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教育工作总结

新教育工作总结

新教育工作总结篇一:新教育工作总结周集镇中心小学20XX——20XX年新教育工作总结岁月匆匆而逝,似乎只是弹指一瞬,眨眼间20XX年已经接近尾声。

践行新教育,思考新教育。

回想周集镇中心小学在践行新教育的征途中,有太多的收获,太多的感动,也有些遗憾。

现将我校践行新教育情况总结如下:一、营造书香班级小学阶段是学生阅读积累的黄金季节,为学生播下爱读书的种子,让他们从小把读书当作生活的一种习惯,一种享受。

重视经典诵读,营造书香校园,已成为周集中心小学每一位师生的习惯。

学校以“晨诵、午读、暮省”为切入点开展学生读书活动。

晨诵为每一天注入生命源泉,每天20分钟的晨诵已经成为全校师生的一种习惯。

每天早晨学生伴随着一首首优美的诗歌,在古诗、儿童诗、儿歌和三字经中开启一天的生活。

午读:每天的午读时间学生读县教育局以及学校为每个同学配备的新教育读本,徜徉在书海中,感悟不一样的感觉。

暮省,让孩子学会反思的生活,学生在自己的《读写绘本》上写下或者绘出自己从诗歌中、从美文中、从一个个优美的故事中体会到的感受。

学生读书,教师同样也动起来。

学校投资为教师网购了一批教育专著,如《做最好的教师》、《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给教师100条建议》等,要求全校教师阅读,写读书体会。

二、师生共写随笔新教育的实施,无不上演着精彩。

精彩首先来自于我们的学生。

在学生的《读写绘本》上,我们看到一幅幅富有童趣的绘画,孩子们用自己的语言展示自己的故事,有的画面清晰,内容故事完整;有的字迹书写工整,干净整洁;有的线条流畅;有的色彩搭配协调.当然有的孩子画的不是很理想,但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开发了孩子的智力,锻炼了孩子的思维,丰富了孩子的语言,只要我们的孩子在成长,这就足够了!现在,书写随笔已成为老师的一种习惯、一种教育生活方式。

我有时在网上跟帖发帖,这些举措有力促进了我的专业成长。

三、构筑理想课堂为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学校创新讲课方式。

在每个月,学校举行“课内比教学”活动。

学校领导和年级组教师一同听课、评课,全校所有任课老师参与活动。

活动中,同年级、同学科教师对同一教学内容进行了精彩的课堂教学展示。

充分加强老师间的教学交流,达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对全面提高学校教师教学水平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同时学校还组织与兄弟学校进行校际间交流,本年度临水。

范桥等兄弟学校来校知道交流,以及送交下乡活动,在教研活动中,让我们相互交流,在交流中学习,在学习中提升,在提升中成长。

四、开展聆听窗外声音。

“走出去”: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组织教师外出业务培训和听课取经,拓宽视野,充实教育教学理论知识。

从“窗外”汲取力量,获取直接的经验和方法,促进教师成长。

学校先后组织多次组织教师外出学习。

选派教师赴温州参加新教育活动,选派教师到青岛参加华东三省七市优质课评选活动。

选派教师到宝应跟班学习。

选派教师参加县内包括白莲、宋店、姚李等镇举行的新教育开放日活动参加全国新教育工作年会,并在会后学校进行会议精神的传达。

同时在学习之后组织相关人员在教师例会座谈,全校教师共同学习和讨论,很好的讲学习收获像大家传达。

并在新教育实验主题帖上形成文字材料,及时向广大师生传达“窗外的声音”实验信息,交流“聆听窗外声音”活动的心得体会,促进师生共同成长,建设有特色的校园文化。

五、活动之中展精彩新教育倡导让儿童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了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能力,组织一定的活动是符合新教育理念,在过去的一年,学校加大对活动的开展,除了学校的必搞活动之外学校又让各年级组各班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开展绘声绘色的活动。

为了提升教师的精神,我校组织全体教师观看教育电影《热血教师》。

针对雷锋月,学校组织评选雷锋之星活动,许多孩子更加乐于帮助别人。

为了安全学校先后开展了防溺水,交通安全法制活动。

六、我们的收获在刚刚过去的一学年里,全校师生齐心协力、负重奋进、辛勤工作、努力拼搏,在教育教学质量和师生队伍建设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教育教学秩序井然,管理机构运转正常,文明的校风,勤奋的学风进逐步形成。

我校组织参加县级教坛新星大赛,王玲、张婷两位老师分别获得数学、英语“教坛新星”荣誉称号;刘军老师在六安市组织的优质课评比中获得了二等奖;在县安全知识竞赛中陶振同学获小学组二等奖;在县“建设幸福中国”征文活动中刘泽秀同学获小学组三等奖;在县“小百灵”杯唱歌比赛中,耿艺晨同学获二等奖,史继璇同学获优秀奖。

第二届“中国移动”杯优秀教育博文评选中,何晓梅老师获一等奖,陈善于、郭晨、李伟利均获三等奖。

王海涛、郭晨、刘军、李家垒获霍邱县新教育先进工作者。

在第29个教师节李同美老师获得县级优秀教师,多名老师获得镇优秀教师。

新教育的实践改变了我和我的学生们的行走方式,改变了学校的整体面貌,在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将不断的总结,不断的改进,不断的进步。

新的一年,我们将一如既往的践行着新教育实验,让新教育理念时刻深入每个老师和学生心中。

我坚信:只要坚持,就有奇迹;只要行动,就有收获。

篇二:学校20XX年度新教育实验工作总结放飞新教育的梦想——20XX年度新教育实验工作总结冯家镇第一实验学校20XX年1月26日放飞新教育的梦想——20XX年度新教育实验工作总结冯家镇第一实验学校是一所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共有教师118人,学生1838人,42个教学班。

20XX年底,我们就开始认真学习新教育的相关理念,并开始逐步渗透到我校的教学实践中。

20XX年春天,在市、区两级教育局的大力倡导下,我校成为滨州市新教育实验“师生共写随笔”项目基地,“构筑理想课堂”项目实验学校之一,新教育工作在我校全面启动。

一年来,我们在新教育实验方面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开展了以下几项工作:一、高度重视,成立专门机构,认真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新教育理念。

1、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新教育理念。

20XX年底,我们开始组织全体教师,集中学习新教育实验“十大行动”: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

在全体教师对新教育理念基本了解之后,由刘少强校长指导,副校长郭长东负责,组织全体教师利用每周一的业务学习时间进行讨论活动,结合冯家一实的校情、学情和本学科的教学特点,探讨在本学科开展新教育实验切入点。

2、成立冯家一实新教育研究室。

我校成立以刘少强校长为组长的新教育实验领导小组,成员有郭长东副校长和教科研主任张瑞宁、各学科教研组长和班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新教育研究室”,由学校教科研主任兼任新教育研究室主任,处理新教育实验的日常事务。

3、学习江苏海门的新教育实验经验。

在新教育实验研究室的统一安排下,我校除了组织教师学习新教育实验的理论和先进经验,本年度还积极外派教师参加新教育实验的培训。

3月份,刘少强校长和单金强老师在江苏新教育实验培训基地海门市参观学习;6月份,刘少强校长带领我校十名实验教师,参加市教研室在无棣县第一实验学校举行的“全市区域推进新教育实验专题研训活动”;9月份,刘校长一行四人参加了在古城文峰小学举行的沾化县“新教育实验”区域推进会;10月份,在刘校长的带领下,我校25位教师参加了滨州市新教育“晨诵午读暮醒”课程专题培训会,滨州市“授田英才学园新教育主题研讨会”,参观了授田学园举行的新教育实验成果展示会和开放日活动,聆听新教育专家的讲座,借鉴兄弟学校的先进经验和做法,促进我校新教育实验的开展。

二、全面开展阅读活动,全力打造书香校园。

“新教育实验”的十大行动之一,就是通过建设浓郁的阅读氛围、整合丰富的阅读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让阅读成为师生的日常生活方式,进而推动书香社会的形成。

1、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缔造完美教室”。

我们大力营造校园环境的书香氛围,在学校各个楼层的墙壁上、教室和办公室里,书写悬挂名人名言等,力图通过对学校环境的设计,使学生的生活环境有着丝丝缕缕的书香气息。

我们为每个教室购置了书架,添置了图书。

我们这里的孩子,许多家庭并不具备读书环境,甚至不少孩子家长整年连一本课外书都没给孩子买过,实在不能与城市里的家庭比;但我们想的是让孩子们一踏进校园的土地,就能被浓郁的书香氛围包裹,这是我们的愿望,更是我们付出努力的方向和持之以恒为之奋斗的目标。

尽我所能,全力打造书香校园,缔造完美教室,这正是我们为贯彻新教育实验理念而走出的稚嫩然而却坚定的一步。

2、灵活变通,走好“晨诵午读暮省”路。

为进一步加大建设书香校园的力度,我校积极研发校本教材,引导学生把阅读活动深入开展下去。

第一、关于晨诵。

我校以晨诵内容编写了系列校本教材,一年级《小种子》、二年级《泥土花朵》、三年级《金色花》、四年级《红色秋千》、五年级《花开有声》、六年级《四季短笛》。

这是由我校校长牵头,教科研室主抓,全体语文老师参与,精选篇目编订而成。

开学之初,每名学生人手一本,早上来校后,按照学校规定,各班在相同的10分时间内,用教师教读,学生领读,全班齐读的方式,共读一本书,同诵一篇文,形成全校师生齐声诵读的良好读书氛围。

此外,我校在10月份成功举办了第一届读书节,有经典诵读比赛、读书报告会、学生随笔展示、汉字听写大赛、学生作文大赛、学生绘本展示,落实经典内容背诵和学生的阅读、朗读情况,奖励先进,对全体学生的读书信念起到激励作用。

第二、关于午读和暮省。

如何进行午读和暮省?这是困扰我们很久的一个问题。

因为初中不同与小学,中考的科目有六七门,从七年级起就要打好基础。

每天中午,学生要进行上午学科的总结、作业,还要进行下午学科的预习,午间时间又很短,没有足够的时间完成午读环节。

怎么办?从20XX年春季开学,我校把中午练字的时间,挤出20分钟作为专门的阅读课。

阅读课上进行两项内容:一是前十分钟由语文老师指导全体学生阅读指定图书,同时围绕故事写暮省日记,我们鼓励学生学生自己设计暮省日记本;二是后十分钟,按班主任的安排布置阅读教室书架上的书籍,要求学生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

3、倡导阅读名著,让学习生活与名著为伴。

一年来,我校语文组的全体教师结合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着手营造浓郁的阅读氛围。

为把名著阅读活动推向深入,我校组织学生围绕名著作文章。

由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名著推介活动,开展名著交流会活动;围绕名著开展手抄报展览。

以此调动学生阅读名著的积极性,并锻炼学生的说和写的能力。

4、鼓励学生建博客,书写人生精彩。

随着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拥有电脑,我们在要求学生写阅读笔记之外,还鼓励那些富有余力的学生开设自己的博客,在博客里书写阅读感受,写生活随笔,畅谈读书人生。

八年级学生的赵雅、杨坤月等同学,写了大量的博客文章,在写作中充实了自己。

学校也要求各班开设班级博客,力求通过网络建立起师生及同学之间的联系,扩大阅读和写作的影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