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取氧气》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思路
1.课题分析
“制取氧气”课题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第二单元课题3的内容。
本课题是学生练习了实验基本操作后接触到的第一个气体制取实验,有利于进一步熟悉常见仪器的使用,通过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和思路的分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更为今后学习其他气体的制取打下良好的基础。
2.教学策略
3.本课题的编写意图是让学生能够自己动手探究,综合练习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因而变演示实验为随堂探究实验是很有必要的。
我们在教学中拟引导学生从生活体验出发,通过具体的实验探究得出制取氧气的原理,理解催化剂和分解反应的概念,了解催化剂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实验动手能力,让学生在相互合作、交流的环境中去学习新知识,掌握运用新知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和方法(包括药品、仪器装置、收集方法、验满、检验及操作注意事项等)。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初步学会气体制备的基本步骤与方法。
过程与方法1、通过信息引导设计实验装置。
2、在阅读交流中总结化学知识,掌握操作要点。
3.、视频欣赏培养观察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对氧气实验室制法的探究,丰富科学体验,激发探究的兴趣
2、通过阅读归纳培养自学能力。
3、通过讨论增进交流与表达意识。
4、培养学生认真的学习态度,严谨的思维方式。
教学重点: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过程设计及操作方法。
教学难点:实验制取氧气的操作。
教学方法:
讲授法引导学生;学案指引学生;自学阅读训练学生;实验操作锻炼学生获取化学知识。
课堂阅
读讨论法及多媒体辅助教学和启发式教学等多种方法结合的教学方法并用。
教学用品:试管、试管夹、酒精灯、铁架台、导气管、橡皮塞、烧杯、集气瓶、水槽、棉花、玻璃片、木块、高锰酸钾、小木条等。
二、教案
(设问)实验室还有其它方法制取氧气吗?
此处还需增加【实验2-7】的实验
如: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小结并练习】
1.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硫+氧气二氧化硫
B.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
C.氧化汞氧气+汞
D.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2.你还能用其他方法制取氧气吗?
【板书设计】
一、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法
二、实验室制法:
1.过氧化氢水+氧气
2.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三、催化剂
四、分解反应。