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朱熹故里评风云人物
一.设计理念
《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强调指出:“改革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的要求”;“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
”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给体现多样化和特色化的校本课程开发,给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学校创办“个性化”学校带来了难得机遇和挑战。
因此,如何结合本地经济、文化特色和社会的需要,开发出有特色的校本课程,来形成自己学校的特色。
尤溪县,福建省三明市辖县,别称沈溪,是福建省山区第一大县,同时也是三明市幅员最大、人口最多的县。
位于三明市东部,地处闽中、戴云山脉以北,毗邻闽清、永泰、沙县、大田、南平、德化,素有“闽中明珠”之称。
885年前的秋天,一名男婴哇哇降生在尤溪水南溪南馆,他就是福建的孔子、理学集大成者、闽学宗师朱熹。
因为朱熹,尤溪成为“闽中尼山”“南州阙里”,福建成为“理学名邦”“海滨邹鲁”。
朱子诞生地就是后来的南溪书院,这里读书声连绵不绝八百余年,奠定了尤溪文化发展的基石。
对于历史教学来说,这是取之不尽的历史宝藏。
我们历史教师应有效地、充分地利用这些教育资源,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借助多媒体,采用情景体验、课堂互动、讨论交流、专家咨询、
课外拓展、社会调查走访等教育教学手段和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材分析
本课是我校校本课程“开完文化资源的研究”所属的历史校本课程《朱熹》重要组成部分。
该教材选取了兖州地区在其发展、演变的历史进程中所发生的一些重要的历史人物作为素材。
旨在通过对这些历史人物以及相关事件的学习、了解,让学生从历史的角度,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科学地分析、认知我们民族的先辈,加深学生对家乡历史的了解,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意识,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培养学生爱家乡、爱民族、爱国家的精神,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并以期引导学生以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勤奋勇敢、团结协作的时代精神加入到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伟大事业中,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三、学情分析
我们今天面对的学生,大都是90后出生,由于他们生活在一个开放、、发展、融合的时代,在现代文明的洗礼之下,在五光十色的现代生活中,他们崇拜的是影视明星,热衷的是洋人节日,追求的是时尚,而他们对于家乡的历史名人却知之甚少,所以教学应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通过学习,增强作为安徽人的自豪感和对家乡的热爱,从而树立起努力学习报效家乡的远大理想。
四.教学设计
游朱熹故里评风云人物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尤溪在古代重要地位、正确评价朱熹等文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2.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认识传统文化在今天的重要意义。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培养学生爱家乡、爱国家的精神,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
1.古代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影响
2.正确评价历史人物。
【教学难点】
1. 古代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影响
2.正确评价历史人物。
【过程与方法】
以影音、图片资料为载体,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情景体验、课堂调查、教师讲解、学生讨论、课外拓展、专家访谈与咨询等形式展开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分析历史人物和事件。
【课前准备】
1.老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影音图片资料。
2.学生准备:收集尤溪地区与文人相关的地名,食物与它们的由来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1.播放(多媒体课件)电影《朱熹》片段,由学生介绍尤溪地区与之相关的地名如少陵台等从而引入新课
进入新课
(一)朱熹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
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
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
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
[1] 朱熹是“二程”(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与二程合称“程朱学派”。
朱熹的理学思想对元、明、清三朝影响很大,成为三朝的官方哲学,是中国教育史上继孔子后的又一人。
说故道事:朱熹在尤溪留下了《四书章句集注》和《观书有感》等40首诗篇,被后人世代吟诵。
而作为诗仙的李白一生与酒结缘,堪称“诗酒英豪”,自然有不少诗酒趣事。
其中一趣事是,唐天宝五年(746)秋,朱熹忽发逸兴,骑马到城北郊寻朋友范居士饮酒。
也
许他太迷恋田野景色,也许他光想着饮酒了,竟信马由缰地在郊外迷了路,马蹿入了野草丛中,朱熹那身裘衣上沾满了苍耳(俗称糨子),等找到范居士家,他的朋友笑着帮他摘除苍耳,两人一番畅饮后,朱熹酣醉而归,写下了那首《寻鲁城北范居士失道落苍耳中见范置酒摘苍耳作》的诗篇。
教师进行相应的介绍,引入历史上对朱熹的一些评价将学生分组讨论朱熹理学特点和在古代理学史上的地位
由各组推选一名代表回答相关问题,然后又老师做小结。
播放朱熹作品图片,谈一谈朱熹作品的特点。
学生分组讨论,代表发言,教师总结
最后结合所有内容正确评价朱熹对古代文化的贡献
课堂小结
老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通过相互探讨和学习,我们主要了解了理学领域一位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学习如何正确认识文学与时代发展之间关系的方法。
课外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