
(1)子一代个体形成的两种配子数目相等,生
性状(character):
生物体所表现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
相对性状(contrast character):
不同品种之间表现出相对差异的一对性 状
杂交(cross): 不同遗传型的个体进行有性 交配
正反交(reciprocal crosses):
P (parent generation)
图 1-4 豌豆花色的杂交实验
红花Cc cc白花 1 :1
图 1- 8
豌豆红花和白花一对基因的分离
1、测交法
实验结果共得166个后代植株,其中85开 红花,81开白花,与预期相符,说明杂 合体的确产生两种配子,而且数目相等 测交(test cross): 基因型未知的显性个体与隐性纯合体交 配,以检定显性个体基因型的方法
2、自交法
CC、Cc、cc
红花、白花
C、c
CC、cc
杂合体(heterozygote): 等位基因不同
Cc
三、孟德尔假设的验证
假使上面说明的假设是正确的, 那么子一代红花植株跟亲代白花植 株回交,后代植株的花色该怎样呢?
P
红花 白花 CC cc
c
红花 白花 Cc cc
C c c
配子 C Ft
Cc红花
鼠数比黄鼠×黑鼠少1/4左右 P 黄鼠AYa × 黄鼠AYa ↓ F1(1AYAY):2 AYa:1aa 死亡 黄鼠 黑鼠 黄鼠基因AY影响两个性状: 毛皮颜色 性 生存能力
显 隐
配子致死(gametic lethal) 合子致死(zygotic lethal) 亚致死现象(partail lethality)
第六章 数量性状遗传
第七章 遗传物质的改变---染色体畸变
第八章 细胞质遗传
第九章 遗传与个体发育
第十章 遗传与进化
第十一章 表观遗传学
遗传学前传
第一章 孟德尔遗传规律 及其扩展
孟德尔并不是第一个 从事植物杂交试验的人,
???
选豌豆为主要材料的理由
• 具有稳定的可以区分的性状;
• 自花授粉,而且是闭花授粉,因此没有 外来花粉混杂,人工去雄,用外来花粉 授粉也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